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养心方法是放下
自古以来,大多数人都会在欲望与理智之间徘徊、犹豫,导致身心不得不忍受着各种私欲的煎熬。
对于人性的这一弱点,心学大师王阳明指出,有一种养心的最好方法便是放下,也就要求人们在应当舍弃时必须果断地舍弃,及时放下内心之中的贪欲,避免在贪婪的泥潭中无法自拔,更不要让各类贪欲充斥内心,这样,方能获得人生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体验到人生真谛。
争名夺誉易自毙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屡责之。一日,警责方已,一友自陈日来功夫请正。源从旁曰:“此方是寻着源旧时家当。”
先生曰:“尔病又发。”源色变,议拟欲有所辩。
先生曰:“尔病又发!”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譬如方丈地内种此一大树,雨露之滋,土脉之力,只滋养得这个大根,四傍纵要种些嘉谷,上面被此树叶遮覆,下面被此树根盘结,如何生长得成?须用伐去此树,纤根无留,方可种植嘉种,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养得此根。”
——《传习录》
王阳明的弟子孟源,一直以来都有着自以为是、追求虚名的坏毛病,对此,王阳明已经多次加以责备。一天,王阳明刚刚批评了孟源,有位朋友来向先生讲述自己近日所学所悟,希望得到先生的指正。站在一旁的孟源便先于老师开口说:“你现在所学的这些东西,可算是找到了我以往的那些老家当了。”
王阳明说:“孟源,你又犯老毛病了。”
孟源闹了个大红脸,正想为自己辩解。王阳明又说了一遍:“你的老毛病又犯了。”接着开导他说:“这个毛病是你人生中的一大病根。好比在一丈见方的地里种一棵大树,雨露的滋润、土地的肥沃能滋养到树根。如果在这棵大树的周围种一些优良的谷物,可上有枝叶遮挡阳光,下有树根盘结,它又怎么能生长呢?所以,必须将这棵大树砍掉,连须根也不留,才能种植优良谷物。不然的话,无论你再怎么努力耕耘栽培,得到滋养的也只能是大树的根。”
在王阳明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诸多悲剧,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人们争名夺誉所致。很多人为了虚名,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陷入追求虚名的深渊之中无法自拔。于是乎,为了毫无价值的虚名,而与人钩心斗角,打得头破血流,好朋友反目成仇,亲人相残。
因此,王阳明极力提倡“存天理,去人欲”,他甚至将“去人欲”视为“存天理”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他所说的:“只有去掉了人欲,才能真正认识到天理。”
无数的事实证明,一个追求虚名的人,只会无端地给自己带来诸多祸端,无法放下虚名,只会为了维持这一没有价值的东西而费尽心思,徒增人生道路上的苦闷与烦恼,无法让自己的人生获得难得的坦然。
当时,在学术界也存在流弊,即程朱理学日渐虚伪,治学风气不正。王阳明曾淋漓尽致地揭露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化:“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诡辩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嫉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藉藉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
后世良知的学说不再昌明,天下的人各自用自己的私心才智互相倾轧,所以人人都有私心,而那些偏执浅陋、琐碎繁杂的见解,虚伪阴险的手段,就更是达到了数不胜数的地步。
他们都假借仁义的名义,而做着一些自私自利的勾当;巧言辞令来迎合世俗,用虚伪的行为来博得名誉;掩盖别人的优点而作为自己的长处;揭露别人的隐私来表现自己的正直;为泄私愤而相互争斗却认为是为正义而献身;阴险地互相倾轧还以为是疾恶如仇;忌贤嫉能却以为自己能主持公道;恣意放纵却以为自己爱憎分明。
互相欺凌互相侵害,即使是骨肉手足,彼此之间也要分出个胜负高低、彼此之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更何况天下如此之大,百姓事物众多,又如何能把他们看作是和自己一体的呢?这就难怪天下动荡、纷争迭起了。
王阳明又说:“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
从王阳明的这些话里,不难看出明代的儒学即程朱理学已完全流于虚伪,士大夫之属讲的是仁义道德、忠信孝悌,而求的是声色利禄、富贵权势;也可以看出王阳明对那些“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自私自利之实”,“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的人深恶痛绝。
他认为这是士大夫之属道德的沦丧和良知的失落。为了纠治这一流弊,他要唤起人们的良知,特别是士大夫的良知。
王阳明创立知行合一学说,揭致良知之教,都是为了扭转世风,教人们言行一致、心从良知,传扬儒学之真谛。因此,他在给弟子们讲学时,尤其注重这一点,对于那些追逐名利之辈常毫不留情地予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