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养心方法是放下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会在欲望与理智之间徘徊、犹豫,导致身心不得不忍受着各种私欲的煎熬。

对于人性的这一弱点,心学大师王阳明指出,有一种养心的最好方法便是放下,也就要求人们在应当舍弃时必须果断地舍弃,及时放下内心之中的贪欲,避免在贪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更不要让各类贪欲充斥内心,这样,方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体验到人生真谛。

争名夺誉易自毙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功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辩。

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无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传习录》

王阳明的弟子孟源,一直以来都有着自以为是、追求虚名的坏毛病,对此,王阳明已经多次加以责备。一天,王阳明刚刚批评了孟源,有位朋友来向先生讲述自己近日所学所悟,希望得到先生的指正。站在一旁的孟源便先于老师开口说:“你现在所学的这些东西,可算是找到了我以往的那些老家当了。”

王阳明说:“孟源,你又犯老毛病了。”

孟源闹了个大红脸,正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又说了一遍:“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说:“这个毛病是你人生中的一大病根。好比在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能滋养到树根。如果在这棵大树的周围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枝叶遮挡阳光,下有树根盘结,它又怎么能生长呢?所以,必须将这棵大树砍掉,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不然的话,无论你再怎么努力耕耘栽培,得到滋养的也只能是大树的根。”

在王阳明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诸多悲剧,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人们争名夺誉所致。很多人为了虚名,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陷入追求虚名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乎,为了毫无价值的虚名,而与人钩心斗角,打得头破血流,好朋友反目成仇,亲人相残。

因此,王阳明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他甚至将“去人欲”视为“存天理”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他所说的:“只有去掉了人欲,才能真正认识到天理。”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追求虚名的人,只会无端地给自己带来诸多祸端,无法放下虚名,只会为了维持这一没有价值的东西而费尽心思,徒增人生道路上的苦闷与烦恼,无法让自己的人生获得难得的坦然。

当时,在学术界也存在流弊,即程朱理学日渐虚伪,治学风气不正。王阳明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化:“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诡辩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藉藉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

后世良知的学说不再昌明,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倾轧,所以人人都有私心,而那些偏执浅陋、琐碎繁杂的见解,虚伪阴险的手段,就更是达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

他们都假借仁义的名义,而做着一些自私自利的勾当;巧言辞令来迎合世俗,用虚伪的行为来博得名誉;掩盖别人的优点而作为自己的长处;揭露别人的隐私来表现自己的正直;为泄私愤而相互争斗却认为是为正义而献身;阴险地互相倾轧还以为是疾恶如仇;忌贤嫉能却以为自己能主持公道;恣意放纵却以为自己爱憎分明。

互相欺凌互相侵害,即使是骨肉手足,彼此之间也要分出个胜负高低、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更何况天下如此之大,百姓事物众多,又如何能把他们看作是和自己一体的呢?这就难怪天下动荡、纷争迭起了。

王阳明又说:“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

从王阳明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明代的儒学即程朱理学已完全流于虚伪,士大夫之属讲的是仁义道德、忠信孝悌,而求的是声色利禄、富贵权势;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那些“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的人深恶痛绝。

他认为这是士大夫之属道德的沦丧和良知的失落。为了纠治这一流弊,他要唤起人们的良知,特别是士大夫的良知。

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揭致良知之教,都是为了扭转世风,教人们言行一致、心从良知,传扬儒学之真谛。因此,他在给弟子们讲学时,尤其注重这一点,对于那些追逐名利之辈常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

(0)

相关推荐

  • 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不同理解

    格物致知来源于<大学>,是儒家研究事物道理的理论,格物致知在儒家思想史一直存在争议,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版本,而最被大家所熟悉的当属朱熹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观点. 朱熹是宋代理学代表,什么是& ...

  • []《卷上•陆澄录》格物即是正心在线收听

    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讲<传习录>上卷阳明先生的一段话. 一.流于口耳 心中私欲丛生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 ...

  • 百万粉丝交易员Rayner:追踪止损的五种有效方法!

    Rayner Teo,新加坡独立交易员,其个人交易网站每月访问量10W+,同时他也是国外Youtube网站网红主播,粉丝订阅量高达105W.本系列文章节选自其交易教程和博客,以飨读者. 百万粉丝交易员 ...

  • 这些养心方法助你安然度夏

    五一过后,立夏来临 就是妥妥的蒸汽季节 这些隐藏在炎热中的危险 你必须要知道并做好预防 北京市疾控有关数据显示,心脏病人在夏季猝死者平均占全年死亡人数的47%. 炎热高温也会成为心脑血管的劲敌 高温猝 ...

  •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太实用了!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一份高中数学老师都推荐的数学解题方法,这里面的21种方法涵盖了高中数学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大综合,各位同学一定要记得收藏哦! 01 解决绝对值问题 主要包括化简.求值. ...

  • 人才发展的5种新方法?

    根据统计局的最新数据,7月份英国经济增长了6.6%,但仍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英国的失业率也上升到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但是,尽管经济受到Covid-19的深刻影响,但企业领导者现在应该从生存模式转变为新常 ...

  • 脾的问题--脾虚者如何简单3种健脾方法

    常海沧教授言: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源! 为什么人一生气就会有脾虚的情况?因为生气发怒表现在肝,木克土,影响到了脾.如何调养好脾肾,是养生的关键.说好女人都是一座好学校,好男人都是被好女人教出来的. ...

  • 艾灸后32种反应,代表各种疾病,教你32种处理方法!

    很多人质疑艾灸就是利用艾绒点燃后的温热刺激局部,犹如烤火,没有传说的治疗效果. 但是,<黄帝内经>中<灵枢·官能>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 ...

  • 这5种避税方法看似“合理”,实则“不正规”,购房者要慎用!

    无论你是买新房还是二手房,都是需要缴纳税费的,而且房屋价格越高,所要缴纳的税费就会越多.本来购房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如果税费也比较高,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达到避税的目的,购房者可谓是无所不用,甚至不惜 ...

  • 玄门达到令人不老不死境界几种主要方法

    采编:长生证道 次条代发,不代表本公号立场,请勿轻信,不喜勿点. ...............55.........................................55....... ...

  • 4.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

    4.4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