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不争、守柔”思想?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22 不争思想 。不争学说是《道德经》根本思想之一,贯彻始终。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第3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8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22、66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73章),
“是谓不争之德,”(第68章)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81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第29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第48、57、63章)。
争是野蛮,和是文明。《道德经》就是要对治世人的争病,争病就是野蛮病,对治争病就是实现不争的文明。和与争的对决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对决,也就是善与恶的对决。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和与争、文明与野蛮、善与恶的对决。
老子高举不争的大旗,就是为了和重新降临人间。《道德经》惜墨如金,但对不争、和、守柔、无事申述不已,说明这个主题极为重要。五千文的经文,直接宣说不争、无事的就达到10处,再把守柔、守静、处下、身后等经文加在一起,达到近30处。
人类社会发展到高度文明,不争的法则将会被普遍接受。购物排队就是不争的现实表现之一,已经成为文明世界的共识。在一个充满争斗的时代,老子对人类文明最后实现不争毫不怀疑。这就是真正的智者。
战争是最残酷的争,修道士看到阵亡将士嚎啕大哭。人的本性是和,因为万物的本性是和,因为“冲气以为和”,万物都是阴阳二气交通成和而生,争一定会被消灭。这就是老子的实证。
老子二大宇宙万物生成理论(因和而生,互缺而生)是有宇宙学依据的,不仅仅是老子的美好愿望,不仅仅是个人呼吁。因此合作代替争是文明的标志,凡是懂得合作的社会就会良性发展,凡是不懂得合作的社会就没有希望,也必将是竞争的出局者。
在经济领域,人类首先是师徒合作,使技术秘诀代代相传,使行业发展持续不衰。从青铜器、丝绸到瓷器制造,华夏社会至少保持了3000年的制造业优势,这是师徒合作的辉煌成果。
精美瓷器成为欧洲贵族的最爱,德国巴伐利亚古老王宫就可以证实。但300年来确实落后了,因为欧洲从荷兰开始出现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股东合作代替了古老的师徒合作,合作规模瞬间扩大。股东合作在欧洲得到了法律承认和保护,欧洲各国公司遍地开花,欧洲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荷兰、西班牙、法国、英国都是在股东合作的公司形式下快速发展起来的。
奥斯曼帝国一度兵临城下,占领了西班牙、葡萄牙很大的欧洲版图,欧洲教皇组织十几次十字军东征也没有挽救颓势。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奥斯曼帝国的胜利和欧洲的衰落。
但300年前欧洲终于扭转了生存危机,改进了火器,抵挡住了奥斯曼帝国前进的步伐,反败为胜。学者们寻找各种理由,认为是欧洲的科学技术起了关键作用。但更应该认为是把原来的竞争者转变为合作者-股东的公司组织和法律保障才是关键,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是老子不争教义的胜利。
不争才能合作,争会破坏一切合作可能性。让老子来评说人类的公司制度,老子一定与“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根本教义联系在一起。
公司上市制度是经济领域第二次大合作,普通投资者参与了投资,而不参与管理,规模比荷兰式的原始股东合作扩大几十倍上百倍。上市制度是人类经济组织形式更伟大的创造,经济发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风险与收益对等,抵抗风险的能力大为增强,投资领域必然延伸到高度不确定的领域,因而高风险带来的高回报成为必然。风投制度是经济领域第三次大合作,中国出现了阿里巴巴这样快速发展的公司和马云这样伟大的企业家。
人类正在走向更加伟大的合作,因此必然会创造更加伟大的奇迹。合作才是硬道理,万物诞生是因为阴阳二气的合作(万物负阴而抱阳),而且是最佳、最高效的合作(冲气以为和)。
合作必须巧妙的消融彼此,最关键的是人类精英必须看得懂合作的本质和合作的未来价值如果能够看懂不争教义的本体论更加可贵。记住老子的不争教义对于人类合作是有巨大意义的。
把老子的不争教义和后面的得一教义结合起来,更能懂得老子对合作价值无上深邃的洞察。道生万物在本原上就是不争、和、得一,人类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文明的每一步进步都离不开不争、和、得一,得一是大圆满,是大成果。
虽然现在人类合作,尤其是广泛、深度的合作上困难重重,但道-宇宙法则在起作用,人类广泛、深度的合作必然会实现。读懂老子的不争、和、得一的教义,对人类未来合作的前景必然信心满满。
23 守柔思想 。这是老子的基本思想。老子说:“守柔曰强”(第52章),守柔者是真正的强者。老子说:“吾将以为教父:强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老子痛恨强梁,这句话最为彻底,而且显现教父之应化身来宣说实在罕见。
“教父”一词从此而来,老子是一位教父,庄子称为大宗师。强梁是十足的贬义词,强梁的反面就是守柔。老子的守柔是真守柔,是道-宇宙法则的体现,而不是手段。
老子说:“弱者道之用”,道体是柔弱的,“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又说:“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之至坚”、“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观树得法,强大的本在下,柔弱的末在上,这是道在宣说守柔的法则。树的法则就是人类效法的法则,人法地,法地上的万物显示的法则。《道德经》关于守柔的经文超过10处: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第3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第40章)
“强梁者不得其死”。(第42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
“守柔曰强”。(第52)
“骨弱筋柔而握固”。(第55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第76章)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同上)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同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78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同上)
守弱思想是从不争、和、得一的教义发展出来,并与谦下、身后思想一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二气都是柔性的,所以能够“负”“抱”,如果是强梁者,必然互相毁灭,互相排斥,就不能“负”“抱”。
说阴阳二气,不要被气的文字义误解,阴阳不是气体,而是二种宇宙基本玄妙力,无形无相,如同能量场,也就是阴阳二元。无的学说是老子的第一学说,和、阴阳的柔从无中得来,无是至柔的,无的柔性超过阴阳的柔性,是柔中之柔。
水、气、婴儿均得到了无的至柔的一份。万物失无入有,失妙入徼,失和入争,这是道的下化之劫,到了强梁就走到尽头了,无路可走了,所以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婴儿的柔软、尸体的僵硬也宣说守柔的法则,可见守柔的法则无处不在。对人类社会来说,守柔的法则就是文明的法则,合作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