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难锁乡愁一寸心

难锁乡愁一寸心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故乡泥土分外香。顺着那条古道,穿过一道山谷,翻过一道山梁,那熟悉的山、熟悉的土地,就出现在眼前了。公路两边的山连绵不断,丛生的山杏树、山榆树叶子或红或黄,秋色渐浓。

在午后的暖阳里小村静悄悄,一个白发的老人站在村头张望。硕大的场院里,没有了堆积如山的谷堆、麦垛。如今,我站在这熟悉的土地上,却像一个陌生人,举目四望,那年月、那些事、那些人仿佛就在眼前。

记忆中,这个叫河南营子的小山沟村有几十户人家。路边河旁的平地、山上的梯田,是我的先辈们开垦出来的。纵横交错的乡间小路,布满了老牛的蹄印和两道儿深深的木轮车辙。他们扛着锄头,赶着耕牛,年年岁岁来往于田垄间。河边的平地种谷子、玉米,贫瘠的山坡上种高粱、麦子、荞麦和豌豆。颜色不同,错落有致,一条条儿、一道道儿,就像农人们的巧手织出的一幅幅锦缎。年复一年,重复着单调的日子,编织着丰收的希望。

那时候,秋天到了,地里的庄稼收割完了就开始拉地(就是把地里的庄稼拉回来)。牛车、马车,装满了各种庄稼。车走起来,上面的谷子、麦子随着车轮颠簸的节奏左右摇摆,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丘。车老板子坐在车上,神气地一甩长鞭,马儿就扬起鬃毛一路狂奔。老牛懒洋洋慢条斯理地走,它有的是力气,有的是耐心。一车一车的庄稼运到小村中间的场院里,一大垛一大垛地堆积在场院四周,那是农民用汗水换来的丰收成果。

场院中间,摊开了厚厚的一层庄稼。有人站在中间,摇着鞭子,拉着长长的夸张的音调吆喝着。他手里长长的绳子牵着两匹马,拉着碌碡一圈一圈地转,碌碡吱吱扭扭地响,马儿摇头摆尾地跑,热火朝天,烟尘滚滚。一个秋天就在小村沸腾起来,一直到入冬之前。这也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放学吃完饭,就跑到场院里玩耍,绕着谷堆麦垛捉迷藏,追赶谷堆上的麻雀,爬到麦秸垛上翻跟头……

那时候,每当夕阳西下,晚归的牧人就喊着号子,鞭子甩出清脆的响声。一群一群的牛羊,带着一路烟尘,从山坡上跑下来,回村各找各家进入棚圈。咩咩的是羊群的呼应,哞哞的是牛群的互动。直至暮色渐浓,村庄才逐渐恢复平静。

冬天里,家家户户分到了粮食、南瓜、土豆。那时候没有机器,碾房里时常有人来推碾子。无论男女老少,有的用人推,有的用毛驴拉,那硕大沉重的石头碾轱辘就在碾盘上一圈一圈地转,周而复始。碾盘周围的磨道上,脚印重重叠叠,顺着一个方向,千万遍地踩踏。古老的作坊,单调的劳动,年年岁岁转动着日月,也转动着生活。有的人终其一生就在这个地方转,一圈又一圈,从来没有走出这山沟。他们不知道山外还有什么样的世界,如童年的我,总以为能看到的天边就是世界的尽头。就像拉着碌碡在场院打场的那匹马,又像在碾房里拉着碾轱辘转圈的那头驴。

冬季天短,一日两餐。吃饭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饭桌上就有了热气腾腾的南瓜小米粥、土豆炒酸菜,偶尔会有鸡蛋白面条儿。暖阳照在炕上,火盆炭火上煨着水壶,发出滋滋儿的响声,壶中热气袅袅升腾。老人坐在火盆边,吸着旱烟,唠着家常,年轻的妇女做针线,纳鞋底儿,小屋里温暖而闲适。一个个冬天,就在这烟火红尘中度过。

河滩上布满黑色的石头,乡亲们叫它黑石滩。黑石滩绵延几十里,三里一村,五里一庄。那时候,农闲时节,小路上总是行人不断,大家走亲访友,常来常往。有道是黑石滩十门九亲,乡里乡亲多沾亲带故。门前有人路过,总会有一声招呼,进屋喝碗水,抽一袋老旱烟,唠一席家常话。

一条曲曲弯弯的小河,清澈见底,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往哪里去。一条小路也弯弯曲曲,一直通向远处的山。山道弯弯,顺着山势盘旋,渐行渐远,似乎消失在天边。我常常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我目送大人们骑着毛驴,或者赶着牛车,在山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小,小到变作一个黑点儿,山路一转,倏然不见。给我几多遐想,总觉得他们去了天的外边。

那时的我们,光着脚丫儿,无数次地走过每一条小路,蹚过每一条小河儿,踩过河边的每一块石头,听过村边每一声鸟叫。春天踏着野花追逐蝴蝶,夏天蹚着河水摸鱼捞虾。秋天我们偷吃过青涩的蚕豆粒、甜脆的豌豆荚,在大人的叫骂声里狼狈逃窜。冬天冷得厉害,把我们手脚冻得通红,猫咬的一般疼痛,依然去小河滑冰。寒风瑟瑟,我们依然笑声不断。

我父亲跟我说过,他十几岁的时候要是出去弄点烧火柴,都不用镐头、柴刀之类的工具。走过门前的小河,上到山腰,骆驼蒿有半人高,一会儿工夫就拔不少,用绳子捆起来背回去。榛柴、山杏树满山都是。傍晚,可以看到狍子从山上下来,到小河边喝水。野鸡更是多得数不胜数,冬天雪后,可以追上抓住。后来小村里人口越来越多,开荒种地,放牧牛羊,上山砍柴,甚至用镐头连根刨起。短短几十年,就弄得秃山光岭,穷山恶水。
近些年来,国家实行生态兴国战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倡舍饲圈养,大力植树造林,让土地休养生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多数人进入城市,农村人口少了,对自然的依赖程度降低了。山上的落叶松、山杏树、榛柴、骆驼蒿、杨树、榆树成片成林。虽然还没有看到狍子和野鹿的身影,但是野鸡却在山前山后、田头地边飞来飞去,引颈和鸣。生态政策的效益逐渐显现出来。

眼前,苍山、古道、小桥、老树见证着小村的变迁,给了我一个清晰而又模糊的童年印记。闲置废弃的大碾盘和碾轱辘,被放在村边空地的角落里,黯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几十年的风吹雨打,让它显得日渐沧桑。有时候,孩子们爬上去又跳下来,老人们在它上面坐着休息一会儿,回忆着往昔的岁月,似乎还能听到碾房里隆隆的声音,还能看到老老小小推碾子的身影。

夕阳渐沉,我给几位老人送了礼物,匆匆道别。在小路的转弯处回望,那个记忆中的乡村在夕阳下掩映在一片杨树林中,宁静而安详。

不知道哪一天,它那美丽的影子又将出现在我的梦里!

(0)

相关推荐

  • 描写一个人说话诚实可靠的歇后语

    [场上的石磙子--落地一个坑]石磙子:用来轧谷物.平场地的石制农具,圆柱形,也叫碌碡.比喻说出的话能够落实.王火<血染春秋>四章:"他过来用手拉节振国坐下:'他同你谈,就像场上的 ...

  • 心底的珍藏

    序 那条路走了多少回 你总是挡在回忆的身旁 我删除了多少荒芜 你永远在那里 洁白地绽开 夕阳下一抹暖色的粉 灿烂地 愧疚了时间 希望点燃了篝火 淹没了暮色的容颜 从花季到暮年 采撷的人们散却了 你始终 ...

  • 现在是正月份,老话说:正月打雷土谷堆,二月打雷麦谷堆?

    今天是正月十四的日子,再有一天的时间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当然我们过万元宵节之后,那么也就意味着年味越来越远了,然而从正月初一大年开始直到今天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的自然天气现象,那就是在正月期间天空 ...

  • 【美文选粹】史光荣 丨半扇碾盘

    作者简介 史光荣:1965年3月生于山西垣曲,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现供职于垣曲县经信局.在省市报刊杂志及微信平台上发表有多篇论文.诗歌及小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文学 半扇碾盘 作者:史光荣  ...

  • “暮烟四合锁乡愁”——优秀出对句欣赏4【中联有奖对句】撷录

    中联有奖对句撷录 优秀出对句欣赏4 中联有奖对句自2019年开设已一年有余,其中不乏优秀出对句,现分集撷录部份佳作,以飨读者,同时,借此机会感谢各期嘉宾评委的辛勤付出! 今天推荐出第四辑,点评同时附上 ...

  • 散文||儿子的乡愁

    儿子的乡愁 每逢假期,我都会领着孩子回老家,老家离得不远,自驾也就三个小时的车程.打算回老家的前几天,孩子就开始迫不及待了,小脑瓜里开始搜索给爷爷奶奶弟弟们的礼物,他定义中的礼物是实用性的,有次直接拿 ...

  • [三八特刊]梅秀英的散文《别样乡愁》

    别样乡愁 从当年考学进城,算起来离开故乡已有35年了,三山湖畔,这个生我养我的偏僻水乡,曾经,随着学子离开的脚印越来越多,故乡越来越冷清,我们这些背负着故乡养育之恩的游子们的乡愁也越来越浓.然而,谁曾 ...

  • 散文伴我忆乡愁

    散文:散文伴我忆乡愁 文:张宗龙 我其实不会写散文,上学时只会写作文,现在只会写公文. 不经意间,我已写了几十篇乡土乡情散文.头条上能看到我的文章,公众号能见到我的名字,我有点小自豪,也有点小兴奋,还 ...

  • 散文天地|乡愁(外二首)作者:天山雪松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 ...

  • 散文:端午乡愁

    端午乡愁 午后醒来,窗外相比往常更加热闹一些的时候,我知道又一个端午佳节快到了. 不远处的游乐场传来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声,摩天轮高高耸立着,热恋的情侣拿着冰淇淋相拥走过,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粽子的独特芳香, ...

  • 平台作者:毕剑锋[散文]醉梦话乡愁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醉梦话乡愁 文//毕剑锋 此刻独在他乡为异客,一个人,一个杯子,自 ...

  • 【山东济宁】散文 | 难舍红薯情 |刘效全

    难 舍红薯情 文/刘效全 说真的,我对红薯,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小时候,生活条件很不富裕,爸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更是比别的家庭寒酸了些.我的童年的记忆里,几乎一大半都被红薯占据着. 洙赵新河两岸 ...

  • 锁人锁心锁乡愁

    文丨林少波 图丨揭钢 你一定知道王安石的<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江西临川人王安石是金溪女婿,他的<伤仲永>里描述的那个神童就是金溪人. 4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