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骥寻涯(一):部编版教材中作文教学安排的几个特点及缺憾

以高考命题研究专家王涛老师提出的“三元方法论”为核心,针对本系列教程,现面向全国高中学校招募教学型教研实验班。以学科专家内部教学指导、内部资料共享、内部互动教研的形式,开展直接服务高中写作教学的大型公益活动。

导语

王涛老师的公益实验班活动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了,火爆程度着实出乎我们的意料。趁着跟进项目的间隙,利用职务之便,我也想偷学点“武功秘籍”。之前虽然跟随王老师多年,但跟他系统学习的机会却不多,尤其是像作文这种高深学问,我也只是偷瞄过“一鳞半爪”,这次有机会能一窥全豹,我十分兴奋,故打算逐讲记下听课笔记,以备下来细细钻研。我把这次的学习之旅称为“附骥寻涯”。附骥就是附着在一匹千里马身上,寻涯就是寻找学海的“涯涘”。得涯与否我不敢奢望,然而,附骥周游一遭,总不至于一无所获,这也就足够了。

王老师在实验班的核心群中发布的第一个讲座视频名为“新高考、新教材下写作培优课程建构”。这一讲的内容很多,今天只分享其中一部分——部编版教材中作文安排的几个特点及缺憾。文中只记我之感想,未必完全符合王老师原意,也未必言言必记,条条必举,只记我心有感触的部分。

附骥寻涯(一)

部编版教材中作文教学安排的几个特点及缺憾

王涛讲 毕光荫记

部编版教材乍一看去,写作的内容安排得还是很丰富的,新诗、小说、新闻议论片段的写作等等都有一定体现。然而,只要稍一细看,就可以发现——写作教学被弱化了。据王涛老师所说,部编版教材写作教学被弱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①写作安排重视真实写作,却缺乏真实情境创设。

②有一定科学性、序列性却程度不够。

③课程化程度有待提高,缺乏具体操作方法指导。

何谓真实写作?让高中生代表青年在国旗下讲话,就是真实写作;让高中生以联合国秘书长身份发言就不是真实写作。真实写作的作文要求必须让学生有真实体验,有真情实感,有真知灼见。学生没做联合国秘书长,哪里来真实体验、真实情感、真知灼见呢?没有这“三真”,学生只能写“假作文”。部编版教材中,作文教学的安排中体现了重视真实写作的倾向,而在具体安排中,又流于碎片化,变成单纯的议论片段练习、写人写事练习、抒情达意练习等等。

相比于真实写作的缺憾,更为要紧是课程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在部编版教材中,写作教学安排很多时候仅仅是一段文字,里面简单阐述了写作练习的一些要点,而教师如何授课、学生如何练习都付之阙如。

至于王老师说的第三点问题:具体操作方法的缺憾,这是自语文学科成立起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没有审题步骤的练习,没有列提纲的练习,没有画思维导图的练习,学生如何能“一步登天”的学会写作呢?这就好像没有门和窗子的房屋,我们该如何进入呢?没有楼梯的建筑,我们该如何攀登呢?没有轨道的火车,我们该驶向何方呢?

总而言之,新教材的写作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然而总体上是倒退的,写作有被弱化的倾向,作文教学缺乏具体可操措施的情况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VS

王涛(左),全国中高考教学考试研究院执行院长,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全国作文大赛学术顾问,中国修辞学会读写专项委员会理事,京华名师工作室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课题领衔人,全国中高考命题评价课题组作文组组长,国家基础教育资源联盟特聘专家、国培专家,中国教师慕课学院执行院长。

毕光荫(右),“词人才子”,学术型名师,精通《史记》,曾参与开发多套国学教材及《史记》相关课程。2019年参编《高中生文言文读本——史记》。2020年,在“语文人的担当”大型公益网络直播课活动中四次开讲《史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