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是一篇关于白酒却没有主题的文章

之前写了一篇闲聊的文章:这是一篇关于白酒却没有主题的文章,这一篇依然还是闲聊。
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起标题,就在标题加了个“又”字,当我下次不知道怎么取标题时,可能会再改一个字:这“还”“叒”“叕”是一篇关于白酒却没有主题的文章。
照这么算,我起码还能再写几篇。
这几天不停有酒友催更,他们连文章题目都帮我取好了,诸如《知酒僧双十一的絮絮叨叨》、《双十一减量不减价吐槽大会》《白酒+电商,他们都是大SB》……
在互联网行业,用户需求是产品迭代的动力与源泉。可惜我年老体衰且懒惰,文章更新的频率远远跟不上年轻人所期待的那般一夜多次郎。
虽然许多行业都把满足用户、客户需求为己任这样的话挂在嘴上,可当他们实现原始积累后,就会掉头来强奸用户需求,并且信誓旦旦告诉你:我们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客官您多花钱多担待。白酒行业尤为明显,最绝的是他们甚至连装都不愿装一下。
当你有一天酒喝多了像我这么感慨时,我猜你也会忍不住唱一首多么痛的《领悟》。
因为我真的唱过。

一年一度的电商大戏落下帷幕,在《双11购酒指南:佛系撸酒莫强求!》我也预测了一波:有个不太好的消息,据我所知今年不少酒厂对电商价格盯得比较紧,特别是那些年度任务完成了差不多的名酒,电商放漏可能会比往年少。
没想到我这个乌鸦嘴一语成谶。仅就我个人观察到的感受而言,今年双十一白酒捡漏机会大不如前,不说和去年相比,哪怕是和今年的618相比都要黯然失色。价格不行,量也不行。
大牌名酒漏价、好价踪影难觅,偶尔出现的好价高铁也是一闪而过,睡梦中连呼啸声都听不见,当你回过神来想下单了总会告诉你“当前地区无货”。价格较低的口粮酒倒是开了几趟车,高端硬货很罕见。
都说窥一斑而见全豹,双十一都没能赶上高品质的低价车,年前怕是很难再有好机会了。许多人如此热衷双十一,并非出于刚需,纯属是享受撸漏带来的快乐,可惜白酒太吝啬,未能如愿。
今年白酒价格之所以这么硬,原因细究起来很复杂,大量热钱进来推波助澜是主因,但与所有行业一样,一旦大量热钱涌入,吸引不明真相的人跟风进来,离很多人排队上天台也就不远了。
特别是酱香酒热度太过高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系列酒价格都能居高不下,并不全是消费者脑壳被门夹了,我认为纯属是酒商自嗨。
关于这部分,我一会儿在下一段仔细说说为什么白酒会涨价的问题。
且说今年双十一。
如果有人在双十一之前告诉我某款小程序10月底488块的免税版汾酒青花30就是整个双十一期间第二大的漏,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毕竟半个月前才415块。
“第一大”自然是许多人抢到了官价飞天茅台。
但事实便是如此,难以想象200出头的华山论剑20成了香饽饽,搁以前怎么着也是300以内的55度华山论剑30成箱撸。
国窖1573许燎源在过往电商节很容易就能做到1600以内,这次居然有人1800多都下手了,我看着购物车躺着的1675块许燎源内心毫无波澜。
舍得酒也是不上不下,由于舍得前段时间炸了雷,不少人估计都猫着想等双十一捡个舍得的漏,结果舍得憋红了脸强挺着。价格想硬,可是又撑不住,想降价呢又抹不开面子,内心戏演得比后宫争艳还要多,欲拒还迎地拿礼盒装出来刷点存在感。同理还有水井坊。
作为东子的老乡,以前洋河是最爱在东子家开车的,这两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不但车次少,车速也是慢的可怜。尽管许多“资深酒友”一向不待见洋河,跟风黑洋河是把好手,可一旦洋河开了车,他们脱裤子的速度是最快的。可惜今年连松松腰带的机会都没有。
在双十一开始前很多人和我说,说他们早就预备好了子弹,就等着双十一上车,结果双十一都过去了,子弹还在库,原封未动。我安慰说:省钱了。就像单身的你刚领了笔奖金,想去与某种姑娘敦伟大友谊,结果一整条街的姑娘都跟说好了似的,集体来事儿了。
请系统一定要帮我自动屏蔽并删除上一段。
由于我对其他商品兴趣不大,特意请教了夫人,问她今年优惠力度如何、收获如何,她看着正蹲地上给她拆满屋快递的我说:还行。
那可能真的是白酒的问题了。
以我的了解,这锅不该由电商背,酒厂这两年日子好过了许多,对电商的监管态度也硬气了许多。在商业链条里,谁日子好过谁说了算,就像地主家的傻儿子,油头粉面,流着哈喇子吆五喝六,你是长工顶多背后指指点点,拿他没办法。白酒现在就站在了两座山间漏出的那道风口,一时半会儿摔不下来。
好在消费者多少要比长工强,看不惯可以不伺候,钱在兜里总是安心的。米面粮油我们不能断了顿,但不喝酒死不了人。
那酒企为什么会对电商的价格如此敏感呢?
原因很简单,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价格高高在上,这样不管是自身利益还是上下游的利益才能得到足额的保障。酒企不断提价已经把下游经销商的利润压得非常薄了,都靠走量,万一要是再让电商插一刀,经销商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酒厂得去平衡这种关系,但最重要的是,酒厂不敢让消费者知道自己的底价在哪里。
举个例子:酒厂不允许经销商低价甩货,但除了茅台,哪有不低价甩货的经销商?不过经销商面对的客户大多是点对点,即便有些经销商价格低点儿也说得过去,比如说是维护客情需要。况且经销商与客户之间的低价不会广为人知,你知我知点到为止,也是俗称的信息不对称、不透明。
但电商不一样啊,光天化日之下一旦出了低价货,全国老百姓都看见了,那酒厂以后还怎么树立品牌的高端形象(商品的高昂价格)?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也该上酒厂的黑名单。

聊聊酒厂为什么会跟风涨价。这些我前两天也写在了知乎想法和朋友圈,此处稍作修改。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这个规律,酒厂涨价都是一串跟着一串,你涨我涨一起涨,跟下饺子一样。
原因有几方面:
1.当年汾酒没有跟着涨吃亏了,走亲民路线却一落千丈,汾老大都扛不住这么造,谁还敢去触这霉头?汾酒滑铁卢让所有酒企学精了,哪怕价格挺不住也得涨,大家都是体面人,要维持形象。
你看汾酒现在彻底撕下了亲民的伪装,摊牌了。吃一堑长一智,他们可不敢再来一次了。
2.酒厂有他们的一套内在逻辑。
很多经销商同时签约好几个品牌,除非你的品牌牛到可以独占,比如茅台。不然有的经销商可能同时签了泸州老窖和剑南春,甚至还有洋河、古井、水井坊、郎酒等。
那么在酒厂看来是这样的:经销商手里有800万可支配的资金,原本可能要各进400万的货,可是一旦泸州老窖要提价,那么经销商势必会调整策略,赶在涨价前多压一些泸州老窖的货,也许就是600万的泸州老窖,200万的剑南春。那剑南春一看这样可不行啊,我也得涨,经销商一盘算,得,还是老样子吧,各打400万,最后又维持住了平衡。
对酒厂来说谁不涨谁吃亏,最后倒霉的是经销商和消费者。
你看前段时间有酒厂刚涨价,同香型的竞争对手第二天立马发文件跟着提价,甚至慌到红头文件还有错别字。
3.酒厂与大商、小商之间的爱恨情仇。
今年酒价坚挺,但依然有很多逆价酒,原因无他,大经销商窜货太凶猛。那大商为什么能窜货?因为他们套的费用多。
那大商为什么费用多呢?因为他们量大,酒厂得捧着。当然这种“捧”也大多流于表面,内里是刀光剑影、勾心斗角,利来利往、熙熙攘攘。利益捆绑的好,大家眉开眼笑情深深雨濛濛,一旦利益谈不拢,一个没伺候好,提起裤子就来个翻脸不认人。
举个例子:假设某款酒某个片区的年度任务是两个亿,临近年底了还有3000万的缺口,这时候片区经理会找谁谈?
肯定找大商,一个大商能吃2000万的额度,小商你打30万、他打50万的得打到猴年马月才能完成任务?片区领导还要不要奖金了?还要不要升官了?
但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人家经销商凭什么打2000万的款?肯定得给好处啊,别的经销商10%的投入,我给你30%怎么样?那投入多了酒厂怎么办?
答案唯有涨价。
任何行业都没法一碗水端平,最后酒厂想要达到某种平衡,或者说希望酒水终端表现价能达到预期,涨价就完事了,这是他们最蠢最不费脑子同时又是最有效的办法。
4.资本进入。
今年白酒价格硬,风头盛已经不能用常规逻辑来理解了。说到底就是别的行业不景气,钱都往白酒跑了。因为大家都觉得白酒有钱途,一窝蜂扎进来。
拉高,套利,跑路,这是资本的惯用手法。
我非常反对普通人囤酒等升值这种做法,你要是买喝的酒,随便买,到时候不管涨了跌了都无所谓。就像买来住的房子,买就是了,不要太过于关注涨跌。涨了肯定高兴,但跌了你难不成还真要跳楼?
但投资白酒就不建议了,说实话,任何一个行业一旦热钱大量涌入就离死不远了,等到资本一撤,留下一地鸡毛,到时候排队上天台的人能从遵义排到宜宾,再到泸州拐个弯绕回来。
永远不要去做时代的高位接盘者,买房除外,不然丈母娘那关你过不了。
也许你会反驳说现在兴许是洼地呢,白酒未来还要走高的,那我也没办法,投机的人不缺你一个,最后就看谁跑路快了。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看就很清晰了,任何行业都有周期,起起伏伏太正常了,你要是心态好的能做到白酒跳水你不跳楼也行。
我从不建议大家投资白酒,我知道很多大V蛊惑大家白酒升值指日可待,并且不断拿这些年的成功案例来给自己壮胆。他要是不这么说,手里囤的酒怎么找接盘侠呢?
你可以拿无数投资白酒成功的案例来反驳,但我们聊的这件事并不是为了面红耳赤争个输赢,口舌之争的输赢终究不能顶钱花,也不能当酒喝,纯粹是个人观点的阐述。这也是我的认知局限。
我是个古板的人,一直都觉得大家应该花最多的精力去干自己擅长的事,其他的事稍微分点心娱乐一下就行。往小了说,这样的钱来的稳靠,往大了说,这也是对这个社会最有益的做法。很多事不用逼自己去“挑战极限”的。
酒是喝品,但凡你舍不得喝的酒,特别是价格已经被拉高了的酒还是少囤为妙。那种没事集邮买两瓶权当个爱好的无所谓。
5.酒商之间的自嗨。
比如某款酒值150块,但因为停产了或者诌出什么限量的鬼话糊弄人,酒价蹭蹭涨。
其实酒一直在酒商之间倒来倒去,根本没卖给消费者。那酒商每次出货怎么也要加3-5块吧,加上物流、仓储费用,只要流转三四次就要180-200块了,这个过程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唯独肥了物流公司。
但对外不一样啊,酒商的口径都是这酒限量、特殊、停产涨价了,比之前又涨了多少多少,后面还得涨。
废话,你们倒来倒去能不涨吗?
有哪些酒是这种套路的相信大家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
不管谁问我,我都反对他们去买那些价格虚高的酒,但乐此不疲的人太多,他们总觉得明天会更涨。
很多人问我价格表某款酒的建议入手价根本买不到,或者问我哪里有,他要买几十车。
这种口嗨的人我能被他气死,真要是有那么多你买得起?
但我脾气好啊,还得跟他解释:建议入手价有两层意思,一是电商活动或线下经销商能碰到的价格,二是一旦超过了这个价,就严重不值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