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 当你内在先成为理想的自己时,外面的一切自然会来
前言
梁冬老师曾说过:“当你内在先成为理想的自己时,外面的一切自然会来。”所以能不能过上“我说了算”的生活,就看你拥有怎样的内部信念了。
中年,是离自己最远、离角色最近的年龄
你或者身边的人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工作多年,在单位只是个小角色,不受重用收入也不高,想跳槽想想另一半收入也不高,两个人养房养娃很吃力。
生活的三大准则:忍,狠,滚。他们偏偏无一例外选择了“忍”。“我这把年纪了,还能折腾个啥?”
中年,是我们离自己最远、离角色最近的年龄。这个时候要打破现有的生活方式,只觉得成本太高,但如果真的一直这样下去,又会感觉如陷泥潭,动弹不得,在纠结中一边认命一边不甘心。
其实,我们不妨不甘心一回,这种不甘心,是一种“无论我怎么选择,都是一种机会”的领悟力。
你是如何一步步失去生活的主动权?
自从Elliot Jacques 在1965年创造“中年危机”一词,很多人都相信,中年人必然会经历一个心理上难以调整的阶段。细细想来,产生危机感的原因无非两点:
1. 当前的生活让我们痛得不够,也恐惧失去已经拥有的。
2. 信念制约住了我们。
但事实上,人生在不同的阶段,都要面临不同的困惑与挣扎,对个体来说,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孰轻孰重。
中年阶段,虽说上有老下有小,但也是拥有抗风险能力和资源的最佳阶段,其实也是人生的黄金期。
“我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我不舍得离开现在的舒适区”。在信念层面,则是“我害怕失败”,“我年纪大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不如年轻人了”。
这些内部的信念,让人一点点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完全没有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做出主动的选择。
放下的真正秘诀,是先拿起来
成年人都知道“要放下,要心静,要成长”。可是,那脆弱的神经、睡眠不足的眼神出卖了一切。
我并不赞成对一个还没拿起过的人说放下,也并不相信很多人口中所说的放下是真正的“放下”。放下的真正秘诀,是先拿起来。
无论处于什么年纪,对于还未曾好好满足自己的人来说,就应该大胆地去满足自己的体验需求,放下得失心,无惧改变。
当然,折腾并不是漫无章法,而是专注本心,主动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在精神上和行动上尽力调整自己。你渐渐会发现,生活给了你一种新的更稳固的自由。
我们的人生,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经由这个过程,我们自身的智慧和心力增长,也真正地和自己、和生活走向和解。
到了这个年纪,我们有了过去的经济积累,有了年轻人羡慕的阅历、智慧、承受力——千万别轻视了年纪带来的价值,这就是你现在拥有的最强力量。你完全有资本、有能力过上“我说了算”的生活。
在前不久上映的《中国机长》中的主人公原型刘传建机长,46岁,在前所未有的危难时刻,正是凭借自己专业能力和多年的经验在生死面前沉着、冷静,放手一搏,营救了整个飞机的人,震撼了整个世界。
他在采访中说:“只要飞机没有摔,就一定有办法。”他说的这句话,就是最简单的中年人才能切身体会的哲学。
《中庸》开篇所说“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实,我们大家都具备那种本源性的、与天道相通的那个东西。
追求不是教你贪心,空性也不是教你什么都不做,而是要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拥有自性里流露出来的那种智慧,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那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许多人并不知道儒家的美,更不知道这些美源自儒家的核心内在。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强大、优雅、灿烂了几千年的基础。进可齐家治国平天下,退可接轨修道成仙、逍遥世间。
可惜后世的儒家丢了这份心法,以致繁文缛节、外强中干。中庸被人误解至深,儒家被人误解至深,可惜!儒家实为人人所需,中庸则为儒家心法。
中国人若不学《中庸》,何以中正大方、心安理得?中国人若不得中庸之奥,何以安身立命、明心见性、建功立业?
中者,得天地之正气;庸者,广为天下之大用。正解中庸,正行中庸,如此才能如巨儒张子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