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宇宙模型
1. 产生背景
陈氏宇宙模型产生于,笔者对近几个世纪理论物理相关重要理论的深层反思。从伽利略先生确立实验科学开始,到牛顿建立力学体系,再到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理论物理在对人类认识宇宙起了主导作用。但是,无论是“隔空传力”,还是“时空扭曲”,从逻辑学和宇宙客观存在思考,这些结论都是不合逻辑和客观的。问题出在哪里?
笔者就是在对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物理史进行系统学习,对相关理论全面系统了解的前提下,洞悉了相关物理理论的亮点和漏洞。在肯定前人亮点和弥补前人思维漏洞的过程中,笔者于2020年发表了多篇论文,陆续建立起来了陈氏宇宙模型。
下面就几个方面,对笔者陈氏宇宙模型进行阐述。
2. 立足点
陈氏宇宙模型的立足点是:宇宙客观存在性质及其规律,和人类意识逻辑。逻辑诠释的是符合宇宙客观规律的方法。陈氏宇宙模型立足于客观宇宙,反对一切超自然现象,力求用客观理论科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反对主流界违反逻辑的结论,比如:隔空传力、时空扭曲、超距作用、时空穿越等。
3. 亮点
(1)宇宙构成:
宇宙由空间、时间和能量三属性构成。能量在空间中形成“三维能量分布图”,加入时间属性形成“三维能量动态分布图”。
(2)时空观:
时间:是宇宙变化发展的总频率。宇宙时间是绝对时间,其节奏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且不因任何能量的变化而改变。宇宙时间无始无终,宇宙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永恒存在。
空间:是宇宙变化发展的总容器。宇宙空间是绝对空间,本身是永恒不变的,且不因任何能量的变化而改变。宇宙空间无边无界,宇宙空间大到没有边界,有容乃大。
宇宙时间和空间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3)物质观:
提出了新物质概念——非原子结构物质,其与原子结构物质共同存在于宇宙中。将宇宙物质分为两类:原子结构物质和非原子结构物质,对前者命名为“有形能量”,对后者命名为“无形能量”。
提出“暗能量”(又名以太)是无形能量中一类最大的存在,给出了暗能量的性质,包括其与原子结构物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原子结构物质(有形能量)和暗能量相互渗透,同一空间区域内二者的能量密度大小,呈现近似反比例关系。
原子结构物质和暗能量间相互作用关系,形成了宇宙的星系系统存在情况。
相互作用性质a:原子结构物质的存在,会使得周围暗能量密度呈现球面向外依次连续梯度变大(引力场产生原理);原子结构物质位于暗能量密度不均匀区域,有由暗能量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移动的趋势(引力场作用原理)。
相互作用性质b:原子结构物质内形成电子能量环流时,原子核能量和暗能量形成能量环流(电磁场产生原理)
因为,利用原子结构物质和暗能量(非原子结构物质中的一类最大存在)的相互作用性质,完全能够同时解释引力场和电磁场,所以,根本不需要“时空扭曲”。
用能量概念(有形能量和无形能量),将宇宙除时间和空间以外的一切客观存在进行了大统一,也利用了二者相关性质对引力场和电磁场进行了大统一。
(4)宇宙法则:
给出了浩瀚宇宙存在的基本规律,即两大宇宙法则——空间占位法则和能量最低法则。由空间占位法则得出,宇宙大道第一定律:“让”;由能量最低法则得出,宇宙大道第二定律:均匀分布定律,和宇宙大道第三定律:能耗最低路径定律。
空间占位法则:表明一切宇宙能量都有其存在的权利,各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区域。
能量最低法则:宇宙三维空间中任意能量体的各种存在形式:静止、运动,释放、吸收能量,能量体释放的自由能量的传播形式等,都遵循最简单最直接最容易的趋势发展变化;换句话就是,宇宙中一切能量变化,都遵循能量消耗最低的趋势发展;通俗地讲,宇宙所有能量现象都有走捷径的特性。
(5)介质波
对声音、光本质进行了统一,指出声音是依靠原子结构物质作为介质的能量传播形式,指出光是依靠暗能量作为介质的能量传播形式,即声波和光波都是介质波,介质波本身具有粒子性,只是这种粒子本质是可变的均分的依托介质传播消散的能量。
(6)熵循环
提出宇宙处于熵增熵减循环状态。
(7)星系演变
提出宇宙星系由物质云→卫星→行星→恒星→中子星→黑洞→物质云的循环演变过程。而源动力来源于原子结构物质和暗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整个过程体现“量变引起质变”。
(8)陈军变换
用陈军变换将正确的伽利略变换和错误的相对论变换统一起来。
4. 结束语
笔者陈氏宇宙模型,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集一切人类研究成果。当然,一套庞大的系统难免会有不足或错误的地方,欢迎有思想的朋友客观指正。
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只是客观真实世界的一小部分,然而就算是感知的这一小部分,也会被我们人类按照自己的大脑思维惯性而曲解。这正说明了,我们要正确客观认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及宇宙,就只能靠我们的不被假象所迷惑的客观的科学的“心”去感受。
作为一个客观的理智的科学工作者,我们必须摒除个人意识偏见,用客观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待我们所做的每一项研究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不会因为我们个人认知标准不同的原因,去误导人类大众的认知标准。
科学分析,不求大同。不足之处请客观指正,谢谢!
陈军
2021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