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与书法管窥
邱丕相/文
武术与书法,都属华夏的传统民族文化,均以其独具的光彩闪耀于世人面前。然一文一武,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不然,两者有不少息息相通处,尤其在技法上和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通过类比,可以触类旁通,迁想而妙得。
技理丰富的中国书法包孕了精深的传统美学思想,与中国武术在技理上有不少相通之处,对两者的比较和通连,不啻为武术智能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迁想而妙得,触类可以旁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法和武术虽一文一武,只要我们辩证地而不是机械地去进行比较,开拓对武术运动员的智能训练,将是十分有益的。两者可以类比和迁想的基本点有二:
一是同形同构。中国汉文字,虽历尽沧桑,其基本形态是以象形为本根,完全不同于用字母组成的西方文字;而武术中的许多拳种、拳法都具有一定的象形特点,动作名称就更为普遍。就汉字的结构上来说,由笔画组织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缺一不可的方形整体,甚至有的书法家认为与人体具有同构的特点。汉朝书法家蔡邕在《笔论》中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矣。”而武术正是以攻防为基本内容,显现了人体自身各种运动形态,讲究“动圆定方”,应该说在构架上大有通连之处。
二是会意传神。文字原本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它的基本功能是实用,而书法则是一种艺术升华,除了表达思想的功用之外,更具备了美学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中国武术源于人类的攻防格斗技能,具有防卫实用价值。当它发展为套路,已不再是单纯地表现一些攻防的技巧,它的贯通的气势,飞扬的神采,生动的韵律,也在创造一种气势不断的战斗意境,具有了美学的价值,正如著名武术家蔡龙云先生提出的:“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战斗的场合里,才能完美地表现套路运动”。
以此为基础,我们才能展开武术与书法两者之间的类比和联想,启示我们对武术技法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提高套路演练的艺术修养。
1.象形说
“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中国的汉字起源于象形字,几经演化,仍有不灭痕迹。这是造成中国独具的书法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蔡邕在《笔论》中道:“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长弓硬矢……纵横有可象者,方可谓之书矣。”武术源于攻战搏杀,以技击为原则,在动作变幻和形态上常象形取意,不仅象形拳的动作象形于某种动物或人物,即其他诸多拳种也莫不如是。如少林拳中有“古树盘根”、“鹞子钻天”,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玉女穿梭”,形意拳中有“青龙出洞”、“狸猫上树”,八封掌中有“蝴蝶穿花”、“遮云蔽日”等等,大都不仅取其名,其动作形象也包孕其中,所采冶极其广泛,或像人物,或像动物,或似山川草木,或若云月星辰。武术动作的象形性与书法中的象形性,常会相互启发,融会贯通,不谋而合。苏焕看了零陵僧的书法,却又联想到裴旻将军的剑法“忽如裴旻舞双剑,七星错落缠蛟龙”,可谓妙哉!
2.骨筋说
武术与书法均要求有力度,通劲而豁达,或刚中含柔,或柔中蕴刚。人们常形容好的书法讲究劲健有力为“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具体说来,书法讲究骨、筋、血、肉。“点画劲健者,谓之有骨”,要求“骨体坚定而不弱”。武术亦然,十分注重“骨法”。有人将四肢与躯干并称为“五骨”,即要求“五体”的五根线条要有骨力,骨梗强壮,紧劲峻整,方法上常表现为撑、拔、张、展、勾、扣、翘、绷等。华拳谱中说:“形而无骨,有其形而无质”,使人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书观:“无骨则无势”。字如此,武术的每一架式也如此。“点画灵活者谓之有筋”,筋之融结在扭转,“筋贵灵活”,为书法中的“含忍之力”。武术中在“八法”里言及“力要顺达”,要求运动中的劲力要活顺自然,不能使僵拙之力。这恐怕与书法中笔的运转灵活而有力,也略有相通会意之处,有筋有骨,才会“刚如坚石,媚若银钩”。晋代卫夫人说得好:“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太极拳中将五体称为“五弓”,谓之“一备身五弓,触之则旋转灵活,能蓄能发”,确有一种内在的“含忍之力”,太极拳被誉为“绵里藏针”。无独有偶,书法家们用中锋写字,藏骨抱筋,背光一照,正中是一道黑线,竟也有“绵中裹铁”之妙。
3.均衡说
武术与书法中常常有一个对应平衡原则。书法中对结构间架要求十分规矩,即平正整齐,轻重平衡,左右匀称,上下平稳。否则体势不工,规矩有亏,难云书法矣。犹同在说一个拳势四肢不协调,难免失势的道理一样。
武术中讲究身正步稳,式正招圆,即要求每个架式动作都要准确、协调、齐正。拳理中说,“五体正,乃可谓之形备”,如一个“提膝亮掌”动作,不仅要保持直立平稳,而且上肢一架一勾也要前后呼应,上下平稳。华拳技法中强调“自中衡平均施,敛束相抱,左顾右盼,八面供心”。形意拳中的一个“三体式”,三尖对照,不偏不倚,动作尤为严谨沉稳。歌诀中道:“前俯后仰,其式不劲,左侧右倚,皆身是病”,若然要求似一个工整严谨的书法字形。南拳则更讲究“步稳身守、子午端正”,太极拳则要求“尾闾中正”、“虚领顶劲”的端正安舒姿势。拳法中曰:“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气势团聚,对称协调”,“上下左右,相吸相系”,从百会至会阴穴上下一直线垂地,不仅使人想到书法中称之为“撑柱”、“悬针”、“重心”等笔势。
从学习顺序来说,书法须先求工正,尔后险绝,又归复平正,使之“看似歪斜,实则能立”,呈险绝奇姿,生动美观。武术也有类似要求,李连杰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在架式工端的基本动作上,增多了身法上的变化,求得协调统一。这同书法的每一势,要求“险不至崩,危不至失”是多么相似!
4.阴阳说
我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即对比说)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影响到武术和书法,表现为既相照应,又相对比衬托的对立统一规律。
武术套路在攻防变化中,充满了动与静、虚与实、刚与柔、快与慢、伸与缩、张与弛、抑与扬、顿与挫、轻与重、起与伏、内与外、上与下、正与偏等的相互对应变化,相辅相成,使阴阳二气相协调。长拳技法的“一卜二型”中,“重如铁”、“轻如叶”、“快如风”、“缓如鹰”,动静起伏,若脱兔,苦处女,若燕子抄水,若风卷上九重,令人为之眉飞色舞。太极拳中虚实变化运转自如,通臂拳中吞吐灵活,翻子拳里上下翻飞,南拳中刚里见柔,绵拳中绵里间刚……这简直可化为各呈风采的壮美诗篇。
书法技巧中阴阳对应的因素,讲究“彼此顾盼”、“潜相瞩视”、“相管领”、“相朝揖”。其中轻与重、刚与柔、藏与露、虚与实、正与偏、长与短、抑与扬等颇与武术套路技法有相通之趣。如果我们有心,在那笔走龙蛇的书法中,从字形的开合蹙展,运笔的轻重疾徐,笔势的刚柔曲直,墨色的浓淡枯润,结构的疏密偃仰,虚实相生,章法布白的起伏连顿,不是可以联想到武林健儿在比赛场上的生动武姿吗?
5.神韵说
《文心雕龙》中说:“神用象通,情度所孕”。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十分重视对神采气韵的意境追求。“神乃形之君”,“书之妙道,神采为上”(《笔意赞》)。武术套路的演练中也十分讲究“精气神”功力的表现,著名武术家蔡龙云教授、张文广教授、何福生先生所演练的五路华拳、四路查拳、形意拳都达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之境界;著名武术运动员徐学义、李福妹、陈道云等的自选套路也都淋漓尽致,别具风格。
书法中认为“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练武术也是如此,必须形神兼备,心力坚强,充满战斗意识和神采,“眼随手动”,“目随势注”,做到志勇而神传。太极拳虽轻柔绵绵,却要求“外示安逸,内宜鼓荡”。
书法的整篇中讲究章法,字的连顿中要求气脉贯通,隔行不断,一气呵成,可谓“韵者,隐迹立形,备遗不俗”(《笔记法》)。武术套路的整套由起势到收势,动静变化之间,也要求形断意连、势断气连、气势贯通、完整如一。
就方法而言,“字者,心画也”,写前要凝神静思,写时则“神居胸臆,志气统其关键”,做到意在笔先,胸中有书。武术中的动作也十分注重意识,做到心动形随,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太极拳尤其要求以意导动、意到劲到、内外合一。
“阴阳二气而生万物,万物皆禀天地之气以生”,气论是中国传统哲学、养生学的基本观念,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思想,“气”被视为鼓动万物的原动力和生命节奏,书法中追求的内在气质,武术中追求的内外合一、会意传神,无不表现了民族文化心态的一种理想追求。这种抽象意识,在武术智能训练中恰恰需要运动员自身的悟性(对武术技理的领悟)和借鉴于书画等传统艺术。
长期以来书法在理论上总结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和经典。有人说中国书法是民族精神最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中国艺术的基本因素,可以说极富有民族文化的代表性。中国武术在长期实践中技艺精深广博,在技法理论上虽有总结,但相对于实践却显得薄弱。武术工作者在总结探索武术技法理论方面,大有借鉴书法的必要,结合武术自身的运动规律,予以阐发建树,将有益于对武术理论上的开拓和武术运动员智能训练的需要。武术界对书法的研究早已有先例,远的不说,就笔者所见,已故著名武术前辈王子平先生,生前对书法颇有研究,在他晚年时期表演的一套富于写意、潇洒超脱的青龙剑,与他酷爱泼墨抒情、笔走龙蛇不无关系;著名武术家万籁声老先生、何福生老先生、蔡龙云教授、李文彬先生的书法都是颇具神韵的。
当然,武术毕竟是武术,任何一种形式都无可替代。与书法理论的相通性,旨在启发和开拓思维,得以迁思。建议在武术训练的同时,尤其是从事武术高级训练者,应加强对武术运动员书法鉴赏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耳漏目染,提高艺术修养,将有益于武术套路演练水平的提高。“专”到一定的火候,“博”才有用,对于高水平的武术运动员,加强体能、技术、心理的训练与智力的训练密切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效应,对培养武术运动员的演练风格和意识尤为有益。
邱丕相(1943.7——),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中国武术九段,国家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高等院校教指委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分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协会常委。上海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多次出任全国武术锦标赛、全运会的总裁判长。是我国第一个武术学科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逾百篇。曾荣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奖,并首次将武术论文入选奥运会科学大会报告。主编《武术理论基础》等教材6部,参编合著20余本,并荣获过全国教材特等奖等奖项。个人专著有《中国武术文化散论》、《武术初阶》、《传统体育养生学》等10余部。技术上主要擅长华拳、长拳、太极拳、八卦掌、剑术、鞭杆、枪术等。曾赴美国、加拿大等执教讲学。创编有《清风剑术》、《八卦拂尘剑》、《大众休闲太极拳》、《马王堆导引术》等诸多套路及功法。教学科研之余雅好翰墨,长期临池不辍,洵有所成。上承秦汉,下启明清,对当代名家亦有所关注。篆隶楷行草五体均有涉猎,尤其擅长行草。其书法潇洒飘逸,用笔老辣苍劲,墨色变化丰富,结字险中求胜而又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