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和订金】/​ 陈济身

定金和订金

陈济身

有这么一些人,似乎很会咬文嚼字,总在定金和订金上做文章,连法院律师也掺和了进去,装模作样的说着这个问题那个问题。又似乎他们说了才算数。
其实我是这样想的,定金也好,订金也好,都不能写得太简单。只要把事情写清楚了,把后果写明白了,双方都签字画押认可了,都应该不是问题。法院的职能只是秉公执法,主持公平正义。不造冤案。
例如,有客户订了或定了要买一辆什么车,交付了定金或者订金多少钱。然后写明,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提不到车,或者交不齐货款,怎么办?谁该罚,罚多少?只要写清写细写扎实了,双方认可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即使诉诸法律,法院也不应该在“定”和“订”字上挑刺说事。
如今有很多扯皮的社会问题,都是人为制造的不必要的也没意义的麻烦。诸如此类,只要事实清楚,法院更不应该在定和订字上说三道四,指手划脚。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借条的文章。反响很大。如今本来借钱就难,一般关系谁也不敢借。可又世风现实,知人知面不知心,加上当下信任感的有所缺失,连一张普通的借条都不知怎样写了。
但我认为,只要写明了钱,原本是谁的,是甲方的还是乙方的,是谁踫到了困难要借钱。就不至于会出现究竟是甲借了乙的钱,还是乙借了甲的钱,这样荒唐的事。
我又是想到什么写了什么,我是这样想的,这么写的,不知对不对,请大家批评。
问根求底,关键还在信任,也有借条都不用写的。这几十年,似乎老赖多了很多,经常见到报上网上登着他们的名字和相片。这很值得人们尤其是领导的反思,是哪里出了真正的问题。要比定呀订呀的严重严肃得多。
又像当今反贪,大老虎的,小苍蝇的,很多很多,都打得好。不打不行。几乎天天都有报道。早打一天更好。但又一想,为什么会出这么多坏人呢?扯得有点远了。我最终的意思还是定也好,订也好,都是小问题。道理我已讲过了。

2020.01.18于株洲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陈济身,81岁。浙江海宁人。设备工程师。中国中车株机公司退休。爱好写作,《泾渭文苑》原创平台签约作家。文字散见多地报端和网络。一家小报有我的专栏,《陈爷爷讲故事》。

【无所适从,无可奈何】/ 陈济身

【身体好不好,一看就知道】/  陈济身

【后眼光】/  陈济身

 主一位编 :张   彦

 执行主编 :槐自强      巨石

执行主编  :郭一旭      韩晓

 顾主编问 :周海峰      苦艾 

泾渭文苑:

一、关于稿费,打赏所得的稿费,


60%为作者所有,七日内结算。


剩余用于平台维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