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王静:推动文化繁荣,文史义不容辞
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推动文化繁荣 文史义不容辞
文/王静
作者系咸阳市政协文史和民宗委办公室主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为政协文史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又为文史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推动文化繁荣,文史义不容辞!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如何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结合多年实践,浅谈几点思考。
一、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史资料的文化功能
人民政协的组成和性质
人民政协文史工作是周恩来同志于1959年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把这项工作写进了政协章程,从此文史资料工作成为人民政协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咸阳市政协自成立33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18辑、360余万字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题史料图书,忠实记录了我市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市委的领导下,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所走过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奋斗历程,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 “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为推动咸阳经济社会建设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机组成部分的人民政协文史工作,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内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项具有鲜明统战特点和政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本身就是新时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开辟了史料积累、研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发挥了“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的重要作用。加强文史资料工作,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兴盛的需要,有利于用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咸阳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我们要充分利用政协文史资料独特的视角、独特的优势,充分挖掘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资源,通过积极编纂富有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的文史资料,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建设富强人文健康新咸阳的思想和精神,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对于文史工作者来说,就是要思考其丰富内涵,付诸于实际行动,把学习十九大精神所彰显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更加强烈的使命担当,融入到文史资料征编工作中去,砥砺奋进,以文史人永不懈怠的崇高追求、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出版更多有品味、有格调、有责任的政协文史资料,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贡献文史力量。
二、总结经验,探索新路,积极做好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
政协文史工作,是对历史的敬畏、对文明的探索。由此而来,文史工作者就要抱着谦虚严谨、求真好学的史学态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探索新路子,在“新”字上下功夫,积极做好新时代下政协文史工作。
五十多年来,政协文史资料一直徘徊在“三亲”特色、去伪存真、“三关”原则及提高“三化”水平等方面的研究,并为之付诸心血。然而,文史工作者含辛茹苦出版的文史资料如果只是作为一种馈赠的礼物,作为一种成果束之高阁,无法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么文史工作该有多悲哀!幸遇新时代,幸遇新思想。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文史工作者要紧紧把握十九大所带来的契机,不仅在征集、编辑、出版资料上下功夫,更要探索如何将政协文史工作做活、做得有灵气、接地气;不仅要探索如何将政协文史资料编写的有血有肉,更要探索文史资料如何贴近生活、面向社会、走入寻常百姓中;不仅要探索文史资料如何让百姓感受到穿越时空的精神召唤,更要探索如何使文史资料融进诗情画意、举手投足之间。毫无疑问,这才是当前文史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文史工作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是要创新载体,加大社会各个群体对政协文史资料的认知度。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知道、了解文史资料,更不要说有多少人阅读并有效利用过文史资料。我们出版一辑文史资料,不能仅仅满足于政协系统内部之间的交流,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个群体对文史资料的认知度。咸阳市政协在此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2013年11月,咸阳市政协面向全社会,面向公众,组织举办了“全市政协系统文史资料展览”。提前在报纸、政协网站及其他媒体上公布活动具体时间地点,同时将活动地点放在市图书馆门前小广场上,期间不休息不限制人数,并承诺市县两级政协展览后的文史资料全部捐赠给市图书馆,方便日后群众查阅。拟定半天的活动一直拖到夜幕降临,吸引了2000余人次前来阅读、查阅资料。这次活动成功举办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老百姓不是不喜欢文史资料,而是没有认知的渠道。而后我们吸取经验,长期无偿向社会公众敞开市政协文史资料室的大门。
二是要口口相传,加大对文史资料的宣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在市县政协委员和文史特邀撰稿人中有意寻找重点人物,上门赠书、征求意见,邀请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宣传、介绍政协文史资料,让更多人了解、利用文史资料。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王海曾经坦言他的《城市门》《天堂》《新姨》等著作中很多关于咸阳本土历史和文化就是在咸阳政协文史资料中撷取的,很多生动、真实、具有咸阳特色的资料就来源于咸阳文史资料。现在,咸阳市政协已经培养这样的重点人物200余人,他们正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周围人。
三是要精编精选,提高文史资料的品质。“酒香不怕巷子深”。无论怎样加大百姓认知度,认可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还是要更多的从资料的品味入手,征百姓关心共鸣的资料,编百姓耳熟能详的语言,才能出版百姓认可的图书,才能让文史资料渗入千家灯火、万家炊烟之中。比如真实地记录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情况、记录恢复高考的资料,如果让有过相同经历的人看到后该是多有味道的回忆和念想。
三、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做一名合格的政协文史工作者
作者简介:王静,女, 80后,西安市人。笔名清矣。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学士。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近年来陆续发表各类文章50余篇10万余字。曾在乾县乡镇工作数年,现供职于咸阳市某机关。不善言辞,外憨内愚;恋在文字,痴爱文学;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虽无成就,从无怨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