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老灌县的城门城楼
城墙,是指人们使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有城墙,必有城门城楼。之前,老灌县县城以环城密植杨柳树十万株为屏,到明洪武(1368年-1398年)时期,始由杨柳树改为土筑城墙。明弘治(1488年-1505年)年间,灌县知县胡光见县城土城墙被风雨剥蚀严重,遂用砖块和石头对城墙进行了加固,其范围有所扩大,城东扩展至今建设路西沿铺面。当时县城有东、南、西、北四道城门,门上各有城楼一座,其城墙“环城八里”,城区面积约合今天的1平方公里,并一直保持至民国时期。
图一
美国人戴维.甘博1917年拍摄的灌县古城墙
东门名“宣化门”,原址在今幸福路与建设路交叉口,即今新建城门处,其门上城楼为“省耕楼”,宣化一词意为“传布君命,教化百姓”。出东门过太平桥(今蒲柏桥)往东为通往省城成都的大道,东门乃迎接皇帝及朝廷命官之门,县州之民,依理接受朝廷教化是谓宣化门。灌县东门是县城最繁忙的城门,门内东街(今幸福路)也是县城最繁华的街道。“省耕楼”位于宣化门城楼上,典出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至清代,省耕则为二月或三月,选定的吉利亥日,皇帝带头亲耕,完成“三推三返”的亲耕礼。在以农立国的封建时代,皇帝视察春耕是一项国家典礼,以表达天子劭(为“劝”义)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
民国时期的宣化门
东门之外,灌县城通达成都的必经之路太平街上还有一座城楼—观凤楼。观凤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由时任灌县知事的罗树声主持修建,初取名“关风楼”,关风者,以避风气直冲也。城楼横跨太平街,为城门楼式建筑,三层砖木结构,楼廊檐重叠,高踞云端,飞檐凌空,气势恢宏,是非常壮观的古典建筑,后来改名为“观凤楼”。1950年2月11日,正值“二·五叛乱”期间,土匪攻城两天未果,竟然纵火焚烧观凤楼,美丽壮观的观凤楼从那天起就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了。直到今天,谈起此事仍然令人扼腕而叹,挥之不去的是人们对观凤楼的美好记忆。
1940年英国传教士拍摄的观凤楼
南门名“导江门”,原址在今南街的西街口以南,门上城楼为“阅清楼”,南门外数十米即为从宝瓶口流出之内江。内江古称沱江,《禹贡》曰:“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指大禹在岷山开凿出一条人工河叫沱江。“导江门”让人们永记大禹导江去灾造福之恩,登楼眺望,内外两江,尽收眼底,浩浩江水,清波荡漾,是谓“阅清楼”也。
老灌县南门
从前,有句偈后语:灌县出南门—无路;南门外的内江河上曾经架过竹索桥、石柱桥、木柱桥等,但都经常被洪水所毁,以至无桥,也就“无路”了。清代以来,南门外建成了川西地区最常见的廊桥—普济桥,建国以后,经几番改建,南门外的南桥已经成为全国知名度很高的历史名桥。如今,南门遗迹已埋,而南桥却成为人们最喜爱的纳凉和览胜之所。
西门就是城西玉垒山上的“宣威门”,门上城楼为“怀远楼”,登楼西望,群山茫茫,岷水汤汤。宣威者,宣扬威力也。灌县古为边疆重镇,西门外玉垒关有“川西锁钥”之称,经西门辗转西北的“灌茂松茶马古道”是北接川、甘、青边区,南连川西平原的商旅通衢和军事要道,自古以来就是沟通成都平原和土蕃西藏经济、文化的重要走廊。西门是目前我市仅存的一座古城门,门楼依旧,物是人非。
老灌县西门
北门为“镇安门”,原址在今北街北端街口,北城门楼名“拱极楼”。灌县北门外为灵岩山山脚,地处县城高地,北门安定事关全城安定,因而得名镇安。灌县城北为原“汛署”驻兵设防之地,“拱极”指正北,因而拱极楼有拱卫北边,阻挡外来侵略之意。登楼北望为北斗星所在的“拱极星座”,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城市的建设也必定要与地理方位相契合。
老灌县北门
随着社会的进步,城门和城墙的防御功能已丧失殆尽,最终随着城市的发展而消失。目前我市原有的老城门仅有玉垒山上的“宣威门”作为历史文物保留至今,而“宣化门”则在512地震后得以恢复重建,成为灌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笑迎八方来客。
摘自:文化都江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