一个把孤独当作享受的人,会经历这3个阶段,你正在哪一阶段?

“一个人的时候是一个样子,一群人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外向是生活需要,孤独是自我享受。”

“孤独”和“寂寞”仿佛是一对双胞胎,经常一起出现在人们的嘴边。但事实上,它们却是不同的状态。

孤独是一种客观状态,指的是跟别人分隔而独自处于一个环境里;寂寞则是一种在社会或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主观感受。

我们会在一大群朋友的聚会中感到很“寂寞”,也会在“孤独”的场景中体会快乐。

所以我们时常会分不清到底什么是“寂寞”,什么又是“孤独”。

那些喜欢把“孤独”当作享受的人,往往都是熬过寂寞之痛后获得了孤独情景下的快乐。

大多数情况下,寂寞的人往往都很孤独,而孤独的人不一定感到很寂寞。

所以,我们需要保持一种“孤独而不寂寞”的生活状态,才能真正做到“把孤独当作享受”。

而要做到这种程度,需要经历3个阶段,你正处在哪一个阶段呢?

阶段一:渴望融入圈子,不惜违背本性

一开始我们会很害怕一个人,害怕被孤立、害怕被边缘化,所以会非常渴望融入到他人的圈子里,甚至不惜违背自己的本性。

在这个阶段,我们或许还年轻,又或者还对社交充满了兴趣,总之我们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愿意,都会义不容辞渴望融入到圈子里去。

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普通人都难以忍受孤独,处在逆境的人由于不信任任何人,对这种孤立更加敏感。”

所以当我们初入社会还不成熟、不强大、不顺利的时候,会对于“孤立”这个词异常敏感,因此我们会说服自己去混圈子。

我们怕别人说我们不合群,也害怕自己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这时候孤独对我们而言是一件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的事情。

在这个阶段,我们还不会去分别到底什么是寂寞,什么是孤独。因为于我们而言,这两者似乎没什么分别。

阶段二:没有共同语言,开始逃离圈子

等我们成功走进了他人圈子之后,就会开始产生一些逃离的想法,因为我们发现即便是混进了圈子也没有太多共同语言。

在这个阶段时,我们会开始区分寂寞和孤独的区别。哪怕一群人在餐厅里天南地北地吹牛聊天,我们也会感到很寂寞。

这种寂寞是一种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的分裂状态,会让人感到异常难受,甚至痛苦。

于是我们开始渐渐喜欢上了独处,因为在外面我们很难找到跟我们一样的人。

此时我们开始信奉一种说法:“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我们会开始在独处中寻找自己的“知音”,这个“知音”可能是某个人,也可能是某件事。我们不再主动去寻找,而是相信“可遇而不可求”的真理。

张爱玲曾说:“在这城市里,我相信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人,想着同样的事情,怀着相似的频率,在某站寂寞的出口,安排好了与我相遇。”

此时,对于所谓的社交、圈子,我们将不再痴迷,会主动逃离。

阶段三:要么陷入寂寞,要么享受孤独

可毕竟孤独还是很让人难受的,所以当我们真正开始独处时,心境就会随之而开始变化。

在这个阶段,一个独处的人,要么找不到更好的独处方式,从而陷入寂寞;要么偶然下或者刻意间找到高质量的独处模式,开始享受孤独。

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当熬过第三个阶段后,开始能够把孤独当作享受时,你就可以真正做到“一群人的时候一个样子,一个人的时候又是一个样子”,并且轻车驾熟、随心所欲。

在一群人面前,我们不会消极、低沉,因为我们并不寂寞;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享受、安逸,因为我们享受孤独。

但是享受孤独的前提是,我们要在这个阶段彻底摆脱寂寞的束缚。

可以说任何一个懂得享受孤独的人,都是尝过了寂寞之苦的人。所以他们才会清楚分辨出什么是寂寞,什么是孤独。

因此才能避开寂寞之痛,追求孤独之乐。

写在最后

关于“孤独”的话题,其实我很早就想写了。但是因为担心拿捏不好到底哪种状态下才算是享受孤独,所以迟迟不敢动笔。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关于“温柔”的文章,然后有位网友留言跟我说:“能够写出这温柔的文章,想必作者也是一个温柔之人吧。”

这时候我才感觉到,原来自己每天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的孤独状态,其实是无比幸福和美妙的。

那一刻,我终于体会到原来享受孤独的乐趣是这个样子的。

一段时间以来,我每天从早到晚写文章,通过文字来传递我对人生的感悟。几乎从不跟人社交,也很少外出跟人相处。

有些朋友会发信息或者打电话给我,问我最近怎么突然销声匿迹了。我说我在写文章,然后很多人都给了比较雷同的回复:“那玩意儿能填饱肚子吗?”

我突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我说的和你想的不能同频,那么即便我跟你说再多,我也会觉得无聊、无趣。

这种无聊、无趣的情况太多,于是我选择了独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