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

1
概述

白芍,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2
别名

芍药、金芍药。

3
产地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此外,山东、贵州、湖南、湖北、甘肃、陕西、河南、云南等地亦产。浙江产者,商品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昆亦大。

4
形状鉴别

性状干燥根呈圆柱形,粗细均匀而平直,长10~20厘米,直径1~1.8厘米。表面淡红棕色或粉白色,平坦,或有明显的纵皱及须根痕,栓皮未除尽处有棕褐色斑痕,偶见横向皮孔。质坚实而重,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色,木部放射线呈菊花心状。气无,味微苦而酸。以根粗长、匀直、质坚实、粉性足、表面洁净者为佳。

5
炮制

白芍: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酒白芍: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焦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土炒白芍: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6
性味归经

【性味】苦酸,凉。

1、《本经》:'味苦,平。'

2、《吴普本草》:'桐君:甘,无毒。岐伯:咸。李氏:小寒。雷公:酸。'

3、《别录》:'酸,平微寒,有小毒。'

【归经】入肝、脾经。

1、《品汇精要》:'行手太阴、足太阴经。'

2、《本草经疏》:'手足太阴引经药,入肝、脾血分。'

7
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1、《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

4、《唐本草》:'益女子血。'

5、《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8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

9
注意事项

注意虚寒腹痛泄泻者慎服。

1、《本草经集注》:'须(一作’雷’)丸为之使。恶石斛、芒消。畏消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2、《本草经疏》:'凡中寒腹痛,中寒作泄,腹中冷痛,肠胃中觉冷等证忌之。'

3、《药品化义》:'疹子忌之。'

4、《得配本草》:'脾气虚寒,下痢纯血禁用。'

10
相关配伍

1、治妇人胁痛:香附子四两(黄子醋二碗,盐一两,煮干为度),肉桂、延胡索(炒)、白芍药。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无时服。(《朱氏集验医方》芍药汤)

2、治下痢便脓血,里急后重,下血调气:芍药一两,当归半两,黄连半两,槟榔、木香二钱;甘草二钱(炒),大黄三钱,黄芩半两,官桂二钱半。上细切,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素问病机保命集》芍药汤)

3、治妇人怀妊腹中疞痛: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芎藭半斤(一作三两)。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

4、治产后血气攻心腹痛:芍药二两,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圣济总录》芍药汤)

5、治痛经:白芍二两,干姜八钱。共为细末,分成八包,月经来时,每日服一包,黄酒为引,连服三个星期。(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6、治妇女赤白下,年月深久不差者:白芍药三大两,干姜半大两。细锉,熬令黄,捣下筛.空肚,和饮汁服二钱匕,日再。(《广利方》)

7、治金创血不止,痛:白芍药一两,熬令黄,杵令细为散。酒或米次下二钱,并得。初三服,渐加。(《广利方》)

8、治脚气肿痛:白芍药六两,甘草一两。为末,白汤点服。(《岁时广记》)

9、治风毒骨髓疼痛: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为末,夹绢袋盛,酒三升,渍五日。每服三合,日三服。(《经验后方》)

11
相关论述

1、《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2、《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3、《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治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0)

相关推荐

  • 古籍中的白芍与赤芍

    写在前面 没有看到样品, 不过收集到一些数据, 数据不多,不具有代表性, 但感觉白芍的芍药苷含量,比赤芍高一些. 看加工方式, 白芍有煮一下,但赤芍没有, 不知是不是这个过程,可以杀酶保苷? 另有疑惑 ...

  • 中药芍药的功效与作用

    芍药 别名:将离.离草.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草芍药 芍药主治 镇痉.镇痛.通经,妇女的腹痛.胃痉挛.眩晕.痛风.利尿 芍药现代药理研究 1.赤芍有解热.镇痛.镇静.解痉.抗惊厥作用. 2.赤芍有抗 ...

  • 白芍养血柔肝是专长

    芍药为花之相,男女之情不再只有玫瑰添彩,更有芍药留香.花根均可入药,白芍功擅养血柔肝,更是美容佳品. 芍药花大色繁,美艳喜人,却一直处于花王牡丹的重压之下,始终扮演着陪衬的角色,美其名曰:花相.这两年 ...

  • 仲圣说药 | 白芍——养血柔肝是专长

    芍药为花之相,男女之情不再只有玫瑰添彩,更有芍药留香.花根均可入药,白芍功擅养血柔肝,是美容佳品,更是医者手中的治病良药.其中白芍能养血柔肝.养阴益胃.美容保健,在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 ...

  • 郝大夫说白芍:养血柔肝疗效好,养肝护肝不能少

    白芍养血柔肝 白芍是中医肝病大夫比较常用的中药之一,白芍性平,味酸.归肝.脾经.具有敛阴止汗,养血柔肝,缓中止痛的功效.白芍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有很好的免疫调节作用,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显著. 白芍和 ...

  • 白芍是如何养血柔肝的,在临床和养生如何应用,还不快来看看

    白芍,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每年夏.秋二季采挖,洗净后除去头尾和细根,将其置入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白芍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 ...

  • 白芍:养血柔肝是专长!

    芍药,花大色繁,美艳喜人,却一直处于花王牡丹的重压之下,始终扮演着陪衬的角色,美其名曰:花相. 事实上,芍药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花,在百花丛中,名字中含有药字的,大约也就是这一种了,它名副其实,是医者手 ...

  • 肝为刚脏,白芍养血而柔肝,主治肝气郁结之...

    肝为刚脏,白芍养血而柔肝,主治肝气郁结之急躁易怒.胁肋疼痛.嗳气叹息.脘腹胀满.脉弦等,常与柴胡.枳实.甘草.香附.川芎.陈皮等配伍,如柴胡疏肝散.陈士铎认为,芍药治郁证,需大剂量使用,其在<本 ...

  • 缓中补虚—金匮要略第6.18条原文疑难辨析

    原 文 第6.18条曰:"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蟅虫丸主之." 辨 析 对其中 ...

  • 羌活独活白芍鸡血藤祛风湿通痹止痛与颈椎病退行化疾病。

    羌活.独活.白芍.鸡血藤配合,既祛风湿.通痹止痛.又养血敛阴.活血补血等功能与颈椎病退行化等等疾病. 1.羌活,性辛苦.温,归肾.膀胱经,具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等作用. 2.独活性辛苦温,归肝肾膀胱 ...

  • 【经方】张仲景《伤寒论》中止痛最快的药方

    岐黄名家经方 1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欢迎您 去学岐黄名家经方 组成:麻黄10克,细辛5克,黑顺片10克,白芍30克,大黄20克,赤芍15克,杜仲20克,牛膝 15克,夜交藤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