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综述】原发垂体后叶肿瘤
《World Neurosurgery》杂志2020年9月 8日在线发表美国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的Stephen Garrett Whipple, Amey R Savardekar, Shilpa Rao,等撰写的系统综述《原发垂体后叶肿瘤:根据新的年WHO垂体肿瘤分类对文献的系统综述。Primary Tumors of the Posterior Pituitary Glan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in Light of the New 20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Pituitary Tumors》(doi: 10.1016/j.wneu.2020.09.023.)。
目的
罕见的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包括垂体细胞瘤(pituicytomas)、颗粒细胞瘤(granular cell tumors)、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 spindlee cell oncocytomas)和鞍区室管膜瘤(sellar ependymomas)。最近,WHO根据甲状腺转录因子1阳性对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进行了分类,这促使人们对这些肿瘤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自然病史、组织学特征和手术特点进行了更多的研究。这篇综述的目的旨在总结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的特点。
方法
我们的总结包括对有关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的文献的深入回顾。我们使用PubMed数据库和PRISMA指南进行了系统综述。
结果
初步检索确定了282篇发表的文章。经按严格的纳入标准,我们发现16篇原发性PPT的病例研究系列 (N>5),纳入我们的表格进行文献综述。另外10篇文章是过去20年发表的关于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的综述文章,用作我们系统综述的资源。随后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以提取与原发性PPT的临床放射影像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结果相关的临床数据。
结论
原发性PPTs是一组少见的垂体后叶细胞衍生的低级别非神经内分泌肿瘤(pituicyte-derived low-grade nonneuroendocrine ),起源于鞍区。无特征性(nondescript)的放射影像学表现和细微的内分泌异常也掩盖了(veil)其准确的诊断预测。通过叙述和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关于PPT还有很多需要理解的地方。对这些罕见肿瘤的前瞻性的多中心登记将有益于神经外科和内分泌学知识的基础。
引言
垂体瘤约占所有原发性脑瘤的10% - 15%。垂体前叶瘤主要由鞍区肿瘤组成,而原发性垂体后叶瘤(PPTs)是罕见的。PPTs代表一组低级别非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垂体细胞瘤(PCs)、颗粒细胞瘤(GCTs)、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和鞍区室管膜瘤(SEPs)。以前,PPTs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新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研究带来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归类为具有甲状腺转录因子1 (TTF-1)免疫阳性的单一病理实体的形态学谱系。所有这些肿瘤都被认为来自垂体后叶细胞(pituicytes),属于垂体后叶的特殊胶质细胞(the specialized glial cells of the posterior pituitary)。
在临床背景下,当患者出现鞍区肿块时,PPTs是不常见的,且鉴别诊断几率偏低。典型的PPT的临床、放射影像学和激素特征类似于无功能垂体腺瘤,这使得推定诊断(presumptive diagnosis)更加困难。这些肿瘤大多被在小的研究系列或作为单个病例报道。在系统的文献综述中,我们从文献中总结了PPTs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自然病史、影像学特征、亚组类型、组织学特征、手术特点以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
方法
对原发性PPTs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分析。我们的主要目标是:1)回顾病例系列和对PPTs作出综述,并选择较大的组群进行分析;2)简要总结文献,将有关PPTs的相关信息整合成一个连贯的系统综述。制定了关于文献检索、纳入/排除标准和研究选择的详细方案。我们坚持PRISMA(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指南。两位研究者(A.S.和G.W.)进行了文献检索。为了尽量减少选择偏差,两位审稿人(J.K.和B.G.)分别对文章进行了单独的审稿。在有异议的情况下,在与资深作者(B.G.和J.K.)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病理特征的文献综述由S.R.和A.M.进行,他们提供了他们医院的系列的组织病理学照片。
文献检索策略
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和Web of Science中检索1980年1月至2020年1月的文献标题和摘要。结合关键字检索建立检索策略。只检索英文文献。建立检索目录的关键词有“垂体”、“漏斗部”、“鞍区/鞍上”、“垂体后叶”、“肿瘤”、“垂体细胞瘤”、“颗粒细胞瘤”、“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鞍区室管膜瘤”、“垂体室管膜瘤”、“垂体后叶肿瘤”(“pituitary,” “infundibulum,” “sellar/suprasellar,” “posterior pituitary,” “tumors,” “pituicytoma,” “granular cell tumor,”“spindle cell oncocytoma,”“sellarependymoma,” “pituitary ependymoma,”and “posterior pituitary tumors.”)。
我们只纳入了报告的系列垂体后叶患者的临床文献(N >5例)以及对垂体后叶肿瘤的文献综述。排除病例报告和(报道患者人数<5例的)病例系列。严格遵守综述的纳入标准。图1详细描述了该过程。
图1。系统综述的文献检索策略,以及最终文章的选择过程。MeSH,医学主题词;TTF-1,甲状腺转录因子。
结果
系统综述
最初的检索找到282篇文章,以摘要格式索索。严格遵循入选标准,只纳入那些报道原发性PPT 的病例研究系列的文章(N>5)以及关于PPT的综述。经过对标题和摘要综述,共筛选出45篇论文。剔除重复项后,共筛选出31篇符合纳入标准且与我们的主题相关的文章。本文对这31篇文章的全文进行了综述。我们手动检查了参考文献部分,并确定了在初始检索中漏掉的任何相关交叉引用。在全文回顾中,我们排除了5篇对我们的研究目标没有提供信息的、对我们的系统综述没有显著增加或包含重复患者数据的文章。在剩下的26篇文章中,16篇符合我们的原发性PPT病例系列(N>5)的要求,纳入我们的表格进行文献综述。随后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以提取与原发性PPT的临床、放射影像学、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治疗结果相关的临床数据。我们最后的综述和讨论基于对从最后16篇文章中提取的数据的详细分析(表1)。其中10篇文章是关于过去20年发表的PPT的综述文章,并被用作我们系统综述的资源。
表1.系统文献综述的结果。
讨论
流行病学
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占鞍区肿瘤的不到(<)0.5%。文献中被报道的超过70%的PPTs是在过去8年间被确认的,因为它们越来越被认可为一个独特的临床实体。Guerrero-Perez等报告截至2019年发表的所有PPTS的广泛的系统综述,报告有135例垂体细胞瘤(PCs), 69例颗粒细胞瘤(GCTs), 47例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 8例鞍区室管膜瘤(SEs),和7例混合性组织学(mixed histology)。2007年,在德国垂体登记处(the German Pituitary Registry),Saeger等报告所收集的4122例垂体肿瘤中只有3例(0.07%)垂体细胞瘤(PCs)。Roncaroli等在另一个跨度9年的单中心系列研究中,发现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的发病率为0.4%。据报道,高达17%的患者在死后(post mortem)被发现有少量无症状的颗粒细胞瘤(GCTs)。PPTs在儿科人群中极其少见,在2019综述的所有病例中,只有8例(3%)儿科患者得到诊断。PPTs最常见在40到60岁得到诊断,垂体细胞瘤(PC)在上述年龄范围内较早得到诊断,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则在中期得到诊断,颗粒细胞瘤(GCT)在后期得到诊断。一些系列报道女性在颗粒细胞瘤(GCT)上有轻微的优势,但在垂体细胞瘤(PC)和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方面则没有优势,虽然这是一个前后矛盾(inconsistent)的发现。
临床表现
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的症状通常与垂体前叶的无功能垂体腺瘤难以鉴别,以渐进的肿块占位效应症状为主。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40%)和视路压迫引起的视力障碍(60%)。尿崩症(DI)的发生率为3% - 5%。由于PPTs生长缓慢导致80% - 90%分泌精氨酸加压素的神经元退行性变,尿崩症(DI)的发生率低。45%的PPTs可见垂体功能减退,这是最常见的内分泌表现,最常见的是在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中。性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的孤立性缺乏症;而被抑制的生长激素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都有报道。全垂体功能低下虽然罕见,但在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中比在垂体细胞瘤(PC)或颗粒细胞瘤(GCT)中更为常见,这已被认为是一个显著的特征。轻度高泌乳素血症,但很少有患者出现溢乳症。
典型情况下,PPTs是无功能性肿瘤;然而,Guerrero-Perez等在2019年系统综述中发现10例患者伴有皮质醇增多症(7例垂体细胞瘤和3例颗粒细胞瘤)以及4例患者伴有肢端肥大症(2例垂体细胞瘤和2例颗粒细胞瘤)。Feng等报道了2例PPT伴有功能性垂体分泌过量综合征:1例发生肢端肥大症,1例发生库欣病。研究人员推测,在这些病例中要么存在一个同时分泌的腺瘤,要么PPTs可以刺激细胞因子的产生(production of cytokines),进而刺激垂体前叶。
影像特点
由于非特异性放射影像学特征及其与其他鞍区疾病的相似性,PPTs常被误诊为垂体腺瘤及其他鞍区/鞍上病变。在磁共振成像上,PPTs通常表现为坚实的清晰的鞍区和鞍上肿块,而囊性PPTs不常见,仅占2%。在T1加权像上常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常表现为高信号,并在给予对比剂后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强化。在所有的垂体细胞瘤(PC)和颗粒细胞瘤(GCT)中,25%与垂体腺表现不同。成像上无法从垂体腺中区分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且本质上都是浸润性的。在文献中,有关蝶鞍的PPTs位置是多种多样的。虽然较早的文献描述垂体细胞瘤(PC)发生在鞍内,但最近的大量病例系列发现垂体细胞瘤(PC)发生在鞍上或漏斗部。同一研究系列报道,根据他们的经验,颗粒细胞瘤(GCT)只出现在鞍内区域,且1例梭形细胞是上下班瘤(SCO)只出现在鞍内空间。
Feng等建议根据鞍上区域中线的肿块,T1上低信号或等信号 , T2上高信号,显示有明显的(avid)对比强化,且没有囊变或钙化,没有海绵窦浸润,在>90%的患者中可以作出垂体细胞瘤(PC)的诊断(图2)。鞍区/鞍上肿块T2加权成像出现一个星形的裂纹(A starlike crack)提示有不平衡的蛋白质分布,有人发现认为这是颗粒细胞瘤(GCT)的影像学特征。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最独特的影像学发现是T1加权成像存在多个低信号焦点(multiple hypointense foci)和线性信号流空区域(linear signal void areas)(图3)。低信号焦点代表含铁血黄素沉积,而线性信号流空区域可能是血管结构,再次凸显潜在的肿瘤血管性性质。报道的极少数目的鞍区室管膜瘤(SE)排除了任何放射影像学的特征。
图2。垂体细胞瘤。(A)对比增强的T1矢状面磁共振。(B)对比增强的T1 冠状面磁共振。
图3。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A)对比增强的T1矢状面磁共振。(B)对比增强的T1 冠状面磁共振。
肿瘤病理类型
垂体细胞瘤(PC):垂体细胞瘤(PCs)原先被称为漏斗部瘤( infundibuloma )或垂体后叶星形细胞瘤(posterior pituitary astrocytoma),Brat等在2000年发表的9例病例中首次阐明垂体细胞瘤(PC)。WHO于2007年予以正式确认(图4)。WHO于2016年将垂体细胞瘤定义为在神经垂体或漏斗部( in the neurohypophysis or infundibulum)的边界清晰、实质性、低级别胶质肿瘤( well-circumscribed, solid, lowgrade glial neoplasm that originates),由双极纺锤形细胞组成,呈束状或席纹状排列( fascicular or storiform pattern)。组织学上,为WHO I级肿瘤。据推测,它们主要从垂体柄的下部起始于后叶,并逐渐向上延伸。
图4。作者医院诊断出的垂体后叶颗粒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A)矢状面平扫MRI T1-加权显示视交叉下方的T1等信号肿块。(B)轴位T2加权MRI显示T2低信号肿块。(C, D)矢状面和冠状面MRI T1加权对比增强显示增强强烈的病灶。
显微镜下,他们类似于亮的和暗的垂体后叶细胞(light and dark pituicytes)。它们含有非颗粒性和非空泡性的嗜酸性细胞质(nongranular and nonvacuolated eosinophilic cytoplas),核卵圆形细长,罕见有丝分裂象(oval to elongated nuclei and rare mitotic figures)(图5)。星形细胞瘤中也可见到紧凑的梭形细胞和松散的微细胞成分的双相模式,这解释了它们最初被分类为垂体后叶星形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上,肿瘤细胞呈弥漫性S-100免疫反应和片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标记。据报道主要位于鞍内或鞍上,大部分无浸润性。次全切除术后,垂体细胞瘤的复发率低至4%,且无恶性转变的报道。
图5。(A-D)颗粒细胞瘤。显微镜图像显示肿瘤由巢状排列的多边形细胞组成(A,苏木精-伊红[H&E]),显示肿瘤细胞呈特征性颗粒性嗜酸性胞浆(B, H&E),以及弥漫性CD68免疫阳性(C),伴核甲状腺转录因子1免疫阳性(TTF-1) (D)。
(E-H)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显微图像显示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胞浆呈鲜明的嗜酸性,以束状排列(E, H&E)。肿瘤细胞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 无免疫反应性(F),显示甲状腺转录因子1免疫阳性(G),伴低增殖(H, MIB-1)。(I-L)垂体细胞瘤。显微图像显示双相梭形细胞以层状排列(I, H&E),对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具有不同的免疫反应性(J),弥漫S-100 免疫阳性(K),低增殖性(L, MIB-1)。
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 在2002年,第一次在文献中报道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而在2007年SCO,才被确认为一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在WHO 对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分类的第四版之前,SCO被认为来自垂体前叶,因为它们与为非分泌激素的细胞提供结构支撑的星形非分泌激素的细胞,腺垂体滤泡星形细胞(folliculostellate cells),有相似之。放射影像学上,它们通常混杂在鞍内和鞍上(图5)。显微镜下,可见交错的束状细胞和梭形细胞的模糊小叶(interlacing fascicles and illdefined lobules of spindle cells witheosinophilic),伴嗜酸性胞浆和不同的嗜酸瘤细胞胞质(variable oncocyticcytoplasm)。它们表达vimentin、S100蛋白、BCL2、上皮膜抗原和抗线粒体抗体。在PPTs中,SCOs与更多的血管和侵袭性特征有关。海绵窦侵袭占3%。有报道,术中大量出血和自发性出血可能是由于肿瘤血管增生和侵袭海绵窦所致。有2例SCO侵袭鼻窦的报道,1例导致间歇性鼻衄(intermitent epistaxis)。文献支持与其他PPT患者相比,SCOs术前内分泌异常(如垂体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较高。
从历史上看,这些病变是良性的,符WHO的I级分类。这一观点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挑战,因为文献随访报告显示,低级别肿瘤的复发率和再手术率比预期的要高。由于SCO的血管性和附着性,这可能是其有较高的进展率和复发率的原因,所以次全切除术是常见的。较高的次全切除率、复发率、血管性和骨质进袭率以及增加的Ki-67指数,使得大多数临床医生将SCOs归入比其他PPT更具侵袭性(aggressive)的类别;然而,最近研究机构对11例不同的PPTs的患者所进行的系列研究中,基于所有11例患者都能实现大体全切除而不出现任何明显的失血,以及在5年的随访中无复发的能力,认为其属于低级别。
颗粒细胞瘤(GCT):颗粒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最常见的表现在舌头,皮肤,或皮下组织。颅外颗粒细胞瘤被认为来自许旺细胞( Schwann cells),是最常见的,垂体颗粒细胞瘤(GCT)是最罕见的。神经垂体的第一例颗粒细胞瘤(GCT)是在1921年由Sternberg描述的。在所有的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中,GCTs最常见。据报道,在尸检的无症状患者中,有多达17%的患者有垂体颗粒细胞瘤。它们生长缓慢,而且大多数病例从未达到足以产生临床症状的大小。它们通常起自垂体柄,可能位于灰结节(the tuber cinereum)平面的高处(图5)。它们是由高浓度的周期性酸性-Schiff染色阳性(periodic acid-Schiff positive)和抗淀粉酶(diastase resistant)的溶酶体引起的,包含密集排列的多边形细胞(densely packed polygonal cells),具有丰富的颗粒状嗜酸性胞浆(abundant granular eosinophilic cytoplasm)。颗粒细胞肿瘤呈CD68、S100、α1-抗胰蛋白酶、α1-抗胰凝乳蛋白酶和组织蛋白酶B多种阳性。在报道的最大病例研究系列中,发现颗粒细胞瘤(GCTs)所具有的侵袭性或复发性的倾向较低。由于它们生长缓慢,诊断时通常体积较大,手术的目标主要是肿瘤解压(decompression)。
鞍区室管膜瘤(SEP):室管膜瘤是原发的胶质肿瘤,通常起源于脑室或脊髓中央管,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室管膜细胞从脑室周围区域的功能障碍的迁移,也可在脑实质中发现。截至2018年,只有7例鞍区室管膜瘤(SEP)的病例报告。关于它们的起源有3种假设。第一种假设认为,SEPs可能是胚胎形成发生期间异常迁移的结果。第二种认为,SEPs可能来源于祖细胞或生殖细胞,类似于其他部位的异位室管膜瘤。第三个也是最被接受的理论是SEP是垂体细胞瘤(PC)的一种变体。超微结构证据支持垂体后叶细胞(垂体后叶特殊的固有细胞类型)可以有不同的细胞类型,包括室管膜垂体后叶细胞(ependymal pituicyte),它可能发生肿瘤性转化(neoplastic ransformation)。 WHO 将鞍区室管膜瘤分类为1级,尽管它的典型的对等物(canonic counterpart)经典室管膜瘤(classic ependymoma)被归为3级。典型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形态良好的室管膜瘤菊形团(well-formed ependymoma rosettes)或血管周围假菊形团(perivascular pseudorosettes)中的卵形或长方体细胞(oval or cuboid cells)。
组织学和细胞的起源
垂体后叶由下丘脑大细胞神经元(hypothalamic magnocellular neurons)的远端轴突(distal axons)组成。下丘脑成对的室旁核和视上核(paired paraventricular and supraoptic nuclei)是轴突的细胞体(the cells bodies of these axons)。垂体的特化的胶质细胞(specialized glial cells),即垂体后叶细胞(pituicytes),主要具有支撑的(sustentacular)功能或结构支持功能(structurally supportive function)。有5种不同种类的垂体后叶细胞:主要的垂体后叶细胞(the major pituicytes),颗粒性(granular),嗜酸瘤细胞性(oncocytic),室管膜性(ependymal)的和暗垂体后叶细胞(dark pituicytes),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组织学外观。这种区分有助于确定PPTs的起源。主要的和暗的垂体后叶细胞形成垂体细胞瘤(PC),嗜酸瘤细胞性垂体后叶细胞瘤形成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颗粒性垂体后叶细胞形成颗粒细胞瘤(GCT),室管膜变异垂体后叶细胞形成鞍区室管膜瘤(SEP)
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进展发现,PPTs有共同的垂体后叶细胞起源。垂体后叶细胞标志物,TTF-1,在所有的PPTs中都有一致的表达。TTF-1在发育和成年期间在腹侧前脑(in the ventral forebrain)表达。它的关键作用是识别在脑室区的祖细胞(ventricular zone progenitors)。根据早期的组织学研究,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和颗粒细胞瘤(GCT)被认为是垂体细胞瘤(PC)的变体。它们被认为都来自表达TTF-1的同一前体。这些垂体后叶细胞和胚胎前体细胞产生4类PPTs: PC、SCO、GCT和SEP。目前还没有BRAFV600E、IDH1-R132H或BRAF-KIAA1549融合的突变的报道。Ki-67增殖指数通常较低;然而,在一个研究系列中,有66%显示标记指数>3%,在较早报道中认为这与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有关,它们一致对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以及腺垂体激素呈阴性,因此帮助与垂体腺瘤鉴别,并显示对S100蛋白染色,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和上皮膜抗原有不同的染色。
自然病史
如前所述,PPT通常表现为惰性生长模式,只有在肿块占位效应引起症状后才会发现。根据WHO指南,所有这类肿瘤均属于1级良性肿瘤;然而,也出现了一些PPTs有异常行为(aberrant behavior)的案例。很少有关于垂体细胞瘤(PC)、颗粒细胞瘤(GCT)和鞍区室管膜瘤(SEP)更具进袭性的特征的记录实例。有一份报告记录道,在切除6年后,有6毫米结节随着时间逐渐增大到1.2厘米的患者出现垂体细胞瘤(PC)复发,需要进行放射外科治疗。如前所述,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有较大的复发递归倾向(a greater propensity toward recurrence)。Kong等报道了一位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患者在3次手术和放射外科治疗后多次复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在此期间,Ki-67指数从6%逐渐升高至45%。Kong等人还警告说,这一特定的PPTs亚型可以预测更进袭性的进程(aggressive course)。据报道,另一例疑似伴有蝶顶窦(sphenoparietal sinus)转移的SCO患者需要3次手术切除,Ki-67指数为8%。较大的研究系列报道近40%的SCOs在手术时复发。11例患者(4例垂体细胞瘤 ,4例颗粒细胞瘤 ,3例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在这些肿瘤大体全切除术后平均随访近5年未见复发。虽然PPT的文献中仍缺乏长期数据和客观的结果测量,但由于该肿瘤的罕见性,WHO 1级分类仍有相关性,但不能忽视密切的随访和可能的复发。
手术特点
治疗PPTs的金标准是手术,大部分患者经大体全切除术可治愈。PPT倾向于有一致的坚固性(firm consistency),并经常附着在周围的结构上。术中区分PPTs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局部组织侵袭和平面不清楚(poorly defined planes)的富血管性(highly vascular)肿瘤可能提示SCO,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肿瘤的特点和手术入路,肿瘤切除不完全。在Guerrero-Perez等的系统综述中,报告了22例次全切除术,占所有PPT病例的45%。最常见的手术入路是经蝶窦切除术(TSR),当鞍上和鞍旁有明显扩张或不能经蝶切除术(TSR)时,可采用经颅入路。两种方法之间没有直接的比较,但有人提出经颅入路有较高的视觉障碍风险,而TSR有较高的次全切除率。
术后病程
在PPTs手术切除后,常见报道会发生垂体功能减退(43%)和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尿崩症(DI)(33%)。文献报道的其他较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视力丧失、脑积水、脑膜炎、颅神经麻痹、偏瘫、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心源性休克。如果有继发于肿块占位效应的视觉障碍,大多数病例系列报告手术减压后视力改善。
尚未确定术后放疗的适应证。在一项对PPTs的系统综述中,所有对持续或残留的PPTs的研究系列中有约 25%的患者接受了术后放疗。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明确说明放射治疗的类型和时间长度。有一些病例报告使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残余肿瘤取得不同的结果。一些患者的残留肿瘤在3个月到7年之间稳定,而另一些患者在放射治疗后肿瘤大小有进展。既往文献报道依据WHO分级指导室管膜瘤放疗;因此,有必要建议在鞍区室管膜瘤(SEP)切除术后进行放疗,特别是在有残余肿瘤的情况下。然而,没有客观的数据来支持这一理论。
系统综述的局限性
目前的文献综述集中于病理证实的PPT。需要强调的一个重要的偏倚是,在我们系统综述的文献中,大多数系列包括了接受手术并经组织学证实为PPT的鞍区肿块患者,而这些肿瘤中有许多是偶然发现,需要进行放射影像学和内分泌学随访。此外,磁共振成像的普遍应用导致了更多的偶发性鞍区肿块得到诊断,因此,大多数病例报告时在过去十年间发表。在过去的8年里,70%的临床报告显示出对这些罕见的鞍区病变认识的提高,以及病理诊断更加准确。
结论
原发性垂体后叶肿瘤(PPTs)是一种少见的垂体后叶细胞衍生的低级别非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自鞍区,包括垂体细胞瘤(PCs)、颗粒细胞瘤(GCTs)、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COs)和鞍区室管膜瘤(SEPs)。它们的临床体征和症状与较常见的垂体前叶疾病相对相似,加上它们的发病罕见(their scarce incidence),使它们的诊断具有挑战性。一个前瞻性的多中心的PPTs登记可能有益于神经外科医生和神经病理科学者,同时扩大内分泌学知识库和改进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