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的红星新闻,生猛的感觉久违了,请保持坚挺!
蓝媒汇
互联网原创内容生产商
作者:魏晓
来源:蓝媒汇
一开始,总是非常生猛的。这种,一般称之为生力军。
红星新闻,同样如此。
得益于此,已经有网友在社交媒体称,红星新闻最近持续做新闻挖掘机。对于媒体来说,这算得上很高程度的点赞,尤其是在优质的调查深度报道越来越稀缺的当下。
做好优质内容,希望能成为真相和思想的汇集地,红星新闻就这样惊艳亮相。它切入新闻的这种态度,对真相的渴求,以及第一时间赶往一线的动作,在当下信息繁杂、大多缺乏增量的传播业态中,实是一股清流,难能可贵。
新生的红星新闻冲劲满满,一鸣惊人,以试图厮杀竞争激烈的新闻资讯市场站稳脚跟。问题在于,红星新闻的这种生猛现象,能够持续多久?
高薪招聘
未闻其人,先闻其名。
2月9日,一则年薪20万+招聘调查记者、评论员的消息得到广泛传播。这份薪酬放眼国内,虽然比不上新京报等少数几家国内一线媒体的待遇,但也算的上很丰厚了。更何况,是在西部地区的成都。
借此,红星新闻开始走入业内视线。
资料显示,红星新闻于今年1月9日正式启动,是由成都传媒集团出资6000万元打造的一款聚焦热点新闻的新兴媒体。其模式类似澎湃东早,两块牌子,一个班子,红星新闻的采编队伍、管理层来自于《成都商报》。
其中《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任红星新闻总编辑,《成都商报》编委蒋泉洪则担任红星新闻执行总编辑。
不言而喻,红星新闻是《成都商报》在新媒体层面的转型动作,很受看重。2月7日,《成都商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成都商报新闻中心”更名为“红星新闻”,将原有积累全部导入红星新闻。
另一层面上,红星新闻的面世,也让《成都商报》面对竞争对手《华西都市报》的封面新闻时,不至于丧失新媒体的战场。
不过蓝媒汇了解到,目前红星新闻尚没有自己的独立新闻客户端,仍处于研发过程,距离上线还有一段时间。目前,其相关报道内嵌于成都商报客户端中,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两个渠道发布。
一线生猛
新闻媒体,自然是要拿稿子出来说话的。
依靠高薪酬招聘,红星新闻在业内博得了较多眼球、关注度后,下一步,则就要看真本事了。
暂不考虑获利,而是专心求影响力。红星新闻为了打响这第一炮,干劲满满。
从表现上看,红星新闻成立后确实在深度调查报道方面表现抢眼,相继发出穿山甲公子、大理客栈老板猥亵女游客事件、韩春雨事件、天津大妈气枪案等重磅报道,对周立波被捕事件甚至第一时间做了独家报道。还要加上最新的金正男被谋杀案、武昌火车站面馆杀人案等,一时间,在各大重要事件中,均能看到红星新闻的独家声音。
让业内热议的是,在金正男被谋杀案中,除了新华社报道外,在地方媒体中, 红星新闻派出了特派记者和特约记者,发出了题为《大马情报总监披露金正男被杀:两女箍颈 5秒夺命》等多篇报道,披露了更多细节,可谓一战闻名。
一方面,在成都传媒集团内部,《成都商报》长于调查报道,与《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处于国内调查新闻报道第一梯队,另一方面,《成都商报》又拿出最优质的采编资源,来支持红星新闻的深度调查报道,多方加持再加上一线奔波、地利等因素,红星新闻自然生猛起来。
事实上,大多数新产品面世时,都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生猛现象。毕竟做到惊艳亮相,才能在同质化竞争程度很高的红海中,让人记住,而不至于泯然众人。
即便是先行者,被视为行业标杆意义的澎湃新闻,也在让人眼前一亮后,进入了一定程度的疲软期。热情的冷却、爆点题材的机不可遇以及受众的疲劳,产品很难维持高潮,然后进入平稳发展,再寻求机会爆发。
这是常见的产品周期,红星新闻能否躲过这一魔咒,持续生猛多久,尚难判断。更何况,以红星新闻当下的采编方式,耗费成本巨大。6000万的注资,在不盈利的背景下,撑不了几年。
竞争激烈
不过,随着红星新闻的插足,新闻客户端领域的“西”部争夺更是激烈。
要知道,媒体人更是向来谁也不服谁,除了澎湃作为引路者,有标杆之意,公认独领“东”之风骚以外,“南”、“北”、“西”、“中”的头名归属都有异议。
比如“中猛犸”,还是“中九派”。在红星新闻进场之后,之前的“西封面”也很难能说稳定如山。更何况,还有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上游新闻,同样对“西”之名头虎视眈眈。
仅局限在整个西部的新闻资讯市场,厮杀便是如此激烈,更遑论国内领域,以及还要面临市场主流的资讯平台,比如今日头条、腾讯新闻等的同台竞技。
虽然,尚不能判断承载传统媒体《成都商报》转型探索的红星新闻,能否杀出一条血路,但可以肯定的是,红星新闻的这种生力军强势进场,无论对于业内,还是对于用户,甚至对于优质内容,都不失为一件好事。
更多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