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迪卡拉发现“谜”一样化石,专家用60年时间,才搞清它真实身份
在埃迪卡拉南部地区,考古专家们曾发现一块奇怪的化石,对于这块化石上的生物,生物学界一直颇有争议。直至60年后,它的真面目才被彻底揭开,被世人所知。此时问题出现了,这块神秘的化石上的生物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埃迪卡拉南部的地区,是一处全世界闻名的“生命起源之地”,此处存在着大量5.65至5.43亿年前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化石。在1960年召开的第22届国际地质会议上,这些化石群落被正式命名为“埃迪卡拉动物群”。
对于这样一座巨大的“远古生物宝藏”,不少生物学家都曾来此调查研究,并寻找到更多的古生物化石。鲁比克教授是当地考古学界专家中的翘楚人物,他对“埃迪卡拉动物群”十分感兴趣,于是便选拔自己的学生们组成考古队,携带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前往该地进行调研。
埃迪卡拉山地区气候炎热,考古队员们顶着高温进行认真的工作,他们用带来的锤子和镐头,对附近可能存在化石的山脉进行了探索,果然找到了不少古生物化石,这令他们十分欣慰。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块石英岩中,鲁比克教授突然发现了一块有趣的化石,而当他将大家全部招呼过来后,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眼前的化石模样奇怪,它的形状类似于圆形或椭圆形,其两侧对称,并且有着分节的身体和一条纵贯躯体的中心轴,表面纹理呈肋状,看起来犹如一块巨大的披萨饼,更像一块圆圆扁扁的芭蕉叶,与中国农村老人用于纳凉的蒲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通过鲁比克教授的仔细测量发现,这块化石上的生物体长巨大,约有1.4米左右。
鲁比克教授为了能够更好研究该生物化石,便与学生们将其完整取出,运回到自己的实验室之内。不过有趣的是,尽管鲁比克教授在生物学方面有着颇高的造诣,可是对于眼前化石上生物的种类依然难以说清,为此,他找到了不少生物学家,并举行会议公开进行研讨。
在研究会上,生物学家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关于该生物物种的三种猜测。有专家认为,从外形来看,这种生物很可能是一种巨大的蘑菇,也就是所谓的真菌属,至于现今为何难以找到如此体型巨大的蘑菇,完全可能是与地球上氧气浓度变低有关。不过有专家不同意此观点,在他们看来,化石上的生物更类似于海洋动物,因为其表面纹理与现代某些海洋生物如出一辙,其作用是能够更稳、更快地游动。除此之外,也有专家提出了该生物是某种植物叶子的理论,认为其是远古芭蕉树叶的某一部分。然而遗憾的是,虽然化石上的生物受到了专家们的足够重视,但限于科技的限制,众专家依然无法对其作出鉴定,因此这个难题也被搁置在一边,只能等待后世专家揭开最终的秘密。
60年的时光转眼即逝,随着DNA技术的不断成熟,关于生物种类的鉴定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为了能够揭开60年前的秘密,生物学家们再次将目光聚集于化石之上,继而以DNA技术对其进行检测。此次负责研究的专家来自于俄罗斯,他们首先要检测的,正是残存于化石中的生物DNA结构与蛋白质种类。
检测结果表明,在化石之中,存在着脂质残留物,这样的发现又意味着什么呢?从生物学角度来看,现今地球上的生物群体中,只有真核生物能够制造出含有固醇的油脂分子。如此也能表明,化石上的生物是一种真核生物。然而,只有这些论断还远远不够,生物学家们依然无法说明该生物究竟是原生生物,还是海洋动物。
随着研究的加深,生物学家们又对化石上残留的固醇进行了含量分析比较,最终发现,其内所存在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居99.7%左右,而麦角固醇却仅有0.23%。这一检测结果又会说明什么呢?简单来说,原生生物与海洋动物的差别很大,而从微观上来看,其区别就在于所分泌的固醇种类,大多数动物分泌的物质以胆固醇居多,而原生生物所产出的则是麦角固醇。如此一来,我们就能够知道,这种生物正是一种海洋动物,这也大大缩小了生物学家们的排查范围。后经DNA螺旋比对,确定其序列与如今的海洋生物水母类似,故此断定,该化石生物为远古时期生存于海洋之中的水母,名为“狄更逊水母”。
自此以后,埃迪卡拉神秘化石之谜被彻底揭开,人类的古生物种类百科大全中又添加了一位新成员。狄更逊水母能够被发现,不仅掀开了埃迪卡拉远古生物群落的一角,更为后世研究古生物提供了入门的金钥匙。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