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辨证论治》内容简介1
《走进辨证论治》内容简介1
根据中医临床的基本程序,在以生命为客观的“观其脉证”的基础上,先论述辨症求机思维的逻辑内容,再阐述以证候病机为目标的论治规范及其具体决策思维。
全书共十四章
第一章主要论述疾病的客观基础“应”的生命观
第二章区别症状和证候的概念和从症状到证候的逻辑思维的循证依据和求证规范
第三章论述症状与病机的关系
第四章和第五章对病机本质及其时空关联性进行探讨
第六章至第九章论述辨症求机的具体内容
第十章至第十四章论述了临床论治的基本规范、原则要求,和药量决策的依据,以及疗效标准和考察疗效的时间可靠性。
后面再分别做一简单介绍。
用临床实例为切入点,阐明中医的已病和未病的区别,不在形态学的异常,而在反应性调节失常,导致生命时空顺应性和社会适应性降低,外不“和”于自然社会,内不“和”于五藏阴阳。“应”是生命的人和实验室的标本的根本区别,包含了感应性、反应和反应性调节,体现在时空的顺应性和社会的适应性,具体在生命之“和”。
人只有顺应自然、适应社会才能保证健康,《上古天真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对生命德行的高度概括,《四气调神论》的“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是对人类违背自然规律的警告。临床疾病是生命“与道相失”的结果,是一定时空、具体生命异常的状态,通过疾病现象反应出来。疾病现象是生命存在的异常,没有生命就没有疾病,也就没有疾病现象,疾病现象本身就内涵了与病人密切相关的时间、空间和体质特点,不仅是病人自身感应的,而且是医生感知的,提高医生的生命感应性,和病人进行实实在在的生命交流,就能够“望而知之”、“闻而知之”、“切而知之”和“问而知之”。这是辨证论治讲究三因制宜的客观原因。
辨证论治的客观对象,是时空联系的具体生命,以就诊病人的“应”的实际状况为客观,把疾病分为两大范畴,疾病现象的症状,是感知性的;疾病本质的证候,是思维性的。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伤寒论》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经典理论,对证候的本质内涵、症状和证候的区别、从症状到证候病机的逻辑规范等多年来学术界含混不清的问题,进行了中医学的说明,并对症状的病机联系进行了探讨。(以上是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大致内容,重点在“应”的生命观)
“气”是生命与时空交流联系的中介,又是五藏联系的动力,生命的感应性、反应性调节在于“气”,病机的生命时空基础也在于“气”,“气和”则安,“气”不和则病。方方面面的“气”都可能与疾病有关,凡研究天、地、社会和人四位一体交流联系之“气”及其对机体影响的理论,都可以看成是病机的理论,按照理论和临床论治决策的远近关系,可以分为四大层次:基础理论、基本病机、病病机、证候病机。包含了当前疾病关键的证候病机,才是临床治疗的目标,因此,张景岳认为:“机者,要也,病变所由出也。”病机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包含了四大理论层次,狭义仅仅指证候病机而言,但它们具有同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景岳认为,病机是临床医生的入门之道,是规范思维的逻辑基础,入门错误,丧失逻辑规范,终生很难超脱。生命无法和存在时空相孤立,不可能超然于日月之下,悬空于地球之上,《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明确规定疾病本质的分析,必须建立在就诊病人的时空和个体生命因素的客观基础上,并通过病机十九条,规范了中医从症状到病机的逻辑思维,确立了中医把握病机的思维活动,不仅仅在“谨守病机”,遵循中医的病机理论,更在于“各司其属”,实事求是地求证临床症状内涵的具体病机性质。
循证、求证分析临床疾病的病机性质,根据“谨候气宜”的基本原则,中医要求医生的辨证论治,必须把握自己所在地域的气候、风俗、生活特点,把握自然寒暑变化的自然规律,分析当下社会人文状况对生命疾病的影响,了解病人的体质禀赋、情感经历和生活状况,即把就诊病人能够感应到的时空、社会、情感和文化、生活条件,都纳入辨症求机的逻辑思维。
辨证论治具有与时俱进的先进性,体现在证候病机性质的判断,必须与当时、当地的这个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反对按照理论刻舟求剑,因此,分析生命感应到的外部环境有什么不同以往的实际情况,就成为辨证论治必须考虑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的临床,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气宜”状况呢?就是工业化社会的物质发展对生命感应性的影响,环境污染、经济竞争、生活压力,即不利的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反应性调节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