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 | 季秋之月 鞠有黄华
秋意浓,霜露降,
桂花落,秋菊开。
别了八月的桂子,
农历九月时,菊花开得正当时。
深秋即至,草木渐枯,寒蝉噤声,万物凋敝。本以为此时节,冷冷清清,却不想仍有一花凌霜傲雪,于深秋悄然地绽着,不争不抢,却也开得伟烈。
秋菊,别名九华、黄花、女帝花。
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又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其品种丰富、颜色繁多,或白,高洁素净,或黄,端庄淡雅,亦有紫红、淡粉,彰显其沉稳气质。
《礼记》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它的意思是,每年菊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季秋也就是秋末的意思,所以说菊花还有一种别称,叫做“秋花”。
又名秋华,即秋季之花,俞樾《群经平议 · 尔雅二》:“秋华者,菊之异名”。而韩琦有“且看黄花晚节香”句,又名晚香;因秋菊多在寒冷之时开放,别名寒英。
不同于牡丹的富贵,芙蓉的娇艳,就连香气也要差桂花一些。
孤傲的菊更像是一位隐士,隐于市、隐于林,与世无争、高风亮节。不趋炎势,不慕名利,不争,无人问津,无人欣赏,无妨,自要孤寂地开于万花凋零的秋季,遗世而独立。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爱种菊、赏菊、咏菊、画菊,有着挥之不去的菊花情结,并留下了丰富的菊文化遗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与菊花结缘,同时也使得菊花有了与他一样的隐居、超然的意象。
不过,据考证,最早“以菊入诗”的是战国诗人屈原的《楚辞 · 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通过这两句诗,写出自己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品质。
“以菊入诗”从屈原始,由陶渊明兴,菊花独特的意象和精神,成为文人墨客写作的素材。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代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等大家都有咏菊之作,一直到元、明、清,诗人们对菊花仍情有独钟,留下了大量名篇佳句。
作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若说冬梅傲雪,幽兰淡雅,那么秋菊便是兼有梅与兰的两种品格,既不畏严寒,又清幽高雅。是以君子受其影响,入世则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出世便独善其身、随遇而安。
闲暇时,于窗边陈一几塌,邀二三好友亲朋,泡一壶菊花清茶,话桑麻,就菊花,慕菊之高雅。
莫似古人般,叹寒来暑往,感深秋凄凉,何不对诗赏花,去秋愁,再望窗外青山云霞,远方流水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