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凉山:路过礼州古镇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在西昌参加完“美丽西昌行--四川七洲市区县摄影交流大会”后,武胜去的代表就兵分两路,一路人马跑到泸沽湖去了,我们几个就打算边走边看回家转。从西昌出来不久,就看见路边有一个牌牌写的礼州古镇,我们几个对古镇都有点兴趣,就决定去看看。
说实在话,我过去对礼州一点也不熟悉,就利用下高速公路这点时间抓紧在手机上搜索了一下礼州的资料。原来呀,这礼州的历史还挺悠久呢:古代曾有七朝在这里设县郡,五代置州所,有"蜀军安营驻戌,太平军筑台吊鼓,工农红军打富济贫"等光辉史迹,为南丝绸之路牦牛古道驿站。镇境内有三处古城和新石器遗址,曾出土文物千余件。是西昌的北大门和各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镇。1995年1月14日,经省政府批准,礼州镇被列为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礼州古镇作为去西昌路上的顺路景点,还是可以去转转。整个古镇还是保持了较多原生态的建筑和人文,有一股浓郁的彝族风味。当然,对老街老巷不感兴趣的就不用专程去了。
一进古镇,停好车,步行不远,就能看到这个修缮一新的,很有特色的门楼。上书“为人民服务”,是西昌礼州镇的社区委员会所在地,两旁挂的牌匾书有汉字和彝文两种文字。
如今的礼州镇地域内有三处古城,两处位于镇东郊大约一公里处的陈远村和田坝村东山角下,另一处就是现在的礼州场镇。现存的礼州古镇,建于明代,从建筑特点完全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文化风貌和影响。登高俯瞰,古城池占地约1平方公里,初建系沙土夯筑,清乾隆时期重以砖石修葺。城池方正,墙高6至7米,墙厚8至12米,有城垛子600余个随城墙排列整齐。
尽管规模小了一些,但礼州仍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四四方方的小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东为迎晖门、南为启文门、西为宝城门、北为迎恩门,四门对峙,十字开街道贯穿城中,古城内外有七街八巷,巷陌相互连接。最妙的是小城东部列着一条千米街,恰似左右两翅,活脱脱把一个小城,装点成了一顶“乌纱帽”,小城南北的两条护城河,恰似分坠“帽子”两侧的飘带;南北街衔接处的一座钟鼓楼,恰似一绺插在帽后的红缨,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貌。
格局还在,簇新的建筑随经济的增长不断覆盖着历史的痕迹,特别是在古城的外围,居民的楼宇霸气地生长,外墙要么涂料要么瓷砖,与古城的气质和色彩都不般配,让人一下就看出新与旧的反差。当然,这似乎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礼州,先后在这里住了6天,是中央红军在西昌境内停留时间最长的乡镇。红军在礼州镇打富济贫、宣传教育群众,深受礼州各界群众的拥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殝等都曾在礼州战斗、生活过。在著名的礼州会议上,中央红军正式提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长征"一词,并确定了北上陕北的长征路线。礼州是长征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名镇,不过当年中共中央开会那个地方距离场镇还有5公里呢,所以我们就没有去看了。
今日礼州,很多老房子上钉着标识牌,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有关红军的故事。
在礼州到处可见当地彝族百姓身着日常彝族服饰,充满了浓郁的彝族风情。
这天应该是个逢场天,在礼州赶场和我们那里看起也差不多
镇上的理发店挺多呢
礼州古镇多为清代建筑,砖木或土木结构。明亮的天井,高大的风火墙,弯曲的美人靠,精巧的吊脚楼象征着不同祖籍工匠的建筑文化特色。走进礼州民居小院,但见小青瓦覆盖的屋面,穿斗式的梁枋,镂空雕花的门窗,显得是那么的古朴。
镇上还有一个西禅寺,是一组具有明代风格的建筑,山门、天王殿、观音殿、佛祖殿、地藏王殿、藏经楼等建筑就境而建、错落有致。红军长征在礼州时周恩来同志就此下榻办公。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进去参观游览,就此离开了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