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学说

第七章 病機學說

    病機,是指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及其結局的機理。以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經絡、病因和發病等基礎理論,探討和闡述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機理及其基本規律,即病機學說。病機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已奠定了基礎,病機之名,首見於《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審查病機,無失氣宜"和"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病機的理論在《黃帝內經》中已奠定了基礎。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的"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病機十九條",是以"五運六氣"的"六氣"與五臟相應的理論,將臨床常見的諸多症狀,分別歸屬於心、肺、脾、肝、腎之疾患,風、寒、濕、熱、火之疾患,病變部位是在"上"或"下"等。但必須指出:《內經》之論述病機,內容非常廣泛,並不局限於"病機十九條",它與邪正和陰陽之盛衰,氣血和臟腑之虛實,以及某些病證(如疼痛、痿、痹、厥、癰疽等)的病機,均有詳盡的論述。 

 歷代醫家對於病機學說均非常重視。漢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在《素問》及《靈樞》的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闡述了熱病的虛實、寒熱、表裏、陰陽的進退變化;在《內經》臟腑、經絡虛實的基礎上,對不少病證的病機進行了闡述。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對1729種病候的病因、病機、及其臨床證候作了闡述,成為我國歷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機學專著。金元時期的劉河間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提出"六氣皆從火化"和"五志過極,皆為熱甚"的觀點;李東垣在《內外傷辨惑論》中,論述了"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和"火與元氣不兩立"的病機;張從正在《儒門事親》中論述了"邪氣"致病的病機;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闡釋了"陽有餘而陰不足"和"濕熱相火"等病機。 

 病機學說的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從整體上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邪正盛衰、陰陽失調、氣血失常、津液代謝失常等。 

 2.從臟腑、經絡等某一系統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臟腑病機、經絡病機等。 

 3.探討某一類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六經傳變病機、衛氣營血傳變病機和三焦傳變病機等。 

 4.研究某一種病證的發生、發展、變化和結局的基本規律,如感冒的病機、哮喘的病機、痰飲的病機、瘧疾的病機等等。 

 5.研究某一種症狀的發生、發展的病機。如疼痛的機理、惡寒發熱的機理、失眠的機理等等。 

 6.研究由於氣血津液、臟腑等生理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綜合性病機變化,如內生"五邪"。
  邪正盛衰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致病邪氣與機體正氣之間的盛衰變化,決定著病機的虛或實,並直接影響著疾病的發展變化及其轉歸。 

 邪正盛衰與病機虛實的關係,首見於《素問·通評虛實論》中的"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也就是說,實的病機主要是邪氣盛;虛的病機主要是正氣虛,然而疾病的種類極多,疾病的過程亦較複雜,使邪正之間的盛衰變化呈現錯綜複雜。 

 在疾病過程中,由於邪正在抗爭中經常發生變化。所以,虛和實的病機,也經常可發生轉化和錯雜。病機的或實或虛,在臨床上均有一定的徵象可循。但是,臨床徵象僅僅是疾病的現象,在現象與本質相一致的情況下,可以反映病機的或虛或實;而在疾病的現象與本質不完全一致的特殊情況下,這些假像不能反映病機的虛實,所以臨床分析病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被假像所迷惑。 

 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其轉歸的過程中,邪正的消長盛衰不是不變的,在一般狀況下,正勝則邪退,疾病趨向於痊癒或好轉;邪勝則正衰,疾病趨向於惡化,甚則可以導致死亡。 

 正盛則邪退是指在邪正盛衰的變化過程中,正氣來複,正氣戰勝邪氣,邪氣逐漸消退,疾病趨向好轉而痊癒,這是在許多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結局。如六淫之邪所致的外感疾病,多由於正氣被邪氣所遏制而發病。如果患者的正氣來複,抗禦病邪的能力較強,則可促使邪從外解。

  邪盛則正衰是指在邪正盛衰的變化過程中,邪氣旺盛,正氣漸衰,疾病趨向惡化,甚則死亡的一種轉歸。如外感熱病的發展過程中,亡陰、亡陽等症狀的出現,即是正不勝邪,邪盛正衰的典型表現。 

 此外,若邪正雙方勢均力敵,則亦可出現邪正相持,或正虛邪戀,或邪祛而正氣不復等情況,是許多疾病由急性轉為慢性,或遺留某些後遺症、或慢性病持久不愈的主要原因之一。

  ""的病機 

 "實"的病機,主要是由於邪氣亢盛,正氣尚未虛衰,邪正之間劇烈抗爭而導致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多見於外感的早、中期;食積停滯不化,痰涎壅盛,水濕氾濫,閼血內阻等。《素問·玉機真髒論》有"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為"五實"證候的記載。現在一般認為壯熱、狂躁、聲高氣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脈實有力等,均屬於"邪氣盛則實"的臨床表現。
  ""的病機  "虛"的病機,主要是由於正氣不足,機體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及其生理功能減弱,抗禦致病邪氣的能力低下,所以邪正之間劇烈抗爭的現象不明顯,而導致一系列正氣虛衰的病理變化。臨床多見於素體虛弱或疾病的後期,或因大病、久病、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傷機體的正氣;或因致病邪氣的久留而傷正等,均可導致正氣虛衰而成虛證。《素問·玉機真髒論》中就有"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為"五虛"證候的記載。現在一般認為神疲乏力、形容憔悴、神思恍惚、心悸氣短、自汗盜汗、二便失禁、脈微弱無力;或五心煩熱、畏寒肢冷等,均屬於"精氣奪則虛"的臨床表現。  

病機的虛實錯雜  

因實致虛,是指本為實證,由於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或因年老體衰,不耐病邪侵襲;或因大汗、大吐、大瀉、大出血等耗損了機體的氣、血、津液而致虛證。

因虛致實,是指本為虛證,由於虛久不復,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減弱,氣、血、津液等運行遲緩和代謝失常,以致形成食積、痰、水濕、瘀血等滯留體內,積聚而成實證。 

 虛實錯雜,實際上多是在疾病的虛實轉化中形成的虛實錯雜。如因虛致實的虛實錯雜,正虛是本、是因,邪實是標、是果;因實致虛的虛實錯雜,邪實是本、是因,正虛是標、是果。 

 虛實真假的病機  

真虛假實,主要指病機的本質為"虛","實"是指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假像。多為正氣虛弱、氣血不足、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減退,運化無力所致。如脾胃的運化功能減退,可引起腹脹滿、疼痛;陰不斂陽,陽氣外越時,可見精神興奮、面紅、煩躁等假實的徵象。但因其本質是正虛,故必有虛象顯露,如脈象的虛弱無力、舌質的胖嫩、光剝等。  

真實假虛,主要是指病機的本質是"實","虛"是臨床上表現出來的假像。多由於熱結腸胃、痰食壅滯、濕熱內蘊及大積大聚等實邪結聚,阻滯經絡,氣血不能暢達於外所致。如陽氣不能處達於表,則可見肢冷;氣血鬱聚於內, 則可見精神萎靡,不欲多言,肢體倦怠。但其本質是邪實,故必有邪實之徵象可見。如脈滑數有力,舌苔黃糙等。 

 陰陽失調 

 陰陽失調,是指機體陰陽的平衡協調狀態,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壞,導致陰陽之間出現陰陽偏勝、陰陽偏衰、陰陽互損、陰陽格拒和陰陽亡失等情況,是對機體各種病理狀態的高度概括。 

 陰陽失調之說,首見於《內經》。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的"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和《素問·調經論》說的"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
  陰陽偏勝 

 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病機。病邪侵入人體,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陽,而形成機體的陽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陰,而形成機體的陰偏勝。     由於陰和陽是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所以陽偏勝必然會耗陰,從而導致陰液不足;陰偏盛也必然會損陽,從而導致陽氣虛損。  

 陽偏盛  

陽主動,主升而為熱,所以陽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亢奮、代謝亢進,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陽勝的病機,多指陽氣亢盛而陰液未虛的實熱證。進一步發展,可成為陽盛陰虛之證。 

 陽勝的形成,多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受陰寒之邪,但入裏從陽而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氣滯、血瘀、食積等鬱而化熱所致。臨床多見壯熱、煩渴、面紅、尿赤、便幹、苔黃、脈數。若陽熱亢盛過久,則必耗陰液,故陽盛實熱病證,易於煎灼人體陰液,久之亦可導致人體津液不足,陰精虧損,轉化為實熱傷陰的病證。此即是"陽勝則陰病"。  

   陰偏盛 

 陰主靜,主內收而為寒,故在陰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代謝低下,熱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等陰寒內盛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陰偏勝,多指陰邪偏盛而陽氣未衰的寒實證,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陽虛,則成為陰盛陽虛之證。  

陰勝的形成,多由外感陰寒之邪,或過食生冷,陰寒內盛,遏抑機體的陽氣,或由素體陽虛,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前者屬實,後者則為虛實夾雜。此外,陰寒之邪壅盛,日久必傷陽氣,故陰盛實寒病證,常可導致虛衰,出現機體生理功能活動減退情況,此即"陰勝則陽病"。 

 陰陽偏衰  

陰或陽的偏衰,是指"精氣奪則虛"的虛證。所謂"精氣奪",包括了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減退,同時也包括了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  

    陽偏衰  

陽偏衰,即是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機體反應性低下,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傷陽氣所致。  陽氣不足,一般以脾腎陽虛為主,尤以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最為重要,這是由於腎陽為諸陽之本的緣故。由於陽氣虛衰,陽虛不能制陰,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亦因之而減退,血和津液的運行遲緩,水液不化而陰寒內盛。這是陽虛則寒的主要機理。 

 陽虛則寒,臨床可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亦可見到倦臥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穀等虛象,以及由於陽虛氣化無力,陽不化陰,水液代謝功能減退或障礙而導致的水濕停滯等病變。 

 陰偏衰  

陰偏衰,即是陰虛,是指機體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虧耗,其滋養、寧靜的作用減退。多由於陽邪傷陰,熱邪熾盛傷津耗液,或因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因久病耗傷陰液所致。 

 陰虛,雖然五臟皆可發生,但一般以肺、肝、腎之陰虛為主,其他臟腑之陰虛,久延不愈,最終亦多累及肺腎或者肝腎,所以臨床上以肺腎陰虛與肝腎陰虛為多見。因為,腎陰為諸髒陰液之本,所以,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又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謂陰虛則熱,是指陰液不足,不能制約陽氣,陽氣相對亢盛,從而形成陰虛內熱、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等病理表現。陰虛內熱多有全身性虛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消瘦,盜汗,口幹,舌紅,脈細數;陰虛火旺多有咽幹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症;陰虛陽亢多見眩暈耳鳴,肢麻,肌肉顫動等症。 

 陰陽互損 

 陰損及陽,系指由於陰液(精、血、津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陽損及陰,系指由於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久之則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陰陽格拒  

陰陽格拒,是陰陽失調病機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病機,主要包括陰盛格陽和陽盛格陰兩方面。主要由於某些原因引起陰和陽的一方盛極,因而壅盛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格拒於外,迫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形成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等複雜的臨床現象。  

陰盛格陽,即陰陽內外格拒。系指陰寒之邪盛極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疾病的本質雖然是陰寒內盛,但由於其格陽於外,故其臨床表現,反見面紅煩熱、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熱象。因其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致,故為真寒假熱。  

此外,陰盛於下,虛陽浮越,亦可見面紅如火,稱為戴陽,亦是陽虛陰盛,陰陽之間不相維繫的一種表現。  

陽盛格陰,系指邪熱內盛,深伏於裏,陽氣鬱閉於內,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多見於熱病的熱盛至極,反見"熱極似寒"的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寒象。由於其疾病之本質是熱盛於裏,而格陰於外,故稱為真熱假寒。這種四肢厥冷,又稱之為"陽厥"或"熱厥"。 

 陰陽亡失  

陰陽的亡失,是機體的陰液或陽氣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主要包括亡陽和亡陰兩類。  

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導致全身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外邪過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大量耗傷而脫失;或由於素體陽虛,正氣不足,又加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所誘發;或過用汗法,陽隨津枯,陽氣外脫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陽,多由於陽氣嚴重耗散而衰竭,虛陽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涼,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神清淡漠,甚則昏迷,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之象。  

亡陰,系指機體的陰液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熱邪熾盛,或邪熱久留,煎灼陰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陰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見汗出不止,汗熱而粘,手足溫,喘渴煩躁,甚則昏迷譫妄,脈數無力,舌光絳無苔等。 

 由於陰與陽相互依存,故陰亡,則陽必無所依附而浮越於外,陰亡之後可迅速導致亡陽,"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亦告終結。 

 氣血失常  

氣血失調,是指氣或血的虧損和各自的生理功能異常,以及氣血之間互根互用的關係失調等病理變化。  

氣的失常主要包括氣的生化不足、耗損過多或氣的某些功能減退所導致的氣虛,及氣的運動失常,即氣機失調,形成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病理狀態。  

血的失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 

 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症狀。 

 氣虛  

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  

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氾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徵象。 

 氣機失調  

氣機失調,即氣的升降出入運行失常,是指疾病在其發展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作用,導致臟腑經絡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失常。      一般地說,氣機失調的病機,可概括為氣滯(即氣的運行流通障礙)、氣逆(即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氣陷(即氣不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過強)、氣閉(氣的外出受阻)、氣脫(氣失內導而散脫於外)等方面,現分述如下:  

氣滯,是指氣機鬱滯,氣的運行不暢所致的病理狀態。主要由於七情內鬱,或因寒冷刺激,或痰濕、食積、瘀血等阻滯,影響了氣的流通運行,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可引起局部的脹滿或疼痛、形成血瘀、水濕、痰飲等病理產物。還可使某些臟腑功能失調,如肺氣壅滯、肝鬱氣滯、脾胃氣滯等。  

氣逆,是指氣的上升過度,下降不及,而致臟腑之氣逆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所傷,或飲食寒溫不適,或痰濁壅阻等因素所致。多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如氣逆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而發作咳逆,氣喘;氣逆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或呃逆、噯氣;氣逆在肝,則肝氣逆上,發為頭痛而脹,胸脅脹滿,易怒等症。若突然遭受驚恐刺激,肝腎之氣或水寒之氣循沖脈而上逆,則可形成"奔豚氣"的病證。  

一般來說,氣逆於上多以實證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上逆者,如肺氣虛而肅降無力,或腎氣虛而失於攝納,則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氣虛,和降失職,亦能導致胃氣上逆,此皆因虛而致氣上逆之病機。 

 氣陷,是以氣的升舉無力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氣虛發展而來。若素體虛弱,或因久病耗傷,脾氣虛損不足,致使清陽不升,中氣下陷,則可產生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證。 

 氣閉與氣脫,都是以氣的出入異常,或為閉塞,或為脫失的嚴重病理狀態,臨床多表現為昏厥或亡脫等病證。  

   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為血的生化不足或耗傷太過,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從而形成血虛的病理狀態。二為血的運行失常,或為血行遲緩,或為血行逆亂,從而導致血瘀、血熱,以及出血等病理變化。 

 血虛,主要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養功能減退,以致臟腑經脈失養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失血過多,新血不及補充;或因脾胃虛弱,飲食營養不足,生化血液功能減退而血液生成不足,以及久病不愈,慢性損耗而致血液暗耗等,均可導致血虛。 

 常見全身或某一局部的某些機能減退或營養不良,如肌膚爪甲失養、面色蒼白、唇舌爪甲色淡、頭昏眼花、兩目幹澀、心神不寧、心悸怔忡、視力減退、肢節屈伸不利、肢體或肌膚麻木等。 

 血瘀,指血液循行遲緩、或鬱滯流通不暢、甚則血液瘀結停滯。多由於氣機阻滯而血行受阻,或氣虛無力行血;或痰濁阻滯脈道,血行不暢;或寒邪入血,則血寒而凝;或邪熱入血,煎灼津液而成瘀;或因離經之血、瘀血阻滯血脈等。 

 血瘀的病機,主要是血行鬱滯不暢或凝結而成瘀血,故血瘀阻滯於臟腑經絡等某一局部時,則可導致脈絡不通,痛有定點,得寒溫而不減,甚則可形成腫塊,同時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唇舌紫暗或見瘀點,瘀斑等症。 

 血熱,指血分有熱,血液運行加速,甚則血液妄行而致出血。多由於邪熱入於血分所致。如外感溫熱邪氣,或外感寒邪,入裏化熱,傷及血分,皆能導致血熱;溫熱病的營分證和血分證;情志鬱結,五志過極,鬱久化火,傷及血分,亦可導致血熱。如肝鬱氣滯,鬱而化火,內火熾盛,鬱結血分,即可形成血熱證候。臨床可見身熱以夜間為甚,口幹不欲飲,心煩或躁擾發狂,或衄血、吐血、尿血、月經提前、過多,舌質紅絳,脈細數等症。 

 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   

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與血之間具有陰陽相隨、相互依存、相互為用的關係。一旦氣血互根互用功能的失調,臨床主要表現為氣滯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氣血失和和不榮經脈等幾方面的症狀。 

 氣滯血瘀,是指由於氣的運行鬱滯不暢,以致血液循行障礙,繼而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多由於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成血瘀。亦可因閃挫外傷等因素傷及氣血,而致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 

 氣不攝血,主要指氣虛不足,固攝血液的功能減退,而致血不循經,逸出於脈外,從而導致各種失血的病理狀態。多與久病傷脾,脾氣虛損,中氣不足有關。臨床常見便血、尿血、婦女崩漏等症,還見於皮下出血或紫斑等。 

 氣隨血脫,是指在大出血的同時,氣亦隨著血液的流失而脫散,從而形成虛脫的危象。臨床常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暈厥、脈芤或沉細而微。 

 氣血兩虛,是指氣虛和血虛的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多因久病耗傷,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衰;或先因氣虛,血無以生化而日漸虧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病證。臨床常見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等氣血不足症狀。 

 氣血不榮經脈,主要指因為氣血兩虛,以致氣血之間相互為用的功能失於和調,影響了經脈、筋肉和肌膚的濡養。常見肢體麻木不仁,或運動失靈,甚則不用或皮膚搔癢,或肌膚乾燥,甚則肌膚甲錯等症。 

 津液代謝失常 

 津液代謝,是肌體新陳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津液的正常代謝,不僅僅是維持著津液在生成、輸布和排泄之間的協調平衡,而且也是機體各臟腑組織器官進行正常生理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津液代謝的失常,必然會導致機體一系列生理活動的障礙。

津液代謝失常原因有二:

一是由於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消耗過多,而致津液不足;

二是由於津液的運行、輸布和排泄障礙,而致體內的津液滯留,形成濕、痰、飲、水等病理產物。  

一、津液不足,是指體內津液在數量上的減少,導致內則臟腑,外則皮膚,孔竅缺乏津液,失其濡潤滋養,產生一系列乾燥失潤的病理現象。多由於燥熱之邪,或臟腑之火、五志過極化火灼傷津液;或因久病、精血不足而致津液枯涸;或過用燥熱之劑,耗傷陰液所致。  一般來說,如炎夏多汗,高熱時的口渴引飲,氣候乾燥季節中常見的口、鼻、皮膚乾燥等,均屬於傷津的表現;如熱病後期或久病精血不足等,可見舌質光紅無苔,形體瘦削等,均屬於液枯的臨床表現。  

二、津液的輸布與排泄障礙  津液的輸布障礙,是指液津得不到正常的向全身輸布,因而形成津液在體內的環流緩慢,或是津液停滯於體內某一局部,以致濕從內生,或釀為痰,或成飲,或水泛為腫等。其成因甚多,除了外邪因素外,主要的有氣、血和有關臟腑的功能失調。 

 津液的正常輸布,有賴於肺、脾、肝、腎、三焦等臟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臟腑的功能失調,則津液不能外輸於皮毛和下輸於膀胱,而致痰壅於肺,甚則發為水腫;脾的運化功能減退,則可使津液在體內環流減弱,而痰濕內生;肝失疏泄,則氣機不暢、氣滯則津停;腎失蒸騰氣化,則氣不化津而致津液停滯;三焦的水道不利,影響了津液在體內的環流和氣化功能。 

 津液的排泄障礙,主要是指津液轉化為汗液和尿液的功能減退,而致水液瀦留,溢於肌膚而為水腫。 

 水停氣阻指水液停貯,導致氣機阻滯的病理狀態。如水飲阻肺,則可見胸滿咳嗽、喘促不能平臥;水氣淩心,則可見心悸、心慌,甚至胸悶心痛等症;水飲停滯中焦則可見頭昏困倦,脘腹脹滿,納食呆滯,甚則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症;水飲阻滯於經脈則可見肢體困倦、沉重等症出現。

  氣隨液脫主要指由於津液大量丟失,氣失依附而隨津液外泄,從而導致陽氣暴脫的危候,多由高熱、大汗,或嚴重吐瀉所致的氣隨津脫。

  津枯血燥主要指津液虧耗,血脈中的津液乾涸,稱為血燥。多因大熱傷津,或燒傷灼液,或陰虛勞熱等可導致津枯血燥,常見心煩,鼻咽乾燥,或五心煩熱,形體消瘦,小便短少,舌紅少津,脈細數等症。  津虧血瘀主要指津液虧損,血液循行鬱滯不暢的病理狀態。 

 臟腑病機 

 臟腑病機,是指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過程中,臟腑的生理功能紊亂及其陰陽、氣血失調的內在機理。

  臟腑病機之說,首見於《內經》,指出了不同病證的歸屬。以後,隨著臟腑辨證的發展,臨床醫療經驗的積累,進一步充實和提高了臟腑病機的理論,成為臨床辨證論治的主要基礎理論。 

 五臟的陰陽、氣血,是全身陰陽、氣血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髒的陰陽和氣血之間的關係是,氣屬於陽,血屬於陰。氣和陽,均有溫煦和推動臟腑生理活動的作用,故陽和氣合稱為"陽氣";血和陰,均有濡養和寧靜臟腑組織及精神情志的作用,故陰與血合稱為"陰血"。但是,從陰陽、氣血和各髒生理活動的關係來說,陽和氣,陰和血又不能完全等同。一般來說,臟腑的陰陽,代表各髒生理活動的功能狀態,臟腑的氣血,是其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各髒之陰陽,皆以腎陰腎陽為根本,因此各髒的陰陽失調,久必及腎;各髒之氣血,均化生於水穀精微,因此各髒的氣血虛虧,與脾胃氣血生化之源關係密切。

  由於五臟生理功能各有特點,因此各髒的陰陽、氣血失調各有所側重;六腑的功能失調,即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的功能失調;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調,即腦、髓和骨、脈、女子胞的功能失調。 

 五臟的陰陽氣血失調  

心的陰陽氣血失調  

心是臟腑中最重要的臟器,被尊稱為"君言之官"。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脈和主神志,這是心陰、心陽和心氣、心血協同作用的結果。 

 心陽、心氣的失調,主要表現為心的陽氣偏盛和心的陽氣偏衰兩個方面。 

 心的陽氣偏盛,即心火旺。一般可發為兩類,凡由於邪熱內蘊,痰火內鬱或由於情志所傷,五志過極化火所致者多屬實火;勞心過度、耗傷心陰心血,或由全身之陰血不足,而致心的陽氣相對亢盛者則多屬虛火。心的陽氣亢盛可導致躁擾心神,或血熱妄行,而導致各種出血,或心火上炎或下移。 

 心的陽氣偏衰,即是心的氣虛和陽虛。多由於久病耗傷,或稟賦素虛,或年高髒氣衰弱所致。主要表現為心神不足,血脈寒滯及心氣虛衰。 

 心陰、心血的失調,主要有心陰不足、心血虧損,以及血心瘀阻等。 

 心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理 

 心悸怔忡:多因心陰、心血虧損,血不養心,心無所主,而悸動不安;或因心陽、心氣虛損,血液運行無力;或因痰瘀阻滯心肺,氣血運行不暢,心動失常所致。 

 心煩:多由於心火熾盛,心神被擾;或心陰不足,虛火擾心,以致神志浮動,躁擾不寧所致。 

 失眠、多夢:多由心陽偏亢,陽不入陰,心神不能入舍所致。但有虛實之分。實則為邪熱、痰火、擾動心神,神不安藏;虛則為心陰心血虧損,陰不斂陽,血不養心,心神浮越,失於斂藏所致。 

 健忘:多由心的氣血虛虧,脾氣不足,腎精不充,髓海空虛,心神失養,神志衰弱所致。 

 喜笑不休、譫語、發狂:皆由心火亢盛,或痰火上擾,或邪熱內隔心包,而致神識昏亂。  

昏迷:多由邪盛正衰,陽氣暴脫,心神渙散;或因邪熱入心(逆傳心包),或痰濁蒙蔽心包等所致。氣火上逆,氣機逆亂可致氣厥,亦可因心神暫時渙散而出現昏迷。 

 心前區憋悶疼痛:多由胸陽不振,或為痰濁、瘀血痹阻,心脈氣血運行不利,甚或痹阻不通所致,此屬"真心痛"範疇。

  面唇爪甲紫暗:心陽虛損,或寒滯血脈,血行瘀阻不暢所致。  

面色蒼白無華:心氣心血不足,不能上榮於面,故面色蒼白而無光澤。  

脈細弱無力,或結代,或細數,或散大數疾,或虛弱無力,或遲澀:均為心主血脈功能失調的反映。 

 肺的陰陽氣血失調  

肺是體內外氣體交換的場所,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朝百脈以助心推動血液的循行,通調水道以促進津液的輸布和代謝。肺氣尚能宣發衛氣於體表,以發揮其溫煦肌膚,保衛肌表的作用。 

 肺氣宣發和肅降失常,多由外邪侵犯於肺和肺系,或因痰濁內阻肺絡,或因肝氣太過,氣火上逆犯肺所致。亦可由於肺氣不足,宣發和肅降無權,或肺陰虧虛,燥熱內生而致宣發和肅降失常等。 

 肺氣虛損,即肺氣虛,多因肺失宣發和肅降,久病不愈,傷及肺氣;或勞傷過度,耗傷肺氣;或久咳傷肺,以致肺氣虛弱。 

 肺陰不足,主要包括肺的津液不足和陰虛火旺。多由燥熱之邪久留,或痰火內鬱,或五志過極化火等耗傷肺陰所致。

肺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理: 

 咳嗽:為肺的呼吸功能失常最常見症狀之一。主要由於肺氣失宣,肺氣不時上逆所致。 

 氣短:多由肺氣虛損,呼吸功能衰減所致。 

 哮:多由痰氣交阻,氣機升降出納失常,肺系氣道阻塞不暢所致。 

 喘:多由肺熱蘊盛,氣機壅阻或肺腎兩虛,腎不納氣所致。 

 胸悶疼痛:多由風、寒、燥、熱之邪,或痰、瘀、水飲等壅遏肺氣,氣機阻塞不通,或肺絡為邪所閉,氣血滯澀不暢所致。 

 咯痰、咯血:多由肺失空肅,水津氣化輸布障礙,聚而成痰,或因脾虛,痰濕內聚上泛所致。咯血多為痰熱化火,肝火犯肺,灼傷肺絡所致。 

 聲啞失音:多由外邪犯肺,肺氣失宣,聲道不利,而致聲啞失音。或由於肺虛陰津不足,聲道失於滋潤而致聲啞失音。 

 鼻衄:多由肺胃蘊熱,或肝火上炎,灼傷肺之脈絡,熱迫血妄行所致。  自汗:多由肺氣虛損,衛陽不固,腠理疏泄,津液外泄所致。 

 脾的陰陽氣血失調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將水穀化為精微,運化水液,輸布津液,防止水濕的產生。脾的運化功能,主要依賴於脾的陽氣,故"脾宣升則健"。脾主升清、主統血。脾的陰血,對於脾的運化功能所起的作用,遠遜於脾的陽氣。 

 脾陽、脾氣的失調,脾的陽氣失調,主要為脾陽、脾氣的不足,而致健運失職,氣血生化無權,或內生水濕痰飲,甚則損及腎陽,而致脾腎陽虛;或脾之陽氣不足,升舉無力而致中氣下陷;或氣虛統血無權,而致失血。故脾的陽氣失調主要引起脾氣虛弱,脾陽虛衰及水濕中阻等病症。 

 脾陰的失調,即脾陰虛,是指脾臟陰液虧虛不足。多由病久或熱病期耗傷脾胃之陰液所致。 

 脾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制:
  腹滿脹痛或脘腹痛:多因脾氣虛,運化無力;或因宿食停滯:或因脾胃虛寒,失其溫煦,寒凝氣滯;或因肝氣犯肺,氣機鬱滯等所致。脾健運失職,清氣不升,濁氣不降,氣機鬱滯,故發脹滿而痛。 

 食少、便溏;多因脾虛胃弱,或濕困脾胃,脾不升清、胃失降濁。  

黃疸:多由脾運不健,濕濁阻滯,肝膽疏泄受礙,膽熱液泄,膽汁不循常道,逆流入血,泛溢於肌膚所致。  

身重乏力:多由脾氣不足,或脾為濕困,不能正常運化水濕,因而水濕留滯所致。 

 脫肛、陰挺及內臟下垂:多因脾虛、中氣下陷,臟腑升舉維繫無力或不能升舉。 

 便血、崩漏、紫癜:多因脾氣虛,失其統攝之權,則血不循經而外逸。如血溢腸內,則血隨糞便而下,謂之"便血"。氣虛下陷,沖任不固,則為崩漏。血溢於肌腠皮下,則發為紫癜。  

肝的陰陽氣血失調 

 肝是人體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重要臟器組織。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肝陽肝氣主氣機的疏泄和條達,能調節情志的抑鬱和亢奮,並能助脾胃的升清降濁。肝氣尚能總司全身筋腱的屈伸及血液的調節,但在病理上肝陽肝氣具有易亢,肝陰、肝血具有易虧虛的特點。 

  肝的病機,主要表現於肝氣的疏泄功能太過或不及,肝血濡養功能的減退,以及肝臟陰陽制約關係的失調等方面,故肝臟陰陽氣血失調的病機特點是,肝陽肝氣常為有餘,肝陰肝血常是不足。  

肝陽、肝氣失調,肝的陽氣失調,以肝氣、肝陽的亢盛有餘為多見,而肝之氣虛或陽虛則較為少見。且由於肝陽上亢,多為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而致肝陽相對亢盛,故肝陽上亢之由亦多在肝陰、肝血不足。因此,肝氣肝陽失調的病機,主要表現在肝氣鬱結、肝氣橫逆、以及肝火上炎等。 

 肝陰、肝血失調,肝的陰血失調,均以虧損為其特點。陰虛則陽亢,而形成肝陽上亢、陰不制陽、陽氣升動無制,肝風內動等。肝的陰血失調,主要可導致肝血虛虧、肝陽上亢,以及肝風內動等。 

 肝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理  

眩暈:多由肝陰不足,陰虛陽亢。肝之陽氣升動,上擾清竅所致。  

目花:多由肝陰肝血不足,不能上榮於目,目失肝血所養而致。  

耳鳴:多為情志抑鬱,肝鬱氣滯,鬱久則化火生熱,或火怒傷肝,肝膽之火亢進,上擾清竅所致,甚則清竅被蒙,可成重聽。     巔頂、乳房、兩脅、少腹疼痛及囊腫疼痛:上述部分,皆為肝經循行所過。若肝鬱氣滯,氣機阻塞,或痰氣交阻,或氣血互結,以致經氣不利,脈絡不通,則可於上述部位出現脹痛,或形成腫塊。若氣鬱化火上竄於頭部,則可發作巔頂劇痛。 

 關節屈伸不利,筋攣拘急、抽搐:多為肝之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 

 四肢麻木:多由肝血不足,不能滋養經脈肌膚,或由於風痰流竄經脈,絡脈氣血不和所致。 、

 急躁易怒:肝為剛髒,主升主動,若肝鬱氣滯,氣鬱而化火,肝火亢盛,或肝之陰氣升動太過,肝陽亢逆,則可致性情急躁而易怒。  

腎的陰陽氣血失調  

腎為"先天之本"。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腎的藏精功能失常,則或為腎失閉藏,精氣流失,導致腎中精氣不充足而虧虛,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或精不生髓,而導致髓海不足,骨質疏鬆等。腎的主水功能失常,則可導致水液代謝障礙,或為尿少、尿閉、聚水而為腫,或為尿多,小便清長、失禁等。 

 由於腎中精氣,含有"先天之精",為一身之本,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陰陽之本。因此腎的生理功能失常,實際上即是腎的精氣不足或腎陰腎陽的失調。 

 腎的精氣不足,主要包括腎精虧虛和腎氣不固兩方面。 

 腎的陰陽失調,主要包括腎陰虧虛、腎陽虛損、命門相火過亢等方面。  

腎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理  

陽萎、滑精、早洩、遺精:此皆生殖機能衰弱的表現,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多為陽萎;腎氣虛損,精關不固,失其封藏固攝之權,則多為滑精或早洩;因夢而遺,謂之夢遺,多由腎陰虛,相火妄動所致。 

 腰冷酸痛、下肢痿軟:腰為腎之府,腎主骨。腎陽虛、腎精不充,則不能溫煦或滋養腰膝,或寒濕、或濕熱阻滯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故見腰冷酸痛,骨軟無力,下肢痿弱。 

 氣喘:肺主呼吸,腎主納氣。腎氣虛損,失其攝納之權,氣浮於上,不能納氣歸元,故見呼多吸少而氣喘。 

 耳鳴、耳聾:腎開竅於耳,腎精可生髓充腦,腦為髓之海,腎陰虛、腎精不充,髓海空虛,則腦轉(眩暈)、耳鳴如蟬、虛甚則耳聾失聰。 

 骨蒸潮熱:腎陰不足則肺陰虛損,肺腎陰虛,陰不制陽,則虛熱內生,而見骨蒸潮熱。 

 虛煩失眠、健忘:多由腎陰不足,心腎不交,則虛煩而難寐。腎精虧虛,髓海不充,輕則記憶力減退,重則健忘。 

 小便不利,尿閉、水腫:多由腎陽虛損,氣化失司、關門不利,水液不能蒸化或下輸所致。水液排出不暢,則小便不利;氣化障礙則尿閉不通;水邪氾濫於肌腠,則發水腫。 

 尿頻、遺尿:系由腎氣虛衰,封藏固攝失職,膀胱失約所致。 

 六腑的陰陽氣血失調  

膽的病機  

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貯藏和排泄膽汁,以助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膽汁生成於肝之餘氣。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受肝的疏泄功能的控制調節,所以膽汁的分泌和排泄障礙與肝的疏泄功能異常密切相關。  

膽汁的分泌排泄障礙,多由情志所傷,肝失疏泄而引起,或因中焦濕熱重蒸,阻遏肝膽的氣機,致使肝膽鬱熱化火,膽汁排泄失調。  

膽病的臨床常見症狀有寒熱往來,口苦、脅痛、黃疸等。其發生機制如下:  

寒熱往來:外邪客於足少陽膽經,由於少陽為樞,外出於陽則發熱,內入於陰則惡寒,故見寒熱往來之證。  

口苦:為膽氣上逆,膽液上泛所致。  

脅痛:膽位於右脅下,膽的經脈循行於兩脅,若肝膽氣機不暢,經脈阻滯,氣血流通不利,即可發作脅肋脹滿疼痛。  

黃疸:為肝膽疏泄失職,膽液排出不循常道,逆流於血脈,泛溢於肌膚所致。  

胃的病機  

胃為"水穀之海",生理功能是受納與腐熟水穀,以和降為順。  

胃的病機,主要為胃的受納和腐熟水穀功能障礙,導致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等病理變化。導致這些病理變化原因雖多,但從胃的本身來說,主要有胃氣虛、胃寒、胃熱和胃陰不足等。  

胃病常見症狀及其發生機理:  

噯氣、呃逆、噁心、嘔吐:多由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噯氣、噁心、嘔吐等。  

胃脘脹痛:多由情志抑鬱,或宿食停滯,從而導致胃氣鬱滯,和降失職,氣機阻塞不通,不通則痛,故發胃脘脹滿而痛。  

消穀善饑:多由胃熱熾盛,腐熟功能亢進,水穀消化加速所致。  

胃脘嘈雜:多由胃熱(火),或胃陰虧損,虛熱內生,胃腑失和所致。  

納呆食少:多由胃氣虛弱,腐熟功能減退,和降失職所致。  小腸病機  

小腸主受盛化物,泌別清濁,也即是接受經胃初步消化而下行的水穀食糜,進一步消化吸收,把水穀精微轉輸於脾以營養周身,並把剩餘的糟粕和水液,下注於大腸或滲於膀胱而排出體外。  

一旦小腸的生理功能失調,如失於受盛胃初步消化的飲食物,則可見食下則腹痛,泄瀉或嘔吐等症;如其化物作用減退,則可出現食後作脹、便溏、泄瀉和完穀不化;如其泌別清濁的功能失常,則可見清濁混淆,吐瀉交作,腹中劇痛等症。 

 小腸病臨床常見的症狀有泄瀉、尿赤灼痛等症。  

大腸病機  

大腸的生理功能是傳導糟粕,也就是接受小腸傳送下來的糟粕,吸收其中剩餘水分,形成糞便,排出體外。因此,大腸的病變,多表現為排便的異常。  

大腸的傳導失司,可由濕熱或寒濕之邪,或由飲食所傷,食滯不化等因素所致;濕熱、寒濕與大腸之氣血相博,氣滯血瘀可致下痢赤白粘凍、裏急後重;脾胃運化失司,脾腎氣虛不能固攝,則可引起便秘或大便失禁,甚則脫肛。  

大腸失於傳導而致便秘等,可由陽明實熱燥結,胃氣下降,肺氣壅盛於下而失清肅引起;也可由陽虛不運,中氣虛弱,腸液枯涸等因素引起。若大腸傳導澀滯不利,阻滯大腸經脈的氣血運行,久則積瘀成痔。若濕熱結於大腸,營氣不行,逆於肉理,衛氣歸而不得複返,則可使局部肌腠發生腫脹疼痛,以致肉腐化膿,發為腸癰。  

大腸的臨床常見症狀有熱瀉、便閉、痢疾、腸垢、痔、腸癰等。  

膀胱病機  

膀胱為貯存和排泄尿液的器官,其經脈絡腎,與腎構成表裏關係。  

膀胱的生理功能失常,主要在於膀胱氣化不利,亦即是腎的氣化功能失司,多表現為排尿的異常,如尿頻、尿急、尿痛、或排尿困難,甚則尿閉,或見遺尿,小便失禁等。  

三焦病機  

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焦、中焦、下焦之合稱。三焦是氣和津液的升降出入道路和氣化的場所,所以一般認為:三焦的氣化可以概括全身臟腑經絡的氣機升降出入和臟腑經絡的氣化功能。  肺的通調水道失常則上焦氣化失司;脾胃的運化水液功能失常可歸納為中焦氣化失司;腎和膀胱的蒸騰氣化失常,腸的傳化糟粕功能異常,歸結為下焦氣化失司。  

奇恒之腑的病機  

腦的功能失調  

腦是人體極為重要的器官,人的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眼、耳、口、鼻、舌的視、聽、嗅、味等感覺,以及言語應答、肢體活動,均是腦的生理功能。  

腦是髓彙聚而成,故又稱"髓帝"。腦髓是腎之精氣所化生。所以,腎之精氣虧虛,精不生髓,髓虛不能充腦,腦髓空虛,即能導致腦的功能失調或減退,而見神識衰弱,智力減退,視、聽和言語應答遲鈍,肢體不便或痿弱不用等病理表現。  

腦的病變,多由老年精虧、或素體虛弱、或用腦過度,或久病不復、腎精虧虛所致。腦的生理活動,全賴於氣、血、津液和水穀的充養。因此,心、肺、脾、肝、腎等的生理功能失調,均可引起腦的功能失調。  

髓與骨的功能失調  

髓居骨中,包括骨髓、脊髓和腦髓。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營養骨骼,使其生長發育;充養腦髓,使其充盈,保證神識活動的正常發揮。  

髓的病變,常由腎精不足或水穀精微虧乏,精無以生髓所致。其病理表現是髓虛則骨失養,可見骨骼軟弱,屈伸無力,或易於碎折;髓虛則無以充腦,腦髓虛虧,則神識衰弱。  骨為人體重要的支架,骨內藏髓,髓能養骨,故骨之生長和功能,取決於腎中精氣的盛衰。 

 骨的病機,主要表現於骨弱失養,痿軟無力或變形。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水穀失養。  

脈的功能失調 

 脈為血之府,是氣血運行的通道,脈道以通利為順。津液枯涸、脈失濡養,痰濁內阻、氣機不暢,或寒凝瘀阻等,均可引起脈道不利,而致氣滯血瘀,從而引起氣滯血瘀之處的疼痛、腫脹或麻木,甚則出現局部肌肉萎縮,壞死等。 

女子胞的功能失調  

女子胞,又稱胞宮,即是子宮。女子胞的生理功能是主月經和孕育胎兒,故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失調,主要表現在經、帶、胎、產的異常。 

 導致女子胞生理功能失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氣血失常,胞宮功能失常。  

血熱,肝不藏血或疏泄太過,熱擾血液,迫血妄行;氣虛,脾不統血,沖任失於固攝,均可導致月經先期、量多,行經期延長,甚則崩漏等病理表理;若血隨氣火上逆,則可見經行吐衄,產生倒經。氣滯、血瘀;或氣血不足,或陽氣不足、下元虛寒、胞宮虛冷,則可導致血行澀滯,而見月經後期、經行血量過少,痛經或閉經,或為症瘕等病症。寒濕或濕熱下注胞宮,可引起胞宮生理功能失調。濕熱下注胞宮,則可見黃赤帶下,或崩漏;寒濕阻滯胞宮,可致痛經、閉經或白帶等。  

2.心、肝、脾、腎功能失常,胞宮的功能失常。 

 心、肝、脾、腎功能失調,不僅可以引起氣血的失調,而且,還可以導致胞宮的功能失常。如因思慮傷心,心血暗耗,營血不足,血海不充,則易發生月經不調、經閉、不孕等病症,如中氣虛陷,升舉之力減弱,胞宮因而下垂脫出,則為陰挺等。 

3.沖任失調,胞宮功能紊亂。  

沖脈和任脈均起於胞中,沖為血海,任主胞胎。沖任二脈的氣血充盈,乃是胞宮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如受寒飲冷,則血凝氣滯;邪熱內擾,則迫血妄行;痰濕下注,則經脈氣血失利;情志抑鬱,則氣滯血瘀;大怒,則氣逆火動,血行妄亂;勞倦過度,則傷氣;氣虛則血失統攝等,凡此種種,均可造成氣血失和,運行失常,從而導致沖任失調,胞宮功能紊亂。 

 內生"五邪"病機   

所謂內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氣血、津液和臟腑等生理功能變化而產生類似於風、寒、濕、燥、火外邪致病的五種病理狀態。由於病起於內,不是由外邪所引起,故稱作為生"五邪",屬於病機的範圍,具體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濁內生、津傷化燥、火熱內生。  

風氣內動  

風氣內動,即"內風",是機體陽氣亢逆變動而形成的一種病理狀態。由於"內風"與肝的關係甚為密切,故又稱其為"肝風內動"。形成原因甚多,一般可見熱邪熾盛,燔灼肝經,熱極生風;陰虛陽亢,風陽上擾肝陽化風;肝陽化風;陰虧或血少,筋脈失養,虛風內動等。  

熱極生風,多見於熱性病的熱盛期的極期。常見痙厥、抽搐、頸項強直、角弓反張、目睛上吊、並伴有高熱、神昏、譫語等症。     肝陽化風,多由情志內傷,或操勞過度耗傷肝腎之陰,以致陰虛陽亢,為水不涵木,浮陽不潛,久之則陽愈浮而陰愈虧,終至陰不制陽,肝之陽氣升動無制,陽化為風,形成風氣內動。其症狀輕則可見筋惕肌肉顫動,肢麻震顫,眩暈欲僕,或為口眼歪斜,或為半身不遂;甚則血隨氣逆而率然僕倒,或為閉厥,或為脫厥。  

陰虛風動,多見於熱病後期,陰液虧損,或由於久病耗傷陰液所致。臨床可見筋攣肌肉顫動,手足蠕動等症,以及陰液不足虛熱內生之症。  

血虛生風,多由於生血不足或失血過多,或久病耗傷營血,因而肝血不足,筋脈失養,或血不榮絡,則虛風內動,臨床可見肢體麻木不仁,筋肉跳動,甚則手足拘攣,或屈伸不利。  

寒從中生  

寒從中生,又稱:"內寒",是指機體陽氣虛衰,溫煦氣化功能減退,寒從內生,或陰寒之邪彌漫的病理狀態。"內寒"的形成,多因陽氣虛損,機體臟腑組織失於溫煦,陰寒內盛所致。其產生多與脾腎陽氣不足有關,尤以腎陽虛衰為關鍵。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內寒病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陽虛則陰盛,陰盛則內寒。常見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蜷臥喜暖,腹瀉便溏,舌潤不渴等溫煦不足之症,以畏寒喜暖為基本特徵。

二是陽氣虛衰,氣化功能減退,而致陰寒內盛。臨床多見尿頻清長,涕、唾、痰、涎衡薄清冷,或大便泄瀉,或發水腫等病症。此外,不同臟腑的內寒病變,其臨床表現也各有特點:如心陽虛,則見心胸憋悶或絞痛,面唇青紫等;脾陽虛,則腹瀉便溏;腎陽虛則腰膝冷前,下利清穀,小便清長,男子陽萎,女子宮寒不孕等。另外,陽虛內寒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有時還會出現真寒假熱的病理表現,如面色反見潮紅,但頭汗出,脈虛大或滑數等。主要是亢陽衰微,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故見外熱之假像。  

   濕濁內生  

濕濁內生,又稱"內濕"。是指由於脾的運化功能(運化水穀和運化水濕)及輸布津液功能減退或障礙,從而導致水穀不能化為精微而化生水濕痰濁,故"內濕"多因脾虛。  

內濕的形成,多因素體陽氣不足,痰濕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陽不振或脾氣損,失其健運之職,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代謝發生障礙,而致水液不化,聚而成濕,停而成痰,留而為飲,或積而成水。因此,脾的運化失職可導致濕濁內困,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濕性重濁粘滯,易於阻遏氣機,故在內濕形成之後,常隨其濕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各有其不同的病理現象。如濕邪留滯於經脈,則症見頭重如裹,肢體重著,或關節屈伸不利。《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諸項強直,皆屬於濕"。即是指頸項部分之筋肉,因為濕阻而不柔和,以致頸項強急而運動障礙。若濕犯上焦則胸悶咳嗽;濕陽中焦,則脘腹痞滿,食欲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則腹腫便溏,小便不利;若水濕氾濫,溢於皮膚肌腠之間,則發為水腫。故《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浮腫"。 

 津傷化燥  

津傷化燥,是指機體津液不足,機體各部組織器官和孔竅失其濡潤,從而產生乾燥枯澀的病理狀態。又稱為"內燥"。  

多由於久病、久熱,耗傷陰液;或高熱而灼傷津液;或濕邪化燥等所致,由於體內津液虧少,不能內溉臟腑,外潤腠理孔竅,故臨床多見乾燥不潤之現象。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燥勝則幹"。  

一般來說,陰液虧損可產生內燥,而實熱傷津亦可導致燥熱內生。內燥病症,雖可發生於各臟腑組織,但以肺、胃及大腸為多見。 

 內燥的臨床表現多為一系列津液枯涸失潤現象,諸如形體消瘦,肌膚乾燥不澤,起皮落屑,甚則皸裂,口燥咽幹唇焦,舌上無津,甚或光紅龜裂,鼻幹目澀,爪甲脆折,大便燥結不通,小便短赤不利,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等症,故劉元素《素問玄機原病式》說:"諸澀枯涸,幹勁皸揭,皆屬於燥"。  

   火熱內生  

火熱內生,又稱"內火"或"內熱"。是指由於陽盛有餘,或陰虛陽亢,或由於氣血鬱滯,或由於熱邪的鬱結,因而產生火熱內擾,機能亢奮的病理狀態。 

 陽氣過盛化火,即機體陽盛有餘,機能亢奮,熱極化火的病變。 

 邪鬱化火,邪鬱化火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外感六淫風、寒、燥、濕等病邪皆能入裏鬱滯,並從陽而化熱化火,如寒鬱化熱,濕鬱化火等。二是體內的病理性代謝產物(如痰濕、瘀血等)和食積、蟲積等,均能鬱而化火,主要機理是以上這些因素,易於導致陽氣的鬱滯,氣鬱則生熱化火,因而形成實熱內結。 

 五志過極化火,又稱為"五志之火"。多指由於精神情志的刺激,影響機體的陰陽、氣血和臟腑生理的平衡,導致氣機鬱結,氣鬱久則從陽而化熱,因而火熱內生。如臨床常見的情志抑鬱不暢,肝失疏泄,則常能導致肝鬱氣滯,氣鬱則化火,發為"肝火"病證。 

 陰虛火旺,此屬虛火,多由精虧血少,陰液大傷,陰虛則陽亢,因而虛熱、虛火內生。一般來說,陰虛內熱多見全身性的機能虛性亢奮的虛熱徵象。而陰虛火旺,其火熱徵象則往往集中於機體的某一部位。如陰虛火旺所引起的牙痛、咽痛、骨蒸、顴紅等,即為虛火上炎所致。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