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书法史,思接千载,溯源追流。
原创: 林英明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载籍浩繁;书法宝库,高峰连绵,群星璀灿。一部中国书法史,是文人书法占主导地位的历史,文人书法奠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书法的审美内涵。
泉州古称“海滨邹鲁”,人文鼎盛,禀山川之灵秀,开海国之视听,风骨独树一格。这种风骨的形成是和自然环境、社会风尚分不开的。《泉州府志·风俗》述记:“今闾阎山海之间,家诗书而户业学,即式微贫贱之极,亦以子弟读书为荣。凡仕宦所至,任事行法,不善委曲徇人;虽有权门幸路,莫肯投向,尤耻于面腴而短于辞说。见贪污无检者,辄群然鄙贱之。泉州人文之胜,敢与中原争雄。摛藻撷华之士,无不考虑家族光辉如元珠,个人完美如拱璧。”泉州又为闽南文化之祖庭,传统深厚,古风纯朴;泉州书法,文脉相承,风规弥古,源远流长……
泉州的名称,最早出现在隋朝初年,距今1300多年。据史料记载,隋灭陈后,把丰州改名泉州,废建安、南安两郡为县,划归泉州管辖。泉州乃因清源山之流乳泉,“味甘而洁,湛然澄清”,故而得名。泉州所辖地域代有变迁,最大时北到闽江下游,南到金、厦等地,连今澎湖也曾隶属,时称“泉州外府”。明洪武年间定制,福建有“八府一州”,泉州为八府之一;清代福建划“九府二州”,泉州府领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五县和马巷、厦防二厅。追述泉州书法史,所记历代书法家,亦以不同时期出现于这一地域的书家为据,其中并不仅以本籍之士为限,举凡出入过泉州及与泉州相关的有影响书家皆入视野。
浏览历代书法,品鉴地域风韵。一部泉州书法史从历史的不同侧面反映出泉州文化各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追寻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可清晰地看到书法的发展总与社会的发展相随。
钱穆先生曾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有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泉州历代书法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有其深刻的歷史地理淵源,体現了古风淳厚的正大气象,浸润着“江南地域所特有的崇尚精致和谐的精神”。這種精神,不仅体现于具体的書法作品中,也貫穿在千年历史积累而成的泉州书法史之中。
近千年来泉州曾出现了蔡襄、朱熹、张瑞图、弘一法师等一批在中国书法史上深具影响力而彪炳史册的翰墨名家。
蔡襄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尊其书法“为本朝第一”,他撰书的《万安桥记》,代表了当时书法艺术发展的卓越成就,至今仍立于洛阳江畔;
(张瑞图书法)
晚明大书法家张瑞图与董其昌并称“南张北董”,被誉为大明书坛双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张瑞图列为世界历史名人;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晚年流寓闽南14年,其间居住于泉州的时间最长,他以书法广结善缘,现珍藏于泉州开元寺内弘一大师纪念馆及散藏于泉州民间的大师墨宝数以百计,都弥足珍贵。
这些执掌全国牛耳的书坛大家的出现,以及宋代《淳化阁帖》泉州本的刊行,一度曾让泉州在中国书法史上引人注目,使偏于东南一隅远离政治中心的泉州文化精神大放异彩。
泉州开发较早,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晋江流域一带生息繁衍。唐以前建置屡有更易。唐嗣圣初(公元684年),置武荣州,泉州一带的建制才相对稳定下来,治所在今南安市丰州镇。唐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武荣州改名泉州,治所在今鲤城区。唐代泉州设置初期,辖晋江、南安、龙溪、莆田、仙游五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与漳州分治,龙溪归其所辖。唐中叶的“安史之乱”,给中原造成严重灾难,中原人避乱南迁,经济文化中心转移,促进了泉州的进一步繁荣。天祐年间(公元904年),泉州“文风大盛”,书院林立,一些著名的寺院如明心寺、法云寺等,均建于此时。在经济上,泉州已逐渐成为南方重要的港口,天祐四年,已是一个车旅辐辏、商贾云集,“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的国际港城,据《宋会要》载:“哲宋元祐二年(1087)十月六日,诏泉州增置市舶司”,这表明泉州已与广州、明州并驾齐驱,成为当时对外贸易的三大港口。
宋元时期,泉州的商品经济、海上交通、对外贸易,已达鼎盛,带动了经济、文化、社会的相应发展,遂有“东方第一大港”、“海滨邹鲁”之美誉,史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雅颂,成为名闻遐迩之历史文化名城,被中外学者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经1300余年的岁月,泉州留下丰富的文物古迹,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达三百多处。而在这众多的文物胜迹中到处出现的匾额、碑文、楹联与摩崖石刻等书法作品,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能够体现泉州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精神和地域人文气质的文化遗产。因此,对泉州书法历史的梳理,同时也可见证千年古城的深厚文脉。
泉州境内书法遗存丰富,具有較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其源可远溯到晋代。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莲花峰旧存有“莲花茶襟,太元丙子”石刻一方,“太元丙子”即东晋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距今已1630多年,这便是泉州书法源溯晋代的佐证。“泉州”正式得名距今1300余年,泉州书法的源头比“泉州”得名还要早330多年。
泉州的摩崖石刻遗存了大量的书法佳作,特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的摩崖石刻和九日山举世瞩目的海交祈风石刻群,更成了荟集和研究古代书法的大观园。
清源山摩崖石刻历史悠久、数量可观、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整个风景区石刻约580余方,古往今来名人留题比比皆是。蔡襄、朱熹、俞大猷、黄凤翔、何乔远、叶向高、马负书、庄俊元、吴鲁、曾振仲以及近现代的弘一法师、赵朴初、陈从周等——从大学士到名太守,从骚人墨客到提督将军,从雅士豪杰到隐逸高僧,他们或为题名,或为碑记,或为符箓,或为诗词,真是花团锦簇、俊彩纷呈。书法样式又楷、行、篆、隶,诸体皆备,或镌刻于绝顶险岩,或低徊于涧底幽谷,让人赏心悦目,应接不睱。
而九日山摩崖则有“山中无石不刻字”的美誉,其中祈风石刻尤为珍贵,不仅记录了我国海外交通的真实历史,也是一处真、行、隶、篆诸体皆备的宋元明清书法宝库。这些石刻很多没留下作者姓名,但却留下了不少无愧于那个时代的书法佳作。
在1630多年的泉州书法史上,蜚声海内外的书法名流大家不乏其人,见诸载籍者数以百计。据《泉州府志·选举》载,唐至清代乾隆年间的不完全统计,举进士第者就有1663人,其中唐代15人,五代15人,宋代862人,元代3人,明代599人,清代至乾隆二十六年175人。由于历代的科举取士制度,进士及第者大都能写得一手好字,故他们的笔迹自能显出深厚功底,而其它匿藏于民间精于书法者也当不在少数。
琴棋书画是历代文人骚客的修身之技,读书人大多在书法上颇有研究,并留有相关的碑记。
唐代荣登龙虎榜的欧阳詹,留有《曲江池记》和《福州佛记》等碑,其“不二”墨匾今存泉州市博物馆;
据《朱文公集》记载,朱熹在泉州得观赵明诚专著《金石录》稿本(李清照的二伯赵思诚时任泉州太守),可以说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事件;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也是书法家,其书法“笔力神劲,铁腕万钧”(何乔远《闽书·方外志》),并编著有《博纂二王真草隶篆印薮书镜》一书;陈棨仁,擅金石学,其中《闽中金石略》为其倾注毕生心血之力作,应为福建金石学研究的权威著作。
此外,侨居新加坡的泉州籍书法家潘受先生和移居澳门的梁披云先生也并为中国现代书坛巨擘。
泉州的书法家不仅来自文化名人,还有不少是行伍出身,可谓是“文武双全”。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郑成功、施琅、俞大猷等,他们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也留下了不少墨迹珍宝。
收集整理泉州书法史,思接千载,溯源追流。这既可探微索幽,从人文的角度去弥补史书方志于这一方面的缺憾,又可让人从中感受这一方山川的钟灵毓秀,人文鼎盛。当对泉州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提供一份珍贵翔实的文化佐证,为当今泉州的书法家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寻求宝贵的参照范本,同时对于“泉州学”的形成过程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研究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应该说明的是,对于宏大悠远的泉州文化来说,本书仅是从不同历史时期书法发展脉络的角度,作一个提纲絜领式的大致梳理和介绍,书中涉及的书法家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作品,由于资料搜集和学识水平所限,难免挂一漏万。至于一些代表性书法家的书学思想、创作特色及风格流派等专业方面的阐释与争执,本书一般不置臧否,不作评判,也不予过多的论述,还是留待各路方家去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本书所涉历史时期的书家,始于唐,经宋、元、明、清,止于近代。倘能为泉州书法的深入探究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则为此书出版之所祈也。
(作者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曾任泉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