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周六 |《拖拉一点也无妨》:跟斯坦福萌教授学高效拖延术

今日豆瓣评分7.4分,3841人评价

简介:其实,大部分拖延者都不是一事无成的窝囊废,在逃避那些“本该做的事情”的同时,拖延者们还是卓有成效地完成了不少其他事情。在这本充满哲思的小书中,作者慷慨地分享了他多年来得出的一套战“拖”心法。比如,拖延者可以利用自己的畏难心理,调整待办事项清单,办成不少不那么重要但也挺重要的事情,例如:学外语;翻修厨房;然后你就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做完了最后一项:遛狗。拖拖拉拉不是罪。

关于作者

佩里先生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荣誉客座教授、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已出版、发表了100余部哲学作品的他为当代哲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以至于这些“满是真知灼见的文章”(佩里自语)被其他作者收集整理,出版成册。除了写作,授课,有事没事拖一拖,在博客上开心地售卖“结构化拖延”的T恤之外,佩里还用他迷人的嗓音主持着一档颇受欢迎的广播节目——《哲学清谈》。

原文摘录
1.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

2.它不在于你真的做了什么完美(或是接近完美)的事,而是要借用手边的任务来满足自己的白日梦,让你幻想自己把事做得十足完美——或至少是极为出色。

3.“改善”是源自日本的一种哲学思想,指的是通过小小的、可执行的步骤,日积月累,取得持续不断的改进。

4.无论面前的任务是大还是小,是罕见的难题还是日日重复的劳役,把它拆分成没那么困难的小块。

5.对于拖延者来说,电脑也是个祸害,因为人们太容易把时间浪费在毫无价值,又与手边任务毫不相干的事情上了。

悦读者荐

关于拖延症的书有很多种,其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让你治疗的,譬如《拖延心理学》,另一种便是让你放弃治疗的,譬如这本《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书很短,也花了很长时间来写,因为作者是拖延症患者,以实力告知大家拖拉一点也无妨:后天能做的事儿,就别赶着明天做了。

1.人是理性的动物吗?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显然,我们有思考、推理、深思熟虑,并依据思考的结果来行动的能力。比起绝大多数动物,咱们这种能力的范围貌似更广泛些。但我们是否夸大了其间的区别呢?

罗伯特·海因莱因认为: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会为自己找合理借口的动物。

奥斯卡·王尔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但在需要听从理性的命令时,却常常大发脾气。

伯特兰·罗素认为:有人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我这一辈子都在寻找能证明此言非虚的证据。

不管我们是什么,我们绝不仅仅是有理性的决策机器。基本上,我们是欲望、信念、冲动和心血来潮的集合体。每时每刻,各种欲望都在抢夺控制权,想要指挥我们的身体和思考过程。

勤勤恳恳的我希望起床;贪恋被窝的我渴望翻个身,按下闹钟,再睡几分钟(或者几个小时)。

理性的我想只看一眼手机里客户发过来的最新信息;可好奇的我总忍不住点开其他的小红点,耗费掉不少意料之外的时间,并成功避开了重要工作。

理性的我想要健康,想要匀称的体态,可还有一个我想吃包薯片,喝杯奶茶。

理性是绝好的天赋,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它充其量只是内心各种欲望的外包装,也有可能它不过是另一种欲望而已,相对弱小,要与其他欲望竞争。

最重要的是,要享受人生。

2.停了的钟表比慢五分钟的钟表更准确?

有个老段子是这样说的:

停了的钟表比慢五分钟的钟表更准确,因为停了的钟表每天肯定有两次是准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这个停了的钟表什么都没告诉你,所以你没法说它是准还是不准。

你看表的时候,指针的位置本该告诉你现在是几点几分,而唯有指针变化的时候它才能做到这一点。

如果指针压根不动,那就如同那本无人看管的日历一样,没人在每天午夜时分给日期做上标记。

3.什么是结构性拖延?

很多做事爱拖延的人心里(或桌子上)都有一张清单,把该做的事情按重要程度排序,列得一清二楚。但人们往往会把清单最顶上、最重要的事情拖着不做,转而去做底下更容易干的事儿。这种拖延方式就叫做结构化拖延。结构化,指的就是有条理,有顺序。

作者对此的解释是,“为了不做某些事,反而做成了不少别的事。”如果觉得这个说法还有点费劲,那么换个更直白的:“为何拖延者们愿意这样做呢?因为做了这些,就可以不去做那些更重要的事情……拖延人士完全可以积极有效地处理一些有难度、时效性强的重要任务,只要他们可以借此逃避更重要的事。”

所以,结构化拖友们并非整天抄着手啥都不干,而是很高产呢。如果进一步利用这个结构化拖延法,我们还有望变成高效能人士。作者支了高招:反正清单上第一项是不做的,干脆就选个最合适的事儿放在那坐镇,于是乎,结构化拖友们就可以开心又飞速地做后头的事情了。

选择标准是什么?请看:

“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期限(但实际上并没有);

第二,它看似重要得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幸运的是,这种事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大学里的绝大多数工作都能归入此类,而且我敢肯定,大多数其他大型机构里的情形也是一样。”

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用结构化拖延不是意味着什么都不做,反倒意味着尽管你做事有点拖,但你在想方设法多做事。如果你的情况正是这样的话,那么比起千方百计地改掉拖延的毛病,你还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事上,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对于今天唯一的一个假期,要有假期的样子,周六随心日快乐!

悦读者:爰中

编辑:流火
审校:秋恣辽
学会“接受”自己的做事习惯,并聪明地利用它(同类书目推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