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悟堂|新加坡水环境治理的经验借鉴
《净水技术》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追踪行业热点与焦点,让你每天比别人知道多一点
关注
新加坡是世界上极度缺水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把水问题上升到战略高度,经历长达三十年的治理,通过体制改革、资金投入、法制建设、规划工程、社会参与和科技产业等多方面努力,探索出了一条高度特异化和效率化的治水新路。在当前上海新一轮水环境治理中,可结合与新加坡的异同,借鉴可取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在体制制度、资金保障、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治水经验值得上海学习。结合新加坡的治水经验,上海未来治水的着力点具体有以下建议。
1
“河长制”应成为长效制度
水环境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一方面管理投入不能降、保护为主不能松,另一方面水质改善幅度减小,生态恢复进程缓慢。为此,需坚定长效实施“河长制”,避免短期成效开倒车。新加坡河流域和加冷盆地面积仅相当于上海郊区一两个镇,治理花费整十年,上海应有长期治理水污染的决心和准备。
2
保障资金持续投入
水环境治理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有效投入。新加坡陆地国土面积和年用水量都只有上海的1/10,水治理设施已经较为完备,每年仍然需要投入相当于40-60亿元的建设运营资金。上海通过连续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和“补短板”,推动了一大批水环境基础设施投入,这些设施从建设转入运营,叠加新的建设投入,在未来很长时期内都将带来资金压力。新加坡可以向公众和企业转嫁水务投资化解成本,上海不可能采用同样做法。对此,上海一方面要保障政府资金投入,将更多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水环境治理,另一方面也要开拓资金渠道,通过公私合营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海外资本持续投入。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曾经污水横流、四处黑臭,连饮用水安全都无法保障,一度实行水配给制。面对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水问题在新加坡上升到战略高度,政府高度重视治水。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如今新加坡已能完全保障生活、生产用水的水质和水量双重安全,新加坡河也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在当前上海新一轮水环境治理中,可结合与新加坡的异同,借鉴可取的成功经验。
结合新加坡的治水经验,除上节所提两个着力点外,上海未来治水的着力点还有以下两个方面。
3
加强环境执法力量
在水环境治理领域,我国的法律体系较为健全,依法治理的难点不在立法,而在执法,有两点困难:(1)多头管理、权责分散。(2)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存在“选择性执法”现象。相比之下,新加坡法律向以严厉著称,公用事业局雇员超过3000人,执法力量充足。在人员配置无法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建议上海通过环境监测设施的投入弥补人员不足,以“物防”取代“人防”。可出台市地方法规,强制所有污染源安装24小时在线监测设施,数据接入主管部门。按河道长度在河道断面设置实时水质监测设施,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全面的环境监测投入成本高,但强制推行后能够提高管控水平,并收集环境大数据。
4
全社会重视环保和节水
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宣传教育上,新加坡的经验值得上海学习。改善并维护优美的水环境应该成为上海广大市民的生活方式,成为各个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上海市政府的环保和节水应方向明确,大力推广宣传。全社会广泛动员,节水、环保教育深入企业、社区、教育。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适度运用价格杠杆,遏制铺张浪费。
致谢
【本科普内容受“上海市科协科普项目(项目编号:18dz2306700)”和上海市水务海洋局“水务科普年度活动”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