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的诗:印象与评说
作者:王光明等
字体:【大 中 小】
主持人:王光明
参加者:张桃洲 荣光启 伍明春 刘金冬 赖或煌 邓庆周 黄雪敏 何 玲 刘智群 叶敏娟 周炜\xDAS 冯 雷
整理者:赖或煌
王光明:今天我们谈论的主题是2004年的中国诗歌,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不容易谈好。2004年的诗坛可谓热闹非凡,从年初的首届艾青诗歌节到岁末的新年新诗会,从30多个城市、40多万人参加的“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到几十人甚至几个人的诗歌朗诵会,从鲁迅文学奖的揭晓到民刊的各种评奖活动,从一首诗的争议到几个流派的评价,从百年历史的回顾到近20年新诗的展示,等等。但我比较反感试图进行“宏观”把握的做法,因此,我们分两个议程来进行;首先谈一谈各自对某个诗歌刊物或文学刊物的诗歌栏目的阅读感受;其次,各位对诗歌发展中关心比较多的某个现象或者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检阅和反映2004年的诗歌。
2004年的诗歌刊物
何玲:与往年相比,《诗刊》在2004年作出了不少改进。首先,“好诗共享”栏目由以前的“单翅”改为了“蝶翅”,从单选一篇经典之作、而且大多是外国作品,改为经典与原创并存。
其次,增添的“诗歌演讲厅——在《诗刊》听讲座”请著名专家学者、诗歌批评家讲座,以文字记录历史,流传声音,从思想上、学术上和艺术上对诗歌写作进行深入的、心得式的探讨和交流。
再次,在提供信息方面,新增的“刊中报——信息版”集中介绍诗歌动态,沟通诗人近况,选登编读往来,对读者了解国际国内诗坛、交流读诗感想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荣光启:《诗刊》肯定是中国诗歌刊物中的“老大”了,这个“老大”的意思不是说它上面的诗和其它诗刊相比是最好的,而是在很多诗人心目中这本杂志的地位。但诗人们对《诗刊》的态度又是矛盾的,一方面,大家都期望自己的诗能发表在上面,一方面大家又骂《诗刊》。骂的理由一方面因为自己的诗歌上不去,另一方面也因为《诗刊》自身的原因。作为中国作协的主要刊物之一,《诗刊》在历史上对于一个时代诗歌的美学趣味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但对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的当代诗歌,在有些理论家看来,其之所以呈现一种混乱无序的局面,和《诗刊》杂志没有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关。
王光明:刚才荣光启谈到诗人对《诗刊》的态度是矛盾的,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应该把《诗刊》的特殊性考虑进去。作为一种国家刊物,《诗刊》一方面似乎代表的是这个国家的艺术水准,无论是它的自我定位还是公众期待;另一方面,正因为是国家刊物,它必定是主旋律的,一定是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诗风。不难看出,《诗刊》创办以来保持着两重性。这里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诗刊》能不能形成自己诗歌的理想?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但到现在为止,《诗刊》是否找到了它的艺术定位,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它推出的“每月诗星”,必须符合两条标准,既要有一定的艺术水准,又必须是主旋律的。正因为此中可供诗人选择的空间的限制,每~首诗是否都是好诗就很难说。当然《诗刊》也做了不少改革,特别是下半月刊创办后;在我的阅读中,感觉一些诗还是不错的,语言比较纯粹和干净。像《诗刊》其实是非常复杂的,我提供这样的背景,是为了让大家注意这个复杂性。
伍明春:何玲刚才谈《诗刊》似乎只谈了上半月刊,没有涉及下半月刊,其实它的上下半月刊在总体定位、栏目设置、选稿要求等方面是不大一样的。《诗刊》下半月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它的“结识一个诗人”与上半月刊的“每月诗星”就颇不相同,新锐而不失稳健;它的“校园版”对当前诗歌审美教育也有一定的推进作用,里面的由首都师大、诗刊下半月、扬子江诗刊联办的“读诗会”栏目,即将与《扬子江》诗刊共同推出的“新诗第二课堂”栏目也很值得关注。
邓庆周:《星星》诗刊在3月份以上下半月合刊的形式,推出《甲申风暴·21世纪中国诗歌大展》,一如其名,颇有些轰响和抢眼,让人自然地联系起风起云涌、绿林聚会的1986年诗歌大展。
“风暴”余波未息,4月份《星星》下半月刊大刀阔斧的全新改版,再争诗界受众眼球。改版的结果是,《星星》自2003年推出的下半月网络版,到2004年第3期后宣告终结。4月份下半月刊出现,读者的目光不禁为之一跳,封面居然是《电影之友》或时尚杂志才会有的靓女,这表明《星星》下半月刊的编辑方针完全改变了,实际上也给读者留下了“网络诗歌第一品牌”昙花一现的遗憾。
赖或煌:《星星》下半月刊从号称创办“中国网络诗歌第一品牌”,到完全被改造为一个时尚的文化型杂志,这颇有些发人深思。与其说这体现了决策者们直面市场、勇于尝试的胆识和智慧,不如说映衬了当前诗歌刊物的艰难、尴尬的处境。这似乎是个老话题了。
刘智群:我比较系统地阅读了2004年的《扬子江诗刊》。作为一个创办于1999年,由江苏省作协主办的诗歌双月刊,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不少特色。该刊每期打头的“扬子江诗潮”,在这年推出了一些较有分量的诗人诗作。
《扬子江》评论版面比较大,刊发评论的栏目有《评论》、《话题》、《说长道短》、《你说·我说·他说》等,很值得关注。有一篇评论洛夫《漂木》的文章十分到位。我觉得评论要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要对当代诗歌的发展有建设性作用。面对尚未成型的现代汉语诗歌,评论更要具有这种品质。比较有建设性的还有林茶居《诗歌的底线》、周伦佑《中国先锋诗歌向何处去》、敬文东《行话,对话,祈祷和词语的游牧特征》等。发表在“视角”栏目的李德武的《创作断想》和西川的《曼哈顿随想——给张旭东》等关于诗歌的随笔文章值得一读。
张桃洲:刘智群刚才所谈的《扬子江》对理论的重视,的确是这本刊物体现自己特色的一个方面。另外打头栏目“扬子江诗潮”也是《扬子江》的一个特色栏目,所选入的作者大多是一些比较新锐的诗人,这些诗人都处在一个寻求突破的时期,他们的作品展示了他们探索的一种状态,而“百家诗萃”这个栏目则不断推出新老诗人一些新鲜而有力度的作品。这一点既显出刊物的包容性,又体现本身的厚重与活力。综合来看,扬子江诗刊的最大特点在于用力均衡,体现办刊人“多元、实力、气质”的办刊理念。
冯 雷:从栏目的设置上来看,《诗潮》在2002年和2003年都设有“中国诗歌高地”这一重要栏目,每期以专栏的形式集中推出来自同一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不同作家的一批作品。随着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强和全球化语境下地区差异性的减弱,这种划分标准的无效性凸现得越来越明显。在2004年,《诗潮》改而推出“中国诗歌扫描”栏目,似乎是在试图从新的角度观察共时态的现代汉诗创作面貌,以便从更大范围内搜捕优秀诗作。
2004年的《诗潮》给人的总体感觉,假如以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