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曾经的梦里水乡(3)——酒文化博物馆
★旅游地点: 嘉兴嘉善西塘古镇(市河:永宁桥和中国酒文化博物馆)
沿着送子来凤桥北行,这里是西塘水街,说白了就是一些新建的店铺,环境不错,但现代都市味道太浓。倒是池畔的睡莲开得很好,我还发现了两朵凤眼莲。这种紫色的花朵十分漂亮,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凤眼莲的花朵。最北面是一座水闸,许多工人在施工,问了一下门口的工作人员,原来是在做灯光,这里晚上会更漂亮一些。
回到烟雨长廊,走到头,是西塘著名的永宁桥,而它的旁边几乎成直角的是北塘桥,站在这座桥上,可以饱览西塘风光,南西塘市河,这条南北走向的河流比较宽阔,往北可以走到卧龙桥,这里也是西塘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古街,沿岸有很多美术爱好者临河支着画架,在这里写生。
西塘共有九条河流在镇区交汇,27座古桥把八个板块连成一体,又被称为九龙捧珠、八面来风。虽然相对于以桥多出名的其他古镇来说,西塘的古桥并不算多,但每一座都是绝佳的观景点。
永宁桥的原址在西栅河的西端,但已经废弃。而架在市河和塔湾河交界处的永宁桥,视野最好,南可望廊桥,北可看烟雨长廊,架在市河上的安境桥视野也很好,这几座桥一一走过,西塘风光几乎都已经看全了。
沿河的凤眼莲开出了浅紫色的花朵,原来这里生长着一大片凤眼莲呢!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的水生植物也很茂盛,不像常见的绿萍那样飘在水面上,它们是高出水面的。
除了街巷,这条路上的景点只有中国酒文化博物馆,这座博物馆的前身是黄酒陈列馆,后来充实了刘西明先生的几辈收藏重建而成,提示了中国酒文化的背景和内涵,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
西塘在历史上就是个酒镇,古代的文人学士们大多好酒,比如诗仙李白就是个中翘楚,而古人们吟酒成诗也成了美谈佳话。明初大诗人高青丘乘舟过西塘,特地寻问酒家。清代的时候,西塘镇上的名酒梅花三白闻香百里,直到今天临街的小店里,走不多远就能看到一家卖酒的。
博物馆有多个展厅,首先进去的铜器展厅,是个长方形,两侧和中间整齐地放置着玻璃柜子,其中有镇馆之宝温冰酒鉴,高62厘米,口径76厘米,重98公斤,方口束颈,整体做工精细,据说现在存世仅有3件。
刚拍了几张照片,门口的工作人员提醒不能拍照,不过还是有很多游客拿出手机和照相机,我关掉闪光灯,也拍了几张留作纪念。
走过一条窄窄的走廊,隔着玻璃可以看到院子里陈列的黄酒坛,那只能用一个“大”字来形容。
走廊的尽头是陶器展厅,陶器用来盛酒的历史很长,陈列的主要器皿是马家窑彩陶,陶色基本上是橙黄色,彩绘的图案比较丰富,有菱形方格、涡漩、波浪纹等等。不过我觉得这些陶器酒具应该不是长江流域惯用的,从介绍上看,大多是黄河流域的。
瓷器是最精致,虽然它的出现要晚于青铜器和陶器,但作为盛酒的历史来看,恐怕瓷器的时间才是最长的,尤其是在民间使用更多。早期盛酒的瓷器釉色比较重,容积也比较大。到元代出现青花瓷,瓷器就向美观方面迈进,瓷器显得更加精美。
我最喜欢的是一款青白瓷狮子纽注碗,通高25厘米,碗是与水注配套温酒用的,纹式多样,制作精湛,表现出元代的瓷器制作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而牛头酒杯造型奇特,做工精致。这些酒具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有甘肃、成都、贵州等,看来好酒并非仅仅西塘人,更散步大江南北。西塘酿制的酒,度数多不是太高,一般是黄酒和米酒。
从博物馆出来,可以向北走到卧龙桥或向南走到万安桥,对面是北塘街,有一些小巷子可以走走。我觉得在西塘,穿街走巷其实比走这些景点更有意思。不知道那位打着逃票主意的仁兄,最后到底有没有找到进镇的通道。我很想向他要个攻略,下次也不要玩这些小景点,就在西塘走走街串串巷。我觉得西塘的巷子四通八达,应该可以找到进来的弄堂吧?
父母坐在钱塘人家门前的桥畔休息,我则乐颠颠地把周围的小桥都走了一遍,很多客栈就开设在巷子里,价格应该不会太贵,门口竖着的牌子,似乎家家都是“有房”,按理说,这些客栈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自由行:嘉兴嘉善西塘古镇
9月暮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