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治水10苏州历史上的治水9夏原吉治水
我楚狂人
一、苏州历史上的治水9
7.夏原吉治水
明朝初年,户部尚书夏原吉治理苏州水患,可以说是苏州历史上较大规模的一大水利工程。说是大工程,是这一工程改变了苏州水系的格局,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正因为这种改变,学界至今尚有争议。
众所周知,苏州地区水系的核心是太湖,而自古太湖水东泄的主要通道是三条,即东江、娄江和吴淞江。而夏元吉的思路是环绕吴淞江展开的。夏原吉开通白茆河,将吴淞江水分流入娄江,再疏浚娄江下游浏河,让浏河承担更大的泄洪任务。同时,抬升吴淞江支流黄浦江的地位,使之成为主要的泄洪通道。这个格局变化影响至今。特别是黄浦江的地位抬升,直接影响了上海的地位抬升。
明代以前,吴淞江(苏州河)曾是太湖的主要出海通道,黄浦江(鸦片战争前名“黄浦”)是其支流。当时的吴淞江下游大致从北新泾经今曹杨新村至潭子湾向东北接虬江路至虬江码头,再沿今复兴岛以北段黄浦江出大跄浦口(后改称吴淞口)汇入长江。而当时的黄浦原经上海浦(今虹口港)在今嘉兴路桥附近流入吴淞江(此处曾称黄浦口)。
明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因吴淞江淤浅严重,黄浦口淤塞不通,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元吉征用民工20万,疏浚吴淞江南北两岸支流,引太湖水入浏河、白茆直注长江(“掣淞入浏”),又疏浚上海县城东北的范家浜(即今黄浦江外白渡桥至复兴岛段),使黄浦从今复兴岛向西北流至吴淞口入注长江,此后吴淞口实际成了黄浦口,故有“黄浦夺淞”之说。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海瑞主持在古东江(时通称横潦泾)金汇港口东侧修坝建闸港,使上游来水大多北折改走黄浦,冲刷了吴淞江下游河床,使吴淞江淤积问题得到彻底解决,而“三江”之一的吴淞江也倒过来成为黄浦的支流。横潦泾水北流后始成今日的黄浦江,同时仅有少量来水过闸港走旧水道直接入海,使古东江下游河道不断淤积,以后这段河道也通称闸港。
江南为明代最重要的赋税出处,此地区一旦发生水灾,必然严重冲击国家的财政经济.明代永乐初年,吴淞江中下游河道淤塞严重,黄浦江下游河道也遭淤积,以致每逢天降大雨,江南地区即成泽国. 明成祖重视江南灾情,特派户部尚书夏原吉前往治水.夏原吉亲勘灾区,其认为吴淞江整条河道既淤塞严重,已失去疏泄河水功能,决议舍弃;因此为疏泄吴淞江上游的河水,则於其中段的北岸,开挑夏驾浦,新洋江等支河,引河水向北流,经刘家河入海.至於整治黄浦江下游河道,则认为其河床已淤塞成平地,施工困难;另於范家滨,另开新河道以取代之. 此一治水方案,虽能速息水患,但吴淞江原为疏泄太湖水入海的最主要干河,一旦完全失去疏泄河水的功能,必然给江南地区带来无穷的水患。
昆山地方史料称:古镇千灯有一条尚书浦,北起吴淞江,南通淀山湖,是水上交通要道。相传明永乐元年,户部尚书夏原吉奉令携太常少卿袁复开浚吴淞江,同时疏拓千灯浦,解除了水患。百姓为纪念他的功绩,把千灯浦改成了尚书浦。昆山城以东有一条下界浦,明初时到入海口一百三十余里已经淤塞成平陆,无法泄水,也是由于夏元吉引下界浦入浏家港以分水势,得以通畅。从此下界浦被改名为夏驾河,沿用至今。
明代洪武末年,作为太湖水入海通道的吴淞江下游严重淤塞,致使浙西连年遭受涝灾。永乐初年,吴淞江和黄浦下游壅塞,苏州、松江府一带大水成灾。朝廷十分重视水患治理,委派户部尚书夏元吉来江南筹划根治事宜。夏元吉采取“掣淞入浏”、“掣淞入浦”的方案,一方面将吴淞江上游引入浏河,直接出海以舒解淤塞之急;一方面采用本地诸生叶宗行的建议,开凿范家浜,使黄浦之水截过吴淞江,北流直接入海。当时永乐皇帝批准他役工十余万。夏元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不张盖”,不辞辛劳地指导施工。他说:“民劳,吾何忍独适。”终于大功告成,使太湖、淀山湖和浙西之水顺畅入海,解除了水患。这,恰如归有光在《水利论》中所指出的:“禹治四海之水,而独以河为务;余以为治吴之水,宜专力于淞江(即吴淞江)。淞江既治,则太湖之水东下,而余水不劳余力矣。”
辅助他治水的叶宗行立下汗马功劳,后来被提拔为钱塘县知县。他们当时设置测量水位的石标,名曰“忧欢石”——水位正常为欢,水位上涨为忧,这不仅是水文测量的设施,也蕴含了人文色彩。
由于吴淞江上游水源分泄江海,下游(吴淞)江(黄)浦合流,浩荡的黄浦江水直达东海,河床被冲刷得越来越深广,以至上海开埠后,外洋轮船可以停泊至黄浦江码头。这为上海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城市奠定了基础。黄浦江与吴淞江(近代称苏州河)相交的格局,促使上海形成更完善的内河网络,连接更广阔的腹地——苏、锡、常、杭、嘉、湖这片中国最富庶的地区。
夏原吉(1366-1430),字维哲,先祖为江西德兴人,后迁湖广湘阴(今湖南湘阴县)。明代洪武年间以乡荐入太学,官户部主事,历仕五朝。明成祖时任户部尚书。他不仅主持财政27年,还担纲治水重任,被依为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