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徽州古村落(十一)歙南北岸村

离开大阜村的潘氏宗祠,坐上摩托🛵,中午时分到达北岸镇的另一个村——北岸村

此刻天渐渐暗了下来,并伴有淅淅沥沥小雨,虽没有妨碍我的行程,但拍照效果不佳,因为我太喜欢这里的廊桥了,为了不让廊桥因我而失去风采,特借用了一些朋友在晴天拍的照片来完善。

北岸古村落,是歙县南乡地区有名的大村落之一,因坐落在新安江支流绵溪河北岸而得名。在聚族而居的徽州,北岸为吴姓村落,北岸吴氏和昌溪吴氏、石潭吴氏合称歙南三吴。

顺着溪水往前走,只见清粼粼的绵溪河上静卧着一座呈火车车厢式的风雨廊桥。

始建于清代中叶的风雨廊桥,为三孔石平桥,长33米,宽4.7米,高6米。桥廊为砖木结构,高约5米。2013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廊桥外壁上有四个大字“西流毓秀”。西流,指绵溪河,绵溪河由东往西流过北岸村。毓:养育,秀:优秀。西流毓秀就是说绵溪河孕育下的北岸村,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发源于歙绩交界的伏源河,从里方村、溪上而出,往西流经鸿飞、洪琴,汪下干、七贤(方腊老家)后,在斯干和从白杨出来的杨源河汇合改称绵溪河。穿过北岸后在大阜折向南,一路奔流汇入新安江。

亭与桥的完美结合,从远处看,宛如亭阁,石桥下面的三个石拱倒映水中,如三轮满月。桥上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宛如一座长廊式的水上高层楼阁。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古老的桥情有独钟,特别是廊桥!去年在木渎古镇,就是奔那座廊桥而去的。这次徽州之旅又意外欣赏到两座廊桥,一座在许村,一座就是眼前这座风雨廊桥,而这座廊桥应该是造型最为别致也最为壮观的一座!它的深邃和沧桑我只能敬仰和膜拜。

依窗远视,远山近水,旖旎风光,尽收眼底。

人看风景,也是风景。

我不厌其烦的跳上跑下,就是拍不够。🤭

桥南入口门洞上方刻着“贤乡里”三字。

桥北入口门洞上方则刻有“谦庵旧址”四个字,看来廊桥曾经是一个小庵堂,长年香火旺盛、梵音缭绕。

廊里设有长松木板凳子,供村民、行脚客商歇息。

右侧门框的豆子石石柱上刻着“往府大路过桥”。

古代北岸是徽杭古官道上的交通要冲之一,廊桥又是北岸绵溪河上唯一的桥梁,过桥一里到大阜。

步入桥廊,梁柱式砖木结构的廊身均匀分做11开间,两侧墙上开着漏窗,阳光透过漏窗照进廊里,廊内也就显得敞亮起来。

西侧墙上从第二间开始开着9个不同形状的小透风窗,正中为圆月型,往两堍对称的依次为宝瓶型、叶型、葫芦型和灵动飘逸的宣纸画卷型。站在透风窗里往外看,窗外的远山近水、粉墙黛瓦就如同一幅立体山水画卷跃然在宣纸上。

团团圆圆

平平安安

落叶归根

招财进宝

最后的漏窗也是最深刻的。有人说是徽州商人对钱的图腾(刀币),也有人说是徽州文人对文化的膜拜(书形状)。但我更相信在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徽州人对教育的重视肯定要大于对财富的追求!

个人最喜欢的是这个。

北侧第二间原本应为飘动宣纸画卷型的小透风窗,设计者却别具匠心的开成大漏窗,窗棂格子做成美人靠,窗外建有挑出来的重檐。

轻轻斜靠在廊桥椅子上,眺望着窗外清清的河水、碧绿的树叶,鱼儿在水中快乐追逐,村民在岸边洗刷,手中的棒槌敲打着石板上衣物,发出有节奏的啪啪声~~看着眼前这副画卷我在想,几百年前是一群什么样的古徽州工匠人,用他们的巧手创造出这样一件美轮美奂的作品?

自廊桥建成以来,被当做靠椅板凳使用的木质窗框,长年累月被蹭出一个个高低不平凹坑。

绵溪河的对面就是吴氏宗祠。

出廊桥右转,沿着宽阔平整的石板路往前三四十步就是北岸第二处国宝:吴氏宗祠。

经朋友介绍先来到吴铁君老先生家,德高望重的吴老先生是北岸徽文化专家级人物。

老先生所住的老宅子大夫第始建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至今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大夫第的前进堂前做为吴老先生日常生活用的厅堂,后进堂前成了老先生的书房,堆满了各种书籍和资料。

堂前板壁上挂着一幅隶书对联:

闲中觅伴书为上

身外无求睡最安

此联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宰相刘罗锅题苏州耦园还砚斋联。

今天我很幸运,在北岸镇享受到了贵宾级的待遇。

大阜潘氏宗祠和北岸吴氏宗祠都为我一人而打开大门,更有吴老先生专门为我做详细讲解。

吴氏宗祠始建于晚清同治元年(1862),属于吴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祠堂为两进三开间建筑,规模宏大,是一座集徽州三雕:石雕、砖雕、木雕为一体的徽派建筑艺术宝库。

祠堂门厅称作五凤楼,屋顶飞檐远远望去像五只展翅高飞的凤凰,整个屋顶的重量通过斗拱、冬瓜梁均匀的分散在方形石柱上,斗拱和冬瓜梁间是精美的木雕附件,大门两侧八字金刚墙上方是徽派砖雕,墙脚底由刻着各种飞禽走兽的图案的石板组成。

吴氏宗祠牌匾下有五根突出来的椽头,吴老先生介绍说这叫做阀阅椽头。 古代仕宦人家为将功业张扬于门前,会在大门外树柱子题记功业。这柱子的名称就叫阀阅。司马迁《史记 高祖功臣侯着年表》里有记载:“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

“青砖黛瓦马头墙,天井回廊花格窗”是徽派建筑的特点。徽州的祠堂做为大型徽派建筑,第一进里都有一个大型的天井,享堂光线充足,没有全国其他地方的宗族祠堂里那种昏暗阴森恐怖的感觉。

享堂外侧建有青石护栏,底部没实的栏板可以起到防止天井落下的雨水溅入堂内的作用。

吴氏宗祠内最绝的就是有徽州精美石雕三宝。

石雕第一宝

六块令人拍手叫绝的青石栏板是北岸吴氏宗祠里徽州石雕第一宝。上刻着苏堤春晓、柳浪闻莺、三潭映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图,图案精美、刀功技艺娴熟。西湖十景图据说来源一个在杭州做生意的孝子。当时北岸有个吴家宗室子弟在杭州经商,因经营有方,积累了巨额资产。他身在北岸的老母一心念念不忘想去杭州西湖游玩,却因年迈体弱腿脚不利索,无法出门远行,他为了完成母亲的夙愿,于是就花巨资请人在青石板上雕刻了杭州十景图放在祠堂里,供母亲和众乡亲足不出村游览西湖。

宗祠的后进是寝堂,寝堂是供列祖列宗牌位的场所。寝堂的进深较小,天井也很狭小,寝堂地基较高,由建在两侧庑廊的石阶梯上下,寝堂石塝之下建有水池,池里植有荷花,池水兼做祠堂消防之用。

徽州石雕第二宝

寝堂石栏杆的青石板是吴氏宗祠徽州石雕第二宝---百鹿图。

一字排开的七块石板上各雕刻出数目不同的梅花鹿惟妙惟俏、栩栩如生。鹿群或倒卧或站立、或嬉戏或奔跑、或蹭痒或打斗、或饮水或吃草,或成群结队或雌雄同行,古代徽州的石雕大师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刻画的淋漓尽致。

徽州石雕第三宝

天井水池的青石栏板内侧雕刻着吴氏宗祠徽州石雕第三宝----五十三件祭器。据说当时涉嫌严重违制,为遮人耳目把五十三件祭器栏杆石板安放在外姓人不能随便进入的后进寝堂水池内侧。祭祀在古代封建社会是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因此祭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对祭祀上礼乐、祭器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祭器的规格、数量、大小、形状、花纹、工艺等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不允许有任何的改变。不同的人、不同的场合使用的什么等级祭器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错用或误用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吴老先生不愧是北岸徽文化专家级人物👍讲起北岸的人文历史、吴氏宗祠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十分感谢,万分幸运🙏

雌雄柱

至德堂当中两根木柱,东粗西细,一雌一雄,也表现出古代男尊女卑思想。

吴氏宗祠的享堂称作至德堂。

堂上按四二一三尊卑顺序挂着吴氏人文始祖泰伯、仲雍兄弟和第十九代吴王寿梦第四子、史称“至德第三人”的季扎,以及左台吴氏开山始祖、歙州/徽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唐代长安年间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的画像。

抬头仰望,堂口正中的梁上悬挂着南宋绍兴八年三月一日,高宗赵构题写的唐左台吴氏吴少微像赞牌匾:

“文以振三变之衰,德以立千载之祀,伟誉当时称吴富体,瞻彼仪容乃真御史,李唐以来如微有几。”

左右两侧梁下悬挂亚魁、文元牌匾各一。

吴氏宗祠里不仅有徽州精美石雕三宝,还有非常精美的木雕和砖雕。

祠堂里几间放物品的小厢房,四开的落地式长花窗窗门,上半部分镂空雕,下半部分用平雕的雕刻手法刻出蔓草、花瓶、山水等各种精美绝伦的图案。

寝堂下首靠近石阶梯的墙壁上镶嵌有精美的砖雕神龛,据吴老先生介绍说这是姑娘庙,用来祭祀那些尚未出嫁的吴氏姑娘,神龛下是砖砌的半圆柱体焚纸炉。

吴氏宗祠内的木雕圆润而饱满、砖雕细腻而大气、石雕闻名中外,特别是53件礼器更是家族祭祀文化的瑰宝。吴氏宗祠通过自身的建筑形式和徽派三雕精品的奉献,对徽州的家族祭祀文化、宗族文化、雕刻艺术、绘画艺术及渊远历史做了无声的描述,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的具体体现。

出了祠堂,拜别吴老先生,顺道又去了另一个古村落——洪琴。

洪琴村,是一座四周青山环绕的典型徽州古村落,背靠来龙山,前依伏源河,杭瑞高速从东往西紧贴村后笔直而过。

洪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东汉末。在集族而居的徽州,洪琴最早是洪姓人家居住的村落,整个村落依着伏源河北岸而建,犹如鲸形,故称洪鲸。河水下坝,鸣声如琴,后改名洪琴,别称琴川。

村中老宅临巷子的屋角用石料砌成圆形,这就是传说中徽派建筑的转弯抹角。村庄人口密集,房屋鳞次栉比,村中好多巷弄比较狭窄,为了让车辆和人畜安全通行,在建造房屋时会将临街的屋角缩进或建成圆形,这也就体现出徽州人和谐、宽容、大度的儒家思想,这和桐城的六尺巷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徽州这几天,我发现各个村落之间高出民居的、最雄伟宏丽的建筑当推宗祠。它们无论从建筑设计、工艺美术、雕刻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古代徽州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认为北岸的古徽州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品味极高,拥有潘氏宗祠、吴氏宗祠、风雨廊桥等三处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大批保存完好的徽派古民居。只是在西递、宏村、黄山等的掩映下被人们忽视罢了。

2020.10.19

旅行已经进入第八天,每天都穿行在徽州大地的群山之中,走了一个又一个古村落,告别北岸镇,等车回歙县,下一站去婺源,婺源如今归了江西省,但它属于古徽州六府一县之一的一县,为了这次古徽州之旅的圆满,无论如何我也要去,那怕跨省我也要把它“拉”回来!😄🤭

谢谢收看

(0)

相关推荐

  • 洪水后的歙县,我们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以前看过一部轰动北美的电影<廊桥遗梦>,那时懵懵懂懂,不知电影诉说的沉重.只是觉得电影里的廊桥过于笨拙,并不美丽.而我身边的廊桥,轻盈跳脱,才是我在徽州最喜爱的古建筑. 前几日的洪灾,位于 ...

  • 庆元生态游

    游记 庆元生态游 文.图/墨吟 题 记 庆元是全国生态第一县:庆元是华东最大的天然氧吧:庆元是廊桥之都:庆元是香菇王国:庆元是我朋友红枫的家乡,他说:"我的家乡山好,水好,人更好." ...

  • 各地吴氏宗祠合集(三)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巍山镇仙庄自然村吴氏宗祠

  • 各地吴氏宗祠合集(一)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县前仓镇厚吴村吴氏宗祠

  • 北岸廊桥

    北岸廊桥 北岸廊桥又名风雨廊桥.徽州歙县北岸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大概是徽州廊桥中造型最为别致也最为壮观的一座,建于清代中叶时期.北岸廊桥是黄山百佳摄影点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各地吴氏宗祠合集(二)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柳城镇乌漱村吴氏宗祠

  • 石潭家乡老街:三百年的通关古道

    □ 记者 程向阳 汪悦 吴玉莲 樊成柱 文/摄 说起石潭,油菜花.向日葵以及云海等景观俨然是高山上打鼓,声名远扬.殊不知,石潭是一个有着九百余年历史的文化古村.而这里的村民绝大多数为吴姓-- A 一街 ...

  • 各地吴氏宗祠合集(四)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南市街道高潮行政村高城自然村吴氏宗祠

  • 寻访徽州古村落(十)歙南北岸镇大阜村

    2020.10.18 昨晚住在阳产村山顶,早起观云海,村里转了转,在老郑家吃过红苕稀饭后,背起行囊出村下山. 今天准备去的地方是歙南古村落:北岸镇的大阜村和北岸村. 阳产村给我留下的印象除了别样的风景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一)屯溪老街

    徽州,一个你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个已经消失了的名字,一个你乘飞机火车来,却没有徽州站的地方. 黄山立市,徽州成古. 鼎鼎徽州,世上如今已无你. 历时14天的徽州寻访古村落之旅结束了,固执的将一个又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二)西递古村

    2020.10.13 在考拉吃过早饭,门口有公交到黄山汽车站,下来没耽搁,顺利坐上去宏村的班车,期间路过西递村,这是我此次行程的第二站.(2011年去过宏村) 一入西递村,明经湖面波光粼粼,不远处就是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三)千年古村屏山、潜口

    旅行的目的.方式.感受因人而异,各不相同:旅行也并非一个享受的过程,有苦有甜.有惊喜也会有平淡,这些都会化作我们人生难得的体验. 如果说在西递村的游玩是轻松愉悦的,那么屏山和潜口留给我的印象就只有平淡 ...

  • 寻访徽州古村落(四)呈坎八卦村

    呈坎,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朱熹赞誉道: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呈坎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管辖.皖南古村落是以徽文化和徽商造就的,具有典型的地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五)开心许村行

    许村,地处古徽州府歙县北乡,是箬岭古道的起点,箬岭古道也叫徽旌古道,是歙县通往北面宣州(宁国府)旌德县的交通要道.最早源于东汉,宋时改名"许村",历史上先后出了进士48人,近代 ...

  • 寻访徽州古村落(六)东南邹鲁——歙县(上)

    歙县,是古徽州六县之一,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古徽州一府六县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文化.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 徽州,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有着悠久的历史.1988年4月,随着黄山市的成立,歙县成了黄山市辖县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七)东南邹鲁——歙县(下)

    歙县县城作为古徽州的府治.徽商发源地,县城内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太平桥.太白楼.新安碑园.紫阳桥.渔梁坝等等-- 2020.10.16 今天时间充裕,一整天都在歙县城里,计划用脚步来丈量这个曾经繁华的地 ...

  • 寻访徽州古村落(八)畅游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是徽州连接江浙的水上黄金通道,全长约百里,两岸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沿途景点很多,我乘坐的游船中途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