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上的“天气晚报”:官员为什么要跟皇帝聊天气?

本 文 约 453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奏折是清朝高级官员向皇帝奏事进言的文书,也是皇帝与大臣之间重要的沟通媒介。通过批阅奏折,皇帝可以了解官员的日常工作及地方突发情形。

但在皇帝每日批阅的奏折中,除了涉及社会重大事件外,还有大量雨雪主题的奏折,而这些报雨的奏折甚至会多到“刷屏”。前几年,还有历史博主将这些雨雪奏折,与请安折一起,归入“垃圾奏折”的门类。

说雨雪奏折是“垃圾奏折”肯定是不妥当的。但之所以后人会有这样的观感,主要是因为雨雪奏折的题目极为相似,内容也有些模式化。

官员在奏折中提雨雪情况,有两种表述方式——

一是定性描述一地的下雨情况,如“××地×日降有甘霖”;

另一种是格式统一的表达,“××县得雨×寸”。虽然内容有些“枯燥”,但官员们上报这些信息的积极性非常高。水灾雪灾会报,日常的雨雪尺寸也会报。

比较典型的官员,如康熙年间直隶总督赵弘燮。赵弘燮隔三岔五就会向皇帝汇报得雨情况,奏折又多又密。

赵弘燮的部分奏折。来源/数据库截图

面对大量雨雪数据的奏折,皇帝看后是什么心情呢?我们不妨来看几则康熙的朱批:

“知道了。”

“朕已听得,尔不必报了。”

“京南雨足,各处进奏折、来人,朕已早闻了。”

康熙帝回复,朕知道了!已经有很多人和我说过!不要再报了!看来,频繁接收这么多天气信息,皇帝也会有些头疼。

奏折中皇帝的朱批。来源/网络

为什么官员们要不厌其烦地向皇帝上报雨雪呢?是官员无事可奏,想要在皇帝面前刷存在感?还是皇帝有听天气晚报的爱好?

其实都不是。

清代的地方大员之所以热衷于上报雨雪尺寸,是因为清代的一项特殊的制度规定——雨泽奏报制度。

重视雨水是传统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天气的好坏与粮食收成密切相关。中国自古就有“农为邦本,食为政首”的说法。因此,统治者们对天气状况会非常关心。重视降雨是一种传统。

只不过,清代以前,雨雪上报一直都没能变成一种制度。

据学者研究,秦代就有地方向中央呈报雨水的记录。睡虎地秦简中记载:

“雨为澎,及秀粟 ,辄以书言澎稼……稼已生后而雨,亦辄言雨少多,所利顷数……”

地方官如果遇到雨泽,需要书面向中央汇报下雨受益的土壤公顷数;禾苗成长后下雨,也需要向中央汇报此次下雨受益土壤的公顷数。在秦代,雨水情况不用按月报,只需要在每年八月前呈报就可以。

东汉,郡国会上报雨泽情况。《后汉书》载:“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由于相关记载太少,具体上报内容已无从查考。

唐宋时期,也有官员上报雨雪的记载。唐代,刘晏管理财政,他要求地方按时上报雨雪的情况。宋代、金代也都有关于地方官上报雨水的记载。《宋史》载,宋仁宗时期“诏天下诸州月上雨雪状”。《金史》载,金章宗时期“令月具雨泽、田禾分数以闻”。

明代,皇帝同样关心地方雨水情况。明仁宗曾指出,关心天气情况是恤民之政。因此,明仁宗不仅要求地方官员上报天气情况,自己还要亲自阅读,“自今四方所奏雨泽,至即封进,联亲阅焉。”不过,明代的雨水上报主要是看皇帝个人需求,雨水上报还没能形成一种制度。

明仁宗朱高炽画像。来源/网络

雨泽奏报制度的产生

清代皇帝深知雨水情况与农业收成、地方治乱的关系,因此他们对雨水情况十分上心。康熙皇帝不止一次地表达过他对农业的关注,“农事为民生之本,必雨雪以时,庶春耕不误,秋成可望。”

清代皇帝将前代气象呈报的做法加以变革,推出雨泽奏报制度。各直省需进行气候,尤其是雨雪的测量,并逐级上呈朝廷。

有学者指出,清代的雨泽奏报制度发端于康熙时期。

在密折陈奏中值得一提的还有地方官员定期奏报雨雪、年成和粮价的制度。从现存资料考察,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苏州织造李煦是此事的最早发端者,并得到皇帝的肯定。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苏州织造李煦上呈的“苏州得雨并报米价折”,可以看作是雨泽奏报制度的开端。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苏州织造署旧址,位于今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内。来源/B站UP主“吴中博物馆”

不过事实上,李煦除了奏折外,还向皇帝呈报了另一种气候记录——“晴雨录”,一种更为细致的气象记录。“晴雨录”需要人们日夜值班,把十二个时辰的天气都详细加以记录。晴、阴、雷、雨、雪、雾和风向等情形都需要被记录在晴雨录中。

李煦非常积极地向皇帝提供此类气候信息。在现存李煦的四百多份奏折中,有十分之一都是关于地方雨雪情况的奏折。康熙、李煦等人也会通过气候变化来预估地方收成。

天气与收成有关,收成与粮价有关,而粮价又与地方民情有关。天气好,收成好,粮价稳,民心也稳;天气差,收成差,粮价贵,民心也会不稳。

不过,详细记录天气的“晴雨录”并没有在所有地区推行。从一档馆资料保存来看,现存晴雨录时间较长的有北京、杭州、 苏州和江宁等地。之所以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行,原因有二:

一是制作“晴雨录”的工作量很大。如果按照三班倒的工作制度估算,想要顺利完成“晴雨录”的记录,至少需要三个人合力。对县衙来说,三个人的工资也是一笔大开支。

二是皇帝无法读完这些数据。“晴雨录”主要的阅读者只有皇帝一人。试想一下,全国上千个县,如果每县都呈报,即便皇帝不分昼夜地阅读,也无法将全国每一份《晴雨录》过目。

康熙十九年的晴雨录。来源/综艺《上新了·故宫》截图

逐日记载的“晴雨录”没有在地方广泛推行,而时逢雨雪的奏报制度却延续下来。

每月,地方大员会将负责辖区内的雨雪情况上报给皇上。为了方便皇帝了解民情,雨水折中也有粮价、收成的内容。奏折中题目一般会写“恭报××年××月分雨雪粮价情形”。通过阅读这些信息,皇帝能大致知道一地的农业情形。

有时,皇帝阅读完各地雨雪粮价情况后,会在朱批中表达欣慰之情,朱批为“欣慰览之”。有时,皇帝也根据雨雪情况对粮食进行“宏观调控”。有一次乾隆在阅读了四川总督向他上报的雨雪分寸后,他认为四川省今年的收成会好,就高兴地说道:“如此,可得买数十万谷以济他省乎?”

皇帝勤政,愿意阅读这类信息,地方官员自然也就重视上报。这就出现了前文说的,有时雨雪奏折会多到有“刷屏”的感觉。

不过,一些官员认真过了头,也会做出冒昧的举动。清代,雨雪奏折一般不会用马递。马递主要用于传送紧急文书。但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时候,山东巡抚就六百里驰奏,向皇帝上奏山东得雪分寸。他也因为太“认真”,受到乾隆得批评,乾隆申饬山东巡抚不晓事体,竟用六百里驰奏冬雪情形。

雨雪的分寸指什么?

那么,雨雪的分寸到底指什么呢?

“雨雪分寸”主要是记载每次降雨过程后降水渗入到土壤的深度。“得雨三寸”,表示此次降水过程降水入土深度为3寸。现代社会中恐怕很少有人用雨雪分寸来记录一场雨/雪的大小。今天我们提的降水量,主要是指从天上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流失蒸发和渗漏时,在地面上的高度。降水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但在明清,更常见的是用雨雪入土几寸衡量雨量的做法。

《西游记》 中,有一段龙王与算卦人袁守诚赌雨的记载,同样是用分寸来形容雨量:

龙王曰:“请卜天上阴晴事如何。”

先生即袖传一课,断曰:“云迷山顶,雾罩林梢。若占雨泽,准在明朝。”

龙王曰:“明日甚时下雨?雨有多少尺寸?”

先生道:“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

龙王与算卦人袁守诚赌雨片段。来源/电视剧《西游记》片段

龙王问袁守诚明日下雨的雨量,袁守诚就用得水尺寸来回答他。小说的记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人的认识。《西游记》创作时间是明末清初,这说明,在明末清初,用分寸记录雨雪程度的做法已经比较普遍了。

泾河龙王。来源/电视剧《西游记》截图

除了小说外,明代也有不少材料反映出时人用分寸概念记录雨雪。明人张国维所著的《抚吴疏草》载:

广德州建平县知县何弘仁申称,七月六日亲诣龙潭,竭诚祷请,即于是日得雨,查得各乡村雨泽分寸,多寡不一。

知县前往乡村中查雨雪情况,同样是使用了“分寸”的概念。

从这一角度看,清代官员在奏折中用分寸记录雨雪,实则是明代雨水记录形式的一种的延续。

官员的小心思遇上严密的制度

如果查看上奏雨雪粮价奏折官员的职位,你会发现,汇报一地雨雪情况的人员远远不止一人。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都会向皇帝上奏地方的天气与粮价情况。甚至有些官员出差,沿途的经过地遇上下雨,也会随手记录,向皇帝汇报。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向上汇报天气呢?

这其实也是清代雨泽奏报制度的要求。多个奏报的渠道可以尽可能的减少官员瞒报情况。

瞒报灾害的现象在清代并不少见。许多官员为了迎合皇帝希望风调雨顺的心里,选择报喜不报忧。小事不报也就算了,如果遇到自然灾害还不报,就会酿成很严重的后果。康熙五十二年(1713),云南曾发生过严重饥荒,“斗米千钱,饿殍满野,当时督臣郭瑮、抚臣吴存礼,不行题请赈恤,虽经设厂煮粥,所全无多,滇民经此大祲,三十年来,元气未复,至今父老言之,犹有余痛”。由于总督、巡抚没有及时将旱灾的情形上报朝廷,赈灾不及时,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云南的民众的生活都苦不堪言。后人作诗评论道:

县仓官买米,野田民食草。

民命岂足恤,官位当自保。

六城报单来,今年豆麦好。

皇帝在阅读奏折时,也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例如乾隆三年(1738),直隶总督李卫上奏甘霖,皇帝便一针见血地指出该份奏折“因欣慰朕怀而存掩饰之念”。嘉庆二年(1797),湖广总督毕沅上报雨雪情况,嘉庆帝看后朱批“一篇虚文愧而览之”。

奏折中提及雨水。来源/综艺《上新吧·故宫》截图

于是,为了防止瞒报,皇帝要求多位地方官同时上报雨雪天气情况。渠道多了,情报也会更加可靠。有时为了核实某一奏折中天气记录情况的真假,皇帝还会专门派遣官员前往核验。乾隆二年(1737),乾隆听闻河南、山东两省与直隶接壤的地方雨水稀少,十分担心,特地派遣官员前往查看,“特遣侍卫永兴,前往河南,松福前往山东,再各派户部司官一员同往勘视”,让他们返回北京后汇报得雨分数等情形。

雨水、收成、粮价、民情四者密切相关。在清代,雨水、收成、粮价又有相应的奏报制度。这些数据合而为一,形成了庞大的“清代农业数据信息系统”。

总的来说,雨泽奏报制度为皇帝了解地方雨水情况提供了便利。有了雨雪信息,皇帝能够预估该地收成,提前做出相应的规划,稳定粮价,维护社会稳定。因此,从这个层面看,雨泽奏报制度在维护清王朝统治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仅如此,清代官员上报的雨雪数据在当代也是十分珍贵的气象资料。它们的存在,为史学研究者探寻清代气候变化规律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参考资料:

张瑾瑢:《清代档案中的气象资料》,《历史档案》1982年第2期。

杨煜达:《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为中心》,《历史地理》 2007年。

穆崟臣:《清代雨雪折奏制度考略》,《社会科学战线》2011第11期。

刘炳涛:《明代雨泽奏报制度的实施 》,《历史档案》2015年第4期。

刘炳涛:《清代雨泽奏报制度 》,《历史档案》2017年第2期。

张宏杰:《清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垃圾奏折?》,收录于向继东编:《中国杂文年选》,花城出版社,2018年。

END
者丨梦缘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排版 | 薛梦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