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下)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  

童达清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精,在安徽地区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宣城古代的刻书,主要有官刻、私刻、坊刻等形式,限于篇幅,本文仅讨论其中官刻书籍的状况。

明    朝

1、《千字文》

屠隆《考盘余事》卷一:“大字千文,中书舍人新安詹孟举真书,字兼颜欧虞柳,在蜀府者为第一本。宣德中,袁旭翻刻于直隶宁国郡中,亦佳,江西诸本不及远甚。”袁旭始任宁国府知府在正统元年(1436)二月,文中言“宣德中”,误,应作刊于正统年间。

2、《玩斋集》

贡师泰生前诗文多结集刊行,如《友迂集》《玩斋集》《东轩集》《闽南集》等等,然至明代,“元运亦改,所在兵燹,遗稿所存亦无几矣。”天顺七年(1463),宁国府知府沈性重加搜辑,得诗文六百五十三首,厘为十卷,总名曰《贡礼部玩斋集》,附《拾遗》一卷、《年谱》一卷,令宁国府学刊行于世。今通行四库本《玩斋集》即以此本为底本。

3、《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是书又名《保幼大全》,二十卷。“相传农人得之于古冢中”,后归太监郑和所有,又传之于济南朱臣(字时佐)。弘治二年(1489),朱臣任宁国府通判,乃授之于宣城知县李延寿(字宗仁)刊行之。成书于是年七月,书前有宁国府知府范吉及朱臣、李延寿三序。

4、《云林集》

贡奎为贡师泰之父,字仲章,仕元为集贤直学士,卒谥文靖。其生前著书甚多,有《听雪斋纪》《青山漫吟》《倦游集》《豫章稿》《上元新录》《南州纪行》等集多种,“永乐间以采书收诸秘府,遂失其传。”惟其三世孙贡兰(字斯馨)尚存有《云林小稿》一书,然亦不全。

其后贡钦(字元礼)“乃搜诸元大家集中,更得律诗若干篇,手录半帙”, 弘治三年(1490),由宁国府知府范吉厘为十卷《附录》一卷,定名为《贡文靖公云林诗集》,交由府学刊行。清乾隆间该书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编者改订为六卷名《云林集》,是为今通行本。

5、《青阳先生文集》、《礼记纂言》、《六书本义》

此三书均由宁国府知府胡东皋刻于正德十五年(1520)。《青阳先生文集》六卷附录二卷,元余阙撰。《礼记纂言》三十六卷,元吴澄撰,有王守仁、魏校前后序跋,卷末镌有“宁国府学生张梁、戚衮校正,新安黄氏刊”三行,今国家图书馆有藏。《六书本义》十二卷《图》一卷,明赵撝谦著,赵撝谦为胡东皋同为浙江余姚人。

6、《毛诗叶韵补音》

《毛诗叶韵补音》,又称《诗补音》、《补音》,南宋吴棫著。嘉靖元年(1522),南直隶刷卷监察御史许宗鲁巡按至宣城,与旌德梅鹗同参刊刻。许宗鲁《重刻〈毛诗叶韵补音〉序》:“及按宣城,谋于同年梅氏,梅氏力赞之,遂相与覆校。于是稽诸载籍,殚神雠正,犹未慊于余心。……乃锓于木工,凡再月乃卒。”(朱彝尊《经义考》卷一○五)则是书刻成于本年十月。入清后此书已亡佚不传。

7、《老泉文钞》

嘉靖二年(1523),宣城知县施山刊北宋苏洵撰《老泉文钞》三卷。见《明代版刻综录》卷三。

8、《宁国府志》

入明后,府志续有修纂,洪武年间有修,《永乐大典》多有采辑。成化九年(1473),知府刘槃亦修。然此二志均已久佚,无从考究。

嘉靖十五年(1535),宁国知府黎晨再修,通判李默等纂。全书共十卷。宁波天一阁藏有此刻本,1962年6月上海古籍书店影印。

万历五年(1577)知府陈俊重修,梅守德、贡安国、沈懋学、梅鼎祚、张应泰等纂。全书二十卷,较嘉靖《宁国府志》为详,前有汪道昆序。1985年3月台北成文出版社曾影印。

9、《韩柳文合集》

嘉靖十六年(1537),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游居敬令宁国府知府黎晨刻《韩柳文合集》一百卷,其中《韩文》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柳文》四十三卷、別集二卷、外集二卷、附录一卷。《韩柳文合集》有游居敬眉批:“嘉靖丁酉秋八月朔韩柳文序,丙申奉命按至宁国,暇日以是咨于宁国黎守洎宣城知县吴悌。”

嘉靖三十五年(1556),巡按直隶监察御史莫如士重刊于宁国府学。

10、《三礼纂注》

《三礼纂注》四十九卷,邑人贡汝成遗著。万历二年(1575)冬,应天巡抚宋仪望按部至宁国府,贡安国将其父贡汝成所著《三礼纂注》呈献宋仪望,得到肯定,遂交由宁国知府陈俊于万历三年刊行,前有宋仪望序及贡汝成自序。清乾隆间被收入《四库全书》。

11、《缘督集》

《缘督集》四十卷,南宋曾丰著。曾丰是江西乐安人,万历五年(1577),詹事讲任宣城知县,他既是曾丰同乡,又是曾氏女婿,遂于十年(1583)延请万镝、梅鼎祚与其侄詹世辑择选其诗三卷、文九卷,于次年刻而行之。其刊刻缘由可参见梅鼎祚代作《选刻〈缘督集〉引》(《鹿裘石室集》文集卷十八)。

12、《八代诗乘》

《八代诗乘》四十七卷,梅鼎祚编,包括汉、魏各十卷,吴诗附录一卷,晋诗六卷,宋诗四卷,齐诗三卷,梁诗六卷,陈诗二卷,北朝诗三卷,隋二卷,无名氏附录一卷。梅鼎祚一生编著甚多,无力刊刻,遂交由宁国知府史起钦,万历三十四年(1606)官为之刻。

13、《冰川诗式》

《冰川诗式》十卷,初刻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真定梁桥著。万历三十二年(1604),梁桥侄梁梦阳任宁国府通判,委梅鼎祚为之校订,次年刊行。参见梅鼎祚《答梁三尊》《与梁三府》(《鹿裘石室集》书牍卷十二),《刻〈冰川诗式〉序》(《鹿裘石室集》文集卷二)。

14、《历代文纪》

梅鼎祚生前编有《历代文纪》203卷,但多未刊刻行世。崇祯十年(1637),南畿监察御史张煊巡历至宁国府,乃捐俸与宁国知府周维新、宣城知县余赓之协商,由府、县两学代为刊行。《宋文纪》十八卷十二册先成,张煊、周维新均有序。

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上江提学佥事李来泰至宣城巡考,令知县王同春刊刻《东晋文纪》二十四卷十二册,今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

据明人周弘祖《古今书刻》上编著录,宁国府所刻之书还有《山居四要》《韵补》《论范》《鹤林玉露》等,出版时间、具体刊刻状况等不详。

清    朝

入清之后,宣城官方刻书明显减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当是文字狱的重压,历任官员怕以刻书惹祸;一是清代坊刻较之前朝更为发达,很多书不需官府再投巨资进行翻刻。除上面已经介绍的顺治十三年刻《东晋文纪》、康熙四十六年刻《谢宣城集》、道光十年刻《宛陵集》外,清代宣城刻书尚有数种:

1、《宁国府志》

顺治十三年(1656),徽宁道孙登弟、宁国知府秦宗尧、宣城知县王同春等倡修《宁国府志》,施闰章、刘维仁等纂。然据王同春序,《宣城县志》十卷先成,而其他五县志稿久未成书,故《宣城县志》先行付梓,“以为郡邑合志亦可,以为本邑专志亦可。”则似乎顺治《宁国府志》并未成书,所成者惟《宣城县志》而已。

康熙十二年(1673),知府庄泰弘主修,刘尧枝、梅清、赵时可、梅文鼎等同纂,三十二卷。1985年3月台北成文出版社有影印本。

乾隆十八年(1753),知府宋斆主修,刘方蔼、钱人麟等纂,三十四卷,是为乾隆《宁国府志》。

嘉庆十一年(1806)二月,宁国知府鲁铨延请洪亮吉等续修《宁国府志》,十三年四月告竣。然迟至二十年(1815)才由知府欧阳衡付梓刊行。民国八年(1919)泾县翟凤翔曾集资重印,1970年4月台北成文出版社亦有影印本。

2、《宣城县志》

《宣城县志》始修于何时?旧志均以为始于康熙,如康熙县志李振裕序、袁朝选序、嘉庆县志陈受培序均持此说,实误。据上引王同春序,顺治《宣城县志》实为宣城有县志之始。今国家图书馆有残存本(存卷2—6,卷8—10)。

康熙二十六年(1687),宣城知县袁朝选主修,詹宇、梅清、梅文鼎等同纂,五月成书刊印。

乾隆三年(1739)七月,知县吴飞九重修,杨廷栋任总纂,凡阅八月书成,次年三月刊行。

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陈受培主修,张焘等纂,十月书成刊印,三十二卷。

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李应泰主修,章绶等纂,四十卷。

3、《宛雅》

《宛雅初编》八卷,梅鼎祚辑,成书于明隆庆六年(1572)五月,刊刻年代不详,当在万历初。入清后,蔡臻春、施闰章续有补辑,是为《宛雅二编》(又称《续宛雅》、《宛雅续集》)十卷。顺治十三年(1656),李士琪任宁国府同知,即委宁国府学训导陆寿名校订文字,于次年三月刊行面世。因《宛雅初编》板已不传,因合刊之。

乾隆初,施念曾、张汝霖鉴于前本久已零落散亡,遂再为续辑,得二十四卷,是为《宛雅三编》,于乾隆十四年由张汝霖刊于广州达朝堂。此本似为私刻,称西阪草堂刻本,以附带及之。

4、《石湖诗集》

《石湖诗集》三十四卷四册,康熙间宣城知县袁朝选刊。民国间上海二酉书店曾据此本影印。今南京图书馆藏有二十卷本,不知为残本,还是选本。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安徽省文史资料学术研究会理事)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ID:xclswh999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

  • 康熙云南方志与地方文化互动探究

    [摘要]清初云南几经政权更迭,统治者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恢复秩序,其中,方志文本编纂作为文化政策施行的表现,受到地方官员的重视.本文以康熙时期云南方志文本为基础,进行横纵向比较,依照方志修纂.刊刻.流传分 ...

  • 兖州府旧事:滋阳县儒学

    观兖州 知天下 滋阳县儒学 杜心广 <辞源>注:"儒学,儒家之学.--元明清于各府.州.县设立学校,设儒学教授,学正.教谕及训导等职,掌教诲所属生员."滋阳县作为儒家文 ...

  • 彭辉 | 富平陈有虞陈开虞兄弟

    富平陈有虞陈开虞兄弟 文/彭辉 富平古为丰镐北地,南面荆山四水环绕,北依频山虎踞龙盘,其民有先王遗风,勲业节义,接踵前修.秦有大将军王翦,明有频阳四先生,可谓古圣先贤.清顺治康熙间,富平窦村陈氏一门三 ...

  • 李永超 试论明清保定府志的纂修

    作者  李永超 转自  保定文化旅游 2018-07-13 李永超(1993-),女,河北邯郸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现转发她的<试论明清保定府志的纂修& ...

  • 樟林旧事|“曾阿三攻打樟林寨”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曾阿三事变以及有关记载的辩正 黄光武 一 明代潮州的强盗,以海贼闻名,而山寇以曾阿三为剧.然而曾阿三在潮汕历史上影响不大.唯在古港澄海樟林,几乎无人不知古时候曾阿三打破樟林寨.这是乡里父老讲古的重要题 ...

  •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上)

      宣城历代官刻述略   童达清 唐朝发明雕版印刷以后,迅速在全国普及流行开来,宣城的刻书出版事业也得到长足的发展,其刻书之早之多.质量之精,在安徽地区乃至全国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宣城刻书事业的繁荣, ...

  •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下)

    宣城中心城区发展变迁略考 陆再奇 微信版第989期 宣城中心城区,历史上曾为相当于今省级(含副省级).设区市和县级政府驻地,疆域面积最大时5.7万多平方公里,位居长江以南,黄山之北,黄山余脉与长江中下 ...

  • 痧眼观病——《痧胀玉衡》述略讲(下)

    昨天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郭右陶所说的"痧",既是一个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下一个病机的源头.因此,它既具有病理产物的特点,又具有病机源头的特点. 由此产生了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 ...

  • 蔡铁鹰:朱曰藩、吴承恩交往述略——为《西游记》作者研究说一背景解一疑团

    目前普遍接受吴承恩创作<西游记>的"晚年说",具体指吴承恩在隆庆二年至四年(1568-1570)任职荆府纪善期间完成了<西游记>的写定:其归乡后留在荆王府的 ...

  • 瓷国巅峰——景德镇御窑厂史述略

    绪言 · 宋代,景德镇陶瓷迅速崛起跻身六大名窑后,又跃居宋代六大瓷系之首.从此,一个江南小镇荣膺了史上绝无仅有的帝王年号名--景德镇!从此,景德镇便一路高歌引领中国陶瓷, · 创烧于宋代的景德镇青白瓷 ...

  • 鹤鸣九皋,历代官窑30件仙鹤纹瓷器鉴赏(附高清图)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仙鹤纹是我国陶瓷经典纹饰之一,是仅次于龙纹与凤纹之下的一类纹饰.仙鹤纹,顾名思义,是以仙鹤为表现主题的纹饰. 经典纹饰--仙鹤纹 仙 ...

  • “清三代”官窑藏略·乾隆·珐琅彩(255)

    清乾隆期珐琅(绿彩)彩绘云龙纹贯耳尊 这种贯耳尊形似鱼篓,所以民间也有称"鱼篓尊"的. 除了双耳以金彩和浓艳的矾红彩着彩呈色,器身其余部分的施彩风格与上期类似,都是在白釉上直接以浓 ...

  • 鹤壁窑述略及其若干重要问题研究

    <猛虎 · 文物考古>2019年第15期 万斌 李旭 前言 延烧500余年的豫北鹤壁窑场,是历史规模庞大的民窑重镇,承载着北方地区唐宋金元时期瓷业生产史和工艺传播史的诸多关键信息,也是中原 ...

  • 学生园地 || 西班牙汉学的创立、发展及衍变:管永前《从传教士汉学到“新汉学”——西班牙汉学发展与流变述略》概要

    管永前<从传教士汉学到"新汉学"--西班牙汉学发展与流变述略>(原刊于<国际汉学>2020年第3期)一文对西班牙汉学发展与流变进行爬梳,将西班牙汉学的发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