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明丨娘,我回来了

郑 重 提 示

企鹅号、百家号、美篇、博客、QQ空间、简书等网络媒体发过的文章,不要再投稿给新媒体《行参菩提》。如果愿意继续投稿新媒体《行参菩提》,请先删除,后投稿。

当年我有一个同事,也是我的老领导,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由于在学校离家有四五里地,工作的时候几乎是早出晚归。每天常常回家很晚,有时候上了晚自习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夜晚九点多了,在农村很多的人家都已睡觉了。他年过七旬的父母,住在村东头的两间小房子里,离他的家有一百多米距离。在每天的回家的时候他总是骑着车子停在父母的小屋前喊上一声:“娘,我回来了。”当他听到父母在屋里回应了一声,他才放心地回家去。

由于我们在一起工作,一道回家的次数也很多,偶尔一次看到,当时也不足为怪,可是时间久了,我发现和他每一次晚上回家的时候,总是不忘来到他父母的房前说上这样的一句话。当时年轻的我感觉老领导真的有点迂腐,有点可笑。

终于有一天,我问他:“老校长,为什么天天回来都要和你的父母说一句,娘,我回来了呢?他给我说,原来他以前喜欢喝酒,父母很担心他喝多了,每一次都劝他不要喝酒。为了这个父母常常在家里等着他每晚回家里,才肯到自己的小屋去睡觉。可是有一天他和朋友在外喝多了,到了很晚才回家,当他回到家,看到自己年迈的父母还在家里等着自己回家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错误。他又摸黑把父母送到小屋去休息,从那以后他告诉自己的父母说:“以后你们该休息的时候及时回去休息,我回到家的时候我会走你们的门前告诉你们。”

从那以后,他无论回来多晚,他总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在等着自己呢。其实也真的是的,在有一次和他的父母聊起这件事的时候,他父母说有很多的时候,当算着他要回来的时候,当听到一阵自行车的声音,他们就能知道是自己的儿子回来了,再当听到他们的儿子就一声:“娘,我回来了!”的时候,他们才能安然入睡的。我的老同事他是这样做了,一做就是坚持了十几年。因为作为一个儿子他觉得不能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担心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如今近二十年时光变迁,一切早已物是人非,老同事和他的父母都已作古了,可是他们之间这样的一件事情常常让我记忆犹新。中国有一句老话: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儿子不用行千里,儿子一会儿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会担心的。

如今我自己的父母也已是年近七旬,自己的孩子也已经不小了,养儿方知报母恩。我常常想怎样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每一次带着妻子孩子回到老家,看到父母的时候,父母都会很激动、都会很开心,也会抱怨我们买东西花了不少钱,很心疼的样子。

其实对于父母,我们做子女的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常常对自己的父母说一声:“娘,我回来了!”父母能看到自己的儿孙绕膝,他们就会很满足的。不要让许多无聊的世俗的应酬挡住了我们回家的脚步。

什么是孝?也许就是这样简单,让父母听到我们的声音,让父母看到我们的身影!孝就是一句话:“娘,我回来了!”就这样简单。

作 者 简 介

郭西明,笔名晓风,安徽界首市人,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本科学历。系安徽散文家协会、界首市作家协会会员,笔耕二十余年,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二百余篇。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

  • 【年选征文.散文】孙鸿||有娘就有家

    题字:周振华(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 题词:王剑冰(著名作家,<绝版的周庄>作者) 有娘就有家    文/孙鸿 母亲已经去世很多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母亲还在,但我却找不见她,她到底 ...

  • 【一吐为快】郭才书丨生命随想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生命随想 □ 郭才书 / 文 春节在家里待了20多天,没有了柏纸黄表,没有了礼花鞭炮,倘若不是还有春联在,本就愈过愈淡的年,哪里还能看出一点年的味道?倒是其间耳闻目睹的几件事, ...

  • 不能称重的孝心

    前日,在阿罗老师的微里看到一个小视频:三个儿子轮流养娘,一人一个月,为了让"亲朋"觉得自己对娘好,每个儿子月底交接的时候都要对娘亲进行称重. 视频中,儿子们围在一起,有个老娘舅模样 ...

  • 秦志峰:【家有儿女】

    家有儿女 ◎秦志峰 [作者简介]:秦志峰,1975年生于中卫,一边务工务农,一边读书写作.酷爱读书,闲暇创作文学作品多篇,百万余字,公开发表数万字.宁夏作家协会会员.散文作品:<快乐,看上去很美 ...

  • 宋巨良丨《苦色的八月》连载十四

    <苦色的八月>连载十四 作者:宋巨良 如山父恩随仙逝,化着衷心孝敬娘! 三年多的时间,"儿子"在父母的辛苦中慢慢地好了起来,可父母的担子却越来越重. 给"儿子 ...

  • 刚生下的女娃开口说话

    这是发生在我姥姥村的事. 姥姥今年快90岁了,这是她讲给我的. 姥姥的娘家是一个大镇--樊家庄,每逢五.十是大集,因为靠着运河,平日里在镇上的码头上也经常有停靠的船只,从船上来的商贩在镇上采买东西,或 ...

  • (启书有益)献给那渐行渐远的亲情——痛悼二舅娘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痛悼二舅娘 终究是没能熬过这个清冷的冬天,二舅娘去了. 接到表妹打来的电话,我愕然了很久,继而平静下来.这个噩耗,对于年仅六十三岁的老人来说,实在突然.而对于他那已经久病三十多年 ...

  • 写在今年的中秋 | 朋友,别做断了线的风筝,乡音未变,却没有惦念!

    写在前面 昨天下午5点多学生放假,我看到很多的学生迫不及待的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回老家,陪爷爷奶奶家庆国庆过中秋,我女儿也提前从南京回家,今天陪我回家看爷爷,给爷爷做饭,陪爷爷吃饭,聊自己的工作生活,看到 ...

  • 郭西明丨娘(散文)

    在老家农村叫母亲都叫娘,我从小到大也一直这样称呼母亲.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就像我家门前的那棵老枣树,平凡中带着几分的坚毅. 从我记事起,我一直觉得娘是很伟大的,娘年轻的时候 ...

  • 郭西明丨洗手(散文)

    说起洗手,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有什么可写的.其实我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洗手的文章. 如今在家里,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出,要热水有热水,要凉水有凉水.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洗手都是很方便快捷的.可是我常常 ...

  • 郭西明丨母亲的蓝围巾(散文)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冬天母亲总会围着一块蓝围巾.在村头,在田野,在雨雪中,在寒风中,母亲的蓝围巾常常被风轻轻卷起.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蓝围巾,就看到了母亲,母亲的蓝围巾成为我记忆中一道最美的风 ...

  • 郭西明丨不忘初心的坚守(散文)

    何谓"初心"?我清楚地记得24年前,我怀揣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来到了界首市最偏远的黄庄中学.当时的老校长见到我,语重心长地说:"小郭呀!你想好了吗?教育就是一种坚守 ...

  • 郭西明丨父亲的肩(散文)

    春节前的一个周末我回老家,父亲上地里看他的庄稼了,临近中午时我就去地里叫父亲回家吃饭,父亲在地头依着一棵杨树,手里夹着一根烟,深情地看着青青的麦苗,自言自语地说着什么.冬日寒风呼呼地吹着,父亲那布满皱 ...

  • 郭西明丨揉麦穗(散文)

    小满过后,感觉阳光变得热烈而芬芳,空气中弥漫着麦子的清香.村里老柳树上的斑鸠又开始"咕咕堆堆,咕咕堆堆"地鸣叫着,布谷鸟也在喊着"麦秸垛垛,麦秸垛垛".此时此刻 ...

  • 郭西明丨理发(散文)

    今年春天有幸随界首市作家协会采风团到东城参加"喜看东城新变化"采风活动,一路走,一路看,大家被东城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宽阔的街道,林立的高楼,花园式的村庄,万亩森林公园让大家流连忘 ...

  • 郭西明丨瞎老一(小小说)

    瞎老一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寡汉条子,而且瞎了一只眼.其实他的眼睛年轻的时候并不瞎,因为有一次骑自行车去赶集,那时候赶集是顺着我们村边的一个坝垄子.由于车骑得比较快,坝子两边都是一些树木枝条,不小心一根枝条 ...

  • 郭西明丨呼隆集(散文)

    在老家流传着这样的一个说法,每年的年三十,村里的大人们常常去赶集,说是赶呼隆集.小时候每年的年三十,我也常常跟着父亲去安徽和河南边界的天桥赶集.天桥是离我们家乡最近的一个集市,仅仅四五里地.这一趟赶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