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上海汇丰银行的大狮子和壁画

上海人常说“狮子大开口”,意思是开价很高,让对方无法接受。中国不产狮子,上海开埠前,大家也大多未见过狮子,那么这说法从何而来呢?一说是来自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大门口的一对铜质大狮子(现已被上海历史博物馆收藏)。当年它蹲伏于地,面向行人,狮口大开,威风凛凛。“大狮子”的背后就是英商香港汇丰银行。十九世纪80年代,中国实力最大的阜康钱庄东家、“红顶商人”胡雪岩曾与“狮子”斗过,结果阜康钱庄倒闭,胡雪岩死于穷愁潦倒。

1865年前,英商德丰洋行商人麦克莱恩得知汇丰将在上海设立分行,为了争取做分行大班,决定立即回英国筹集资金,可他缺少2000元盘缠,便向三余钱庄的跑街王槐山借钱。王槐山拿出手头1000元,向朋友通融了1000元,借给了麦克莱恩。哪知麦克莱恩一去便查无音讯。三年后,王槐山在上海站不住脚,只能灰溜溜地回故乡绍兴。大家都说他上了洋骗子的当,他也悔恨不已。

忽一日,有人持洋文信送到绍兴王家,并奉上现洋若干为其治装,促王赴沪。王槐山虽懂一些洋泾浜英文,但也不知信中所云。问送信者,得到的答复是为某洋行送的。王槐山居家无事,便前往上海。原来,三年前借钱的麦克莱恩已是汇丰银行的大班了,于是王槐山就成为了汇丰第一任买办,声名逐渐洋溢于沪上。

上海汇丰银行起先资本仅两千万元,放款额仅五百万元,行址在汇中饭店旧址(今和平饭店南楼),门口也没有“大狮子”。

十九世纪初,上海共有9个国家的68家外资银行,而汇丰则是“中国华尔街”的中心。每天上午九点半,从事金融、贸易的人们眼睛都盯着汇丰银行门口,因为它挂出的先令牌价是外汇结算的标准。它的放款额大得惊人,光中国政府就向它借款82笔,共计3.5亿银两。

汇丰阔了,想到了狮子的威风和大胃口。

1923年,外滩12号矗立起了上海汇丰银行大厦(1995年前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楼,现为浦东发展银行)。当时被认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的一座最讲究的建筑,是由花岗岩和大石柱堆砌而成,还从英国运来一对铜狮子放在大门口。

汇丰银行犹如那对大狮子,胃口大得惊人。传说江苏督军李纯和其他军阀富商一样,在汇丰存了很多钱,不料临死说不出话来,只是在手心上写了个“伍”便断气了。这个“伍”后面至少要加六个“0”,这样,5000000元就让“狮子”暗暗地吞进了肚里。

汇丰银行内部的秘密也许是永久的秘密,人们能看见的只是内部的装饰,富丽堂皇且极具艺术性。步入大厅,穹顶就是200平米的彩色壁画,由33幅人物、建筑画面组成,是用无数块五角硬币大小的不规则彩色马赛克拼成。壁画由当时英国画师出稿,由意大利工匠一块块拼接而成,画面颇似“文艺复兴”时拉斐尔的风格。

1949年上海解放,汇丰大楼被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1956年5-6月,苏联舰队访沪,大厅要用作接待苏联贵宾。当时有人认为这一大壁画太醒目、太西方化、太商业化,建议敲掉。当时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陈植看后说:“敲掉太可惜,那么好的艺术品,还是刷上涂料吧。”经市政府批准,壁画就此“销声匿迹”了。

后来,人们渐渐忘记了壁画,“文革”期间也没人提起过,幸亏遗忘,壁画才得以保存,才能重见天日。

1995年市政府乔迁人民广场,浦东发展银行进驻,为了修缮“新居”,邀请了法国罗浮宫现任总建筑师纪尼科先生、英国温莎堡现任修复专家唐纳德·英索尔先生等到沪“会诊”。 英索尔先生掌握有这幢大楼的部分资料,当即提出要寻找消失的“世纪壁画”。

1997年6月21日,油漆高手赵振钊在壁画的“东京”方位契入,做0.7平方米的覆盖物清除试验。一层、二层、三层,当第四层覆盖物清除后,中外专家高兴得跳了起来,马赛克保存完好!

“世纪壁画”已恢复旧观,只是在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膜。纪尼科先生说:“我们会以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留下的东西,多留一些,再多留一些。”

上海人这么做,在于把它看成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当然,上海人也不会忘记上海汇丰银行大厦落成那天,该行总董蓝恩先生的致辞:“本行所以不惜巨资造此华厦者,实因深信中国将来甚有希望,其商务必发达到无可限量……”

j�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