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时光 No.002】赵永刚:刘老师“家有状元”的妖孽生活
刘老师“家有状元”的妖孽生活
文|赵永刚
写这个专栏,我想了很多,孩子的教育是个大事,各种文章也很多,我怎么才能写好呢,所以就定了基本原则:不讲道理,只讲故事,其意自见。
写专栏也是个苦逼的事,不像以前搞文字那么随意,给自己一个小目标,至少写够100篇。有信心的事,不说自己的亲子时光,就算身边朋友有启发的故事都很多,每个父母关于孩子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这几天,2018年高考成绩出来了,社会上又在热议高考状元,谁不希望自己家孩子有此荣耀,但我们大多只看到了“金榜题名”,却轻视了背后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或许值得玩味。
去年这个时候,我写过一篇《高新一中国际部,从照顾入学到高考第一名,听刘老师说说孩子的事》,昨天又翻出来看看,特别的感触,今就分享给朋友们。
身边朋友的孩子取得好成绩,又知根知底,自然是特别高兴的。去年孩子成绩出来以后,我一直吵吵着庆贺一下,刘老师说忙得很,又要报志愿,后来等待录取结果。孩子被同济大学录取以后,总算松口气了吧,结果刘老师的孩子又在忙活着安排他的假期,很快就自己背个行囊去上海了。
刘老师和我每周都要见面的,原因是他是我操持的开儿学馆里的骨干老师,要是我外出有事,他还帮衬着打理。所以就走的特别近,而且也聊得来,孩子的动向我就十分清楚。
去年年前的时候,我俩正坐着扯淡,还说着儿子昨天考完试,该回来了吧。陕西地方邪,说着电话响了,原来是儿子已经走到小区楼下了,见家里没人就打个电话,说是给父母个惊喜。
孩子给我们的惊喜总是不断。刘老师觉得有点遗憾,去年娃高考前母亲过世,他回家料理后事,孩子多少受了点影响,要不是这个原因,孩子或许还能考好些,也不至于仅仅在国际部是第一了。
刘老师在华县农村的家我去过,曲里拐弯的,在华县临近山里的半山腰,也就是很普通的农村小村落。刘老师说,现在条件够好了,他们上学那会,没有通公路,经常发大水,都是趟着河水来往上学。
刘老师印象中全家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其实就是那条县城通往家里的路,孩子初中那会,一家人就步行回家,十几里路程,路边是田野庄稼,道路两旁是林荫道,一家人边走边玩,特别的快乐。
说到这个的时候,我就特别的感触,很多人把孩子从乡下送到城里,再从城里送到西安,削尖脑袋,花钱找人眼瞅着五大名校,到头来结果还并不是那样。而刘老师的孩子,小学初中阶段就是在渭南乡下长大上学的。
对此,刘老师的看法是,孩子的成长,什么年龄段干什么事情,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孩子的习惯,态度,兴趣是很重要的,他不快乐,肯定学不好。再说,这段时间,孩子最重要的是,读书和积累,如果把孩子放在题海里苦不堪言,那是麻烦了。
这一点我挺有感触,我和西安教育界的很多朋友聊起过这个话题,一些名校做过调查,本校初中的孩子进入高中后很多表现平平,而是那些从外地区县挖的尖子生,高中阶段爆发力很大。对此的解释是,城里名校的初中生是补出来的,潜力被挖尽了。而各大名校下力气到各处挖来的原生态学生,很容易出成绩。
刘老师说起儿子,总说老婆带的好。他从渭南师范毕业后,他如今的妻子也是他的同学,从宝鸡到了渭南,就一起在渭南乡镇中学教学,后来有了孩子,那段一家三口的日子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
后来,学物理的刘老师辞职考取了新疆大学的化学研究生,远赴新疆求学,从陕西到新疆,刘老师讲过路途上的很多故事,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和老婆坐的车半道坏了,他们就拿着干粮,带着水,遇到汽车坐汽车,连拖拉机也坐过,没钱住店,两个人就坐等天亮看星星,说起来挺浪漫的,可日子的辛酸就那么深刻。
研究生毕业后,刘老师在外地企业做过,后来还是辗转来到了西安,当然是因为孩子,妻子也辞去工作,带着孩子一家人在西安相聚了。两个人在很多学校代课,眼见着孩子要上高中了,参加中考时,离高新一中的录取分数线低了20多分。
世上还是有很多机缘的,只要你愿意走,总会有路。刘老师便怂恿老婆应聘高新国际学校,终于还是如愿了,孩子以子弟身份被照顾进入了高新一中国际部上学。于是,他们把东郊的房子出租了,举家迁来高新。
说起东郊的房子,刘老师就很感触,到西安以后,一家人都是租房住,特别想有个自己的窝,于是,刘老师除了学校的课,就拼命在外面带家教,有时候为了赶课,硬是在路上买个馍弄瓶水充饥,两个人特别努力,终于有了套房子住。那是前些年,要是现在,实在是买不起了。
刘老师在高新居住的房子我去过,里面的陈设十分简单,能看到是满屋子的书,还有一台高配的电脑。他说,有些家具都是捡的,这台电脑是他陪孩子打游戏用的,速度快,很过瘾。
高中三年,儿子迸发出极强的学习欲望,成绩一路飙升,老婆在学校忙,他干脆啥也不干,每天10点半准时到学校门口接孩子,剩余的时间就带些家教,这也是我们认识相处的原因和开始。
这几年我们都在一块,日子的烦杂起伏彼此都很熟悉,时间宽裕的刘老师开始研究股票,彩票,甚至接触到直销等,也开始和外界打交道。很多时候,你很容易发现,刘老师做事的方式和别人不太一样,理工科出身,多年的学校生活,他善于思考,琢磨,而且钻得深,有自己一套。我家孩子数学题不会了,发个微信,他都能讲的头头是道。
他平时蔫蔫的,但骨子里是个死犟的人,很坚持自己的一些东西,相处久了,我很尊重他,我知道很多时候他是对的。他带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还必须按他的节奏走,学生起初还不适应,时间久了,就很喜欢他。
他和我一个观点是一样的,孩子不能把补课当正事,除了课堂高效外,课外一定要自己总结归纳,能够发现问题出在哪,然后有针对性的解决,我们都特别重视孩子的学法指导,夯实基础。
今早他发了条微信,我看了很感触,也很认同。昨天我也发了一条,我把这条微信的截图放在最后,算是今天的结尾。
《高新一中国际部,从照顾入学到高考第一名,听刘老师说说孩子的事》,可直接点击阅读▼
高新一中国际部,从照顾入学到高考第一名,听刘老师说说孩子的事
作者
赵永刚,生于1974年12月,陕西洛南人,大学历史专业背景,从事过教师、记者、策划、自主创业,从事教育培训及文创多年,喜欢读书,思考,随手随心记录些文字,没有加入任何组织和协会。在这里,只是一个教育从业者和父亲。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