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误区!
昨天有网友问了一个关于节奏点战法的问题:
老师,这种形态止损有时会不会出错呢?比如刚止损又拉上去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有时候很矛盾,不止损越跌越低,刚止损,又拉上去。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个经历,一方面知道要止损,不然容易深套,一方面又经常止损后又涨了,然后被打脸,还被扣了个追涨杀跌的帽子。
原因是大部分人都陷入了一个股市中的大误区。
这其实是关于止损的问题,这里分为几个层面来回答。
首先要搞明白止损的目的,止损目的是为了截断亏损,控制风险,这是最终目的,既然设置了止损,就应该执行,因为这是你的计划和策略,所以不要考虑止损后股票如何,那是后面的事。
其次,如果某次止损了,又上去了,其实这是很郁闷的事,从结果看是止损错了,但交易从来不能只看某次结果,交易是长期下来能否实现稳定收益,所以要考虑是经常这样,还是偶尔这样。
如果是经常这样,说明买点有问题,需要优化,比如个股上是否调整充分,另外大盘环境是否参考了,比如大盘比较稳定,或者到上升趋势的时候,突破的成功率就很高。
如果只是偶尔某次,不影响整体成功率,就无所谓。
止损其实有两个原则:
一是不符合买入逻辑了,这个不管是技术面,还是基本面,资金面都适用。
这模式的特点是横盘突破,重心上移,所以一旦出现横盘结构破坏,那么就不符合入场的预期,所以肯定得走。
二是限定亏损幅度,比如单只股票有亏损幅度,总资金也有亏损幅度,设定一个标准。
所以答案是:
1、到达止损先止损,如果后面个股又走出了符合模式买点的要求,那么再买回来。
2、模式止损离买点太远,一旦止损,损失比较大,但又担心错过机会。解决方式是降低仓位,之前文章分享过一种方式,就是分两批买,先买一部分,然后等回踩买,同时两笔的止损位放一个位置。
补充:
说白了还是自己的交易定位,先搞明白自己赚的是什么钱,操作的是什么模式?是短线还是中线,是基本面还是题材。例如ETF如果是定投,那就不一定要考虑止损。
所以说,法无定法,关键是你的定位和预期,然后考虑概率和赔率。方向和认知对了,就不会出大问题。
今天市场继续分化,创业板盘中大跌,一度跌幅超过3%,但恐慌程度还好。
一是:上证还比较坚挺,并不是共振下跌,如果同时大跌,那市场悲观情绪就会放大。
二是:不是关键点位的破位下跌,而是区间内的调整。
其实大盘回到中轨2350点以下,创业板受阻前高之后,基本对市场走势有预期了,那就是弱势震荡为主。
总体:短期连续大涨和连续大跌都难。
对于操作来说,是比较难受的,因为比较难做,就是反反复复。首先调整好,因为没有更好的策略,现在重点是应对好。
其次是仓位,特别是个股仓位,不能太重,如果个股仓位重,除非一种你是超短或者中长线死磕的。
超短的话因为比较灵活,跑的也及时,至少不会死扛。中长线就没啥好说的,周期比较长。
当然比较适合的是高抛低吸,但难度比较大,不太适合大多数人,容易太折腾,我的方式就是持有,今天300etf比较抗跌,不过创50跌的多,上周本来打算利用反抽出现背离换掉,但并没有像样的反弹,计划破产,目前套了2%,我是赖得动,空间不大,如果成本过高,其实今天可以做个补充,然后反弹再T。
【老师有话说】
最近很多人抱怨交易很难很累,甚至不玩了。
原因就是期望变成失望,另外对于短期抱有太多期望。我很喜欢举17年带大家定投300etf的例子。
作为一个正常人,当然希望天天赚钱,至少是多数情况下应该赚钱,这是我们对策略的预期,不管承认不承认,没有人希望自己的账户天天亏损。
那个时候市场这么差,几乎跌了一年,为什么大部分能严格执行,并熬过来,最终19年初都获利了?
很重要的是对于短期没有强烈的预期,不然早得郁闷死。
所以说策略就显得比较重要, 当我们制定一套交易策略时,应该算好仓位,针对各种走势做好预期,并制定应对方案,让策略充分发挥该有的优势——给予一定回踩和试错空间,只要策略是正期望的,坚持到底,基本都会有回报。
比如这次300etf和创50etf,到目前还没获得成功,但还是会坚持,因为用20%仓位去搏一下趋势行情,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也有应对措施。个股更是如此,个股操作其实最无聊,到了一定阶段,就是按规则买,按规则卖。
很多时候我看了太多消息,听了太多观点,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又忘记了交易的本质,很多人炒股的压力来源于外界,比如来源于资金的本身,或者来源于自尊,或者来源于攀比之心,总之很多压力来源于外界,而非策略本身。
希望大家真正能回顾到交易本身,回归到每天制定策略,执行策略的重复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