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芳丨捉蚂蚱(散文)

又是一个秋夜凉凉,秋虫啾啾的季节,各种小昆虫在经过了夏季的草木丰腴肥美的滋养之后,也一个个膘肥体壮地挨到了秋季,做着最后的挣扎,发出最后的哀鸣!天凉好个秋啊!不由得回想起那年秋季捉蚂蚱的经历来!

那是一个庄稼遭了虫害的灾年,黑压压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蝗虫飞来,落在庄稼地里,饱食终日,快速繁殖起来!村民们也束手无策!蝗虫又叫蚂蚱,这些蚂蚱霸占了湖畔四周的草地,田野,大片的麦田也被它们吃光了!尤其是入秋之后的湖畔,草地上,有人路过便一飞而散,劈劈啪啪的振翅声,落地声,羽翼透明,闪闪发光,一闪而过,泄露了它落入草丛中的具体位置!于是,农闲的村民、放学了的孩童,又多了一个为民除害的使命:徒手捉蚂蚱!忙里偷闲,我也好奇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周末,化家湖,干涸的湖面平地上,杂草丛生,这里曾是赛车和野炊的好地方,茅草干枯了,几百亩的枯黄一片,苍耳,狗尾草,芦蒿等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杂草,一直延伸到天边!百余名大人孩子开始了捉虫之旅,也有些草丛探险之感!踩着密密的杂草丛,从一片片或深或浅的芦蒿地穿行,边踢着旁边高秆的枯草,让动静大一点,便见一只只蚂蚱从眼前展翅飞过,落在不远处的草丛里。眼疾手快的小孩子跑过去,便能逮个正着!找不到了,就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这小东西的颜色和变色龙一样,也是随着植物的颜色变化着,深秋时节,便由绿色变成了枯黄色,有点像竹节虫。若不是你在草丛中紧盯着它落地后挣扎的风吹草动,你真难分辨它们和枯草的区别。

捉住的放在塑料瓶子里,也可以用草茎穿成一串。这上百人的每天草丛穿行,数天后便踏出了一条条小路。一片的嘻嘻哈哈,吵吵嚷嚷。其实,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放下书包,把作业抛在一边,和小伙伴或家人结伴同行,眼睛看得准,动作灵敏,比大人的行动快多了,一捂一个准,乐此不疲地跑来跑去,捉住了用细长的草茎穿住,一串一串的,再拾点茅草,架起一堆堆篝火,在上面烤着吃,虽然没有什么作料,孩子们也忙得不亦乐乎,玩得开心,吃得心满意足,自由自在!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时分,该回家了!

有经验的捉虫村民告诉我:早晨更易捉。因为早上,蚂蚱的翅膀上沾了露水,又湿又重的,飞不远,而且它们夜间喜欢栖息在高秆的芦蒿上,可以像拾棉花一样,轻易就把它们捉住,而且有时一捉就是三两只,拖家带口似的由大的驮着,就一起被捉入了瓶中。早晨再去尝试,果然如此!真有点捉到心软的感觉,毕竟这里是它们的领地家园——杂草丛,任人类践踏了,捉了去带回家,难怪也有一些胆小的孩子不敢摸,不敢动这些小东西,更别说吃它们了!

回家后,勤劳的家庭主妇们便开始忙碌起来,逐一取出来,清理一下,洗干净,放在盘子里,加了盐、作料腌渍十几分钟,放入油锅中一炸,便成了孩子们的一顿美味大餐!炸出来的蚂蚱油光红亮,色泽鲜艳,有点像刚出锅的小龙虾一般!毕竟是绿色无污染的野物,据说,“农家乐”里端上桌面招待城里来的客人,也要几十元一盘呢!农家主妇们很轻易地就捉了来,给孩子们解解馋,打打牙祭!不过,也有人是从来不吃的,下不了口,像知了、蚕蛹之类的,感觉它们是虫子似的,看着一活物的躯体,即便是炸得油亮亮,咸香香,焦脆脆的,满口余香,他们也不会品尝,真是没这份口福啊!喜爱吃的,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只,我一只的,品尝着这人间的美味,也吃下了人们对它们平日里祸害庄稼的厌恨!毕竟是害虫,吃掉也不觉可惜,图的就是一口一个为民除害的快乐!若是夜间来湖里捉天鹅,大雁这些益鸟的可要反省一下了!据说夜间会有人拉起大网,用强光灯之类的工具捕捉野物,要谴责这种捕杀野生动物的行为,毕竟不同于捉吃一只小蚂蚱啊!

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来说,捉蚂蚱,炸蚂蚱,也是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一次草丛探险的经历,一份难得的美味大餐……深深地刻在脑海里。童年重临我的心头。

作者简介:

谢晓芳,小学高级教师,烈山区作家协会会员,工作之余喜爱读书,写作,多次在散文大赛中获奖,捕捉瞬间感悟到的生活气息。

投稿信箱:289341034@qq.com

版权联系:jgy328(微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