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简析
清代
到清代(17世纪中晚期)是中国纺织又一个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相对于妆花、提花工艺,缂丝产品较为滞后,所以缂丝工艺仍然是达官贵族专用品。清代雍正以后,蘇州的织绣产业快速崛起,特别是缂丝工艺,可谓独树一帜,成为蘇州的标志性产业,同时,清中晚期的织绣品已经比较普及,是从业人员,生产数量最为兴盛的时期。不畏辛苦的中国人,廉价的劳动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技术含量越来越复杂,工作量越来越大。而这种竞争更导致了艺术含量有所减小。
产品的快速增加也导致观念上的变化,缂丝产品由神秘、高不可攀,逐渐演变成比较常见的应用品,由至高无上的宫廷以及达官贵族的身份品,普及到'布衣百姓’的厅堂装饰中。
到清代中晚期,缂丝工艺逐渐繁琐,如:(图13)蓝色万字纹缂丝龙袍(约嘉庆道光时期)。咸丰同治以后“万字不到头”纹、“网格加万字”等相继应用到缂丝工艺中。都体现了缂丝工艺的复杂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工艺越来越繁琐,纹样的排列越来越密集、呆板和程式化,因为纹样过于密集,无论是实用性还是视觉效果,都缺乏艺术应有的感染力,失去了流畅和动感。
明黄缂丝12章纹龙袍,年代清中晚期
身长142cm,通袖长192cm,下摆宽116cm。
此件龙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四开,五彩缂丝织成,前胸后背、两肩及底襟均绣饰五爪威龙,衣襟下摆为八宝立水江崖等纹饰。在宫廷帝后及眷属们的服饰用品中,以缂丝类最属贵重,据《三织造缴回档》里记载,缂织一件龙袍用工、用银颇多,有的可以达到工时一千零八工,用银三百二十四两二钱八厘二毫。
乾隆以前缂丝工艺的龙袍很少见,到嘉庆道光时期,在传世龙袍的比例上,缂丝工艺的龙袍逐渐增多,而且年代越晚,比例的份额越多,在这一点上也能体现缂丝工业的发展状况。
蓝色“网格加万字”纹缂丝龙袍
年代 清代中晚期
身长140cm,通袖长190cm,下摆宽118cm。
近几年人们叫做“网格万字”。工艺比卍字底更为复杂。清代龙袍的纹样发展到中晚期,这种“卍”字、网格地的形式在密度上已经到了极致,最大空白也不足半厘米。所需要的工时可想而知。
蓝色缂金地龙袍
年代 清代晚期
身长138cm,通袖长190cm,下摆宽114cm
地纬以金线代替丝线,这种织物又称“金包地”、“金宝底”,业内也叫“遍地金”。在缂金线地上,以各色丝线缂织花纹的服装。“金光闪闪”是名符其实的“金衣”。
与“金宝地”相反,另一种则是地纬用丝线,纹样部分全部用金线。为了显示纹样的层次,金线一般两种以上的颜色搭配使用。一般业内把使用金线做纬线的称为“缂金”。大部分缂丝龙袍的龙纹部分都用金线织成。
红色缂丝和绘画结合的条幅
为了节省工时,减少更换彩纬的梭子,大约在十七世纪晚期,开始出现缂丝和绘画结合的方法,之后这种缂画结合的工艺比例逐步增多,到晚清民国时期,几乎所有缂丝工艺品都采用缂丝和绘画结合的方式,特别是晚期的八仙、寿星等,有的整个幅面只有红、白两种颜色,也就是在织工操作时,完成一个通梭只需要更换两次纬线,完成后的幅面只有红白两种颜色,然后由画工负责勾画所需图案,这种方式往往不影响视觉效果,却节省了工时,减少了织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清晚期缂丝加绘画人物条屏
清晚到民国,为了节省工时,多、块、好、省的参与市场竞争,一些缂丝寿帐、条幅等画工站了主导,此帐画面似乎是在看戏的场景,戏楼人物众多,看起来图案对于缂丝工艺来说非常复杂,实际上除了几块红、白颜色以外,人物衣服上的纹样楼阁的纹饰全部是画工,是典型的只缂轮廓,其余绘画的作品。
20世纪中叶,中国古玩市场涌现出一个新的名词“缂丝”,几乎所做有古玩生意人都四处寻找缂丝,大部分人知道缂丝是一种织物,价格很高的纺织品,真正懂得人很少。由于国内古玩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业内有很多人的视野从国内走向国外,在香港、欧洲等市场和拍卖公司发现了很多缂丝产品,而且比国内价格便宜,所以逐步买回国内,现在国内流行的缂丝产品多数来源于国外,因为数量越来越多,人们也就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