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湖广|古田县食用菌小史

古田县食用菌小史

作者:丁湖广

  古田县是我国新兴的“银耳之乡”,银耳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居世界首位;近年来又以袋装野外大田栽培香菇新技术,而驰名四海九州。1986年4月下旬和1987年3月中旬,两次举行食用菌技术市场和食用菌交易会,这两次有20多个省,上千人参加的会议,均在古田召开。因此这里逐渐形成了我国食用菌生产基地、专业市场和科技情报与交流的中心。

  古田县人民认识食用菌的历史不长,起源何时,尚在查证。但据民间流传,早在明朝时,山区农民就发现和采食过野生食用菌,并有小量作鲜品上市。民国二十九年(1940)黄澄渊编撰的《古田县志》“物产”中载:“菌,俗称菰,生松下者最佳,无毒,名曰松菰;其余杂树及竹上所生多有毒,又有长脚者俗名行菰,大如盘者,味最美名鸡肉菰,红色者名红菰。凡煮菰宜切姜及投饭粒试之,饭黑者有毒,不可食。”这段记载,把当地野生食用菌的生长场地、形态色泽、食用和鉴别毒菰等方法都作了描述。利用香菇作为饮食烹饪和治疗疾病,在古田也已历史悠久。十六世纪中叶,民间把香菇作为治疗破伤风的药方,效果很好。

  古田人民何时开始人工栽培食用菌?据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竟可修的《古田县志》中载:“香菇系他郡人来租山伐木造出者,有糖菰,所出不多。”由此推算,人工栽培仅有200余年的历史。而银耳、草菰、蘑菰等品种的人工栽培并无史料记载。所谓“他郡人来租山伐木造出者”则是指浙江省庆元、龙泉、景宁三县菇民,曾在古田与建瓯、南平交界的林区伐木种菇。解放后五十年代中期,古田林区人民已开始学会浙民的种菇术,进行段木栽培香菇。到六十年代中期,大桥镇苍岩村姚宜孝等人,从浙江龙泉学回段木栽培银耳。1969年9月间,三明真菌研究所用木屑瓶栽银耳成功的消息公开后,姚宜孝等人又到三明学习并引进技术。1977年开始推广,1979年下半年起,古田县城乡瓶栽银耳全面推开。1981年以后又由瓶栽改为塑料袋栽培。到1982年全县银耳产量达500吨,继此逐年成倍增长,到1986年跨过4000吨,四年前后对比增长7倍。而栽培香菇则是根据银耳生产社会化之后,又出现的一个突破。1980年省外贸公司派员深入古田农村,发动搞木屑袋栽香菇试点。到1982年全县只有200户菇农利用院庭室内种植10万袋。到1983年发展到30万袋。以后大甲乡菇民,把室内袋栽香菇搬到冬闲田上进行大面积田野袋栽生产,获得速生高产,迅速推广。1985年全县种植600万袋,到1986年秋季,一跃跨上4000万袋,比1983年翻120倍,1986至1987年周期产量达2835吨,等于1985年全国香菇总产量的50%,居全国之冠,这是我省在改革、开放中的一件可喜的成绩。

  在古田食用菌生产发展的道路上,三明真菌研究所给予巨大的帮助。除了瓶栽银耳科研成果在古田的推广外,又把银耳菌丝的分离技术献给了古田菇民。1984年3月,古田银耳技术协会成立,三明的副研究员黄年来被聘为该会的技术顾问。1985年8月中旬和1986年4月,黄年来同志多次来古田农村考察,帮助菇民解决香菇新栽法中的技术难题,并举办1000多人参加的学术报告会。福建省农科院助理研究员洪健象,省农技推广鉴定站夏顾年等,都帮助古田食用菌的厂化生产完善了工艺,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古田食用菌技术的不断突破。

  古田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全县的一个“拳头产业,全县从事食用菌产购销活动的有2.5万户,占总户数的三分之一;食用菌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也达三分之一;食用菌的单项税收金额也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目前全县食用菌生产仍处于不断发展的好形势。因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要消耗大量的木材,虽然已从段木栽培改进为木屑栽培,但耗材仍然很大。如何使林业生产同食用菌的生产发展保持合理的比例,如何使食用菌栽培技术和采用原料上更进一步探讨和革新,都还有待努力。总之古田食用菌生产,将会在改革的形势下,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为发展我省经济做出优异的贡献。

来源:《福建史志1987)(责任编辑:中国历史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