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1)
第二章、少阴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文
伤寒286: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注】:脉「微」,是复脉,是既细又虚,不是281条的脉「微」细(实际是脉浮细),亡津液了,不可汗。尺脉同时弱涩者,里面也虚而血不足,更不可下。这种情况,如无里证,也已入厥阴,汗下皆不可。这些地方的脉都很重要,辨别也比较难,颇见功力。
「亡阳」,在《伤寒论》中,就是亡津液。
伤寒287: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注】:这条是接283条。王叔和放错了地方。少阴病到七八天的时候出现自下利,这是传变到里入太阴了,这是因283条的「尺紧」(主寒主饮)发挥主导作用转太阴了。下利后,原来脉紧,骤然间脉微,这时要分别情况。如果手足逆冷,是胃气已衰的坏现象。若手足反温,说明胃气还强,脉紧消失反而是欲解之候。下利烦燥本不是好事,但这时的烦,是正与邪争的烦,也反而是欲解向好。这种情况在太阴也有(见伤寒278条)。
而后面310条既利又咽喉痛,是283条「寸脉浮紧」发挥主导作用,少阴向少阳发展了。310的下利也是热利而不是虚寒下利。283、287、310这三条本应放一起,王叔和没有理解清楚,放乱了。
脉在太阳、少阴两篇是特别重要的。太阳脉必浮。少阴的一般脉是浮细(281条,即微细),而特殊脉一是283条的浮紧但「反汗出」,二是「沉」但「反发热」(见92条和301条)。关于第二点,少阴病怎么又有「发热」了?岂不是和第七条「无热恶寒」矛盾?我们在学到301条时再议。
伤寒288: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注】:恶寒而蜷卧,表证尚在。同时有虚寒下利的太阴证。这是少阴病发展为少阴太阴并病。病在少阴往往很短,大部分都向太阴发展。这条就是。
少阴病入太阴而利,下利止,有时候好转,有时候往坏。这条下利止,虽然恶寒而蜷卧,但是手足温,说明胃气还存在,还可以治。如果四肢厥冷,胃气已败,利止是津液脱尽无可下了,就不是好事了。
但是内经解释伤寒论的学术观点正好反过来说。有一本影响了无数中医粉的《思考中医》的书认为,病在太阴时间很短,太阴也无死证,太阴的后续发展就是少阴,病到少阴就危险了。上面那位大师讲伤寒论,也是这么说的。那么少阴汗法跑哪里去了呢?当然都当做是太阳的「变证」、「兼证」了,许多奇怪的概念就是这样「创」出来的。于是许多太阴证也都归少阴了,并且少阴、太阴都很难分清。三阴也都姓「里」了。伤寒论太阴篇不过区区八条,于是以为太阴本来就没有什么方证。
伤寒289: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注】:这条是接着上条继续讨论,还是谈少阴太阴并病,利止了,恶寒而蜷,上条「手足温」可治,这条「自烦欲去衣被」是热象,属于正邪相持而烦,有阳复现象,为可治之兆。若燥,则是正不胜邪之乱也。
伤寒290: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注】:「脉阳微阴浮」者,指轻取细微,这是少阴脉本来特点,沉取浮,指脉有向外转化之势,反而有点力量了,也是阳复之象,「欲愈」的征兆。
伤寒291: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这条属于歧黄家(内经家)言论。虽然伤寒论有六条这种条文,但是通篇也看不到其它有关的论述,应当是后世添加进去的。
伤寒292: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注】:还是谈少阴转太阴。灸少阴,取太溪穴,系后人经验,故显系后世所添,但有参考意义。「反发热」,当然指手足不逆冷而温了,联系301条「反发热」,亦此义也,到301条进一步谈这个问题。那么吐利,讲了灸法,反而没讲汤液,该用什么药呢?因为里寒并不重,我们觉得可用百通汤,这是一个表里双解的组方,后面再讨论。
伤寒293: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注】:293条可与许多条文联系来看,如106、124、125、126、237、金匮消渴小便不利淋病11等,内容太广,只能大致讨论一下。
「一身手足尽热」,如果按照内经解释,应当把它还说成是少阴病,不过是「从热化」了,这种热也只能是「少阴君火」之热了。但是,「热在膀胱」,又与足少阴肾经、肾脏,或手少阴心经、心脏联不上,弄到太阳腑里去了,解释起来能不能用「中见太阳之气」说明,恐怕很费劲。
还是按照《伤寒论》自己的体系理解吧。这条谈少阴病转阳明病,也是传里。少阴病在表的时间甚短,如果虚寒甚,一般用不了这么多天才传里。之所以这么久,因虚寒不厉害,一身手足尽热,知此转阳明也,为热盛于里。少阴转阳明者,乃虚热相搏,如果扰动下焦血脉,因而便血。说热在膀胱,当指小便下血。但若热在下焦,亦有大便出血者。既可能出现106条的桃核承气汤证,也可能出现小便淋的猪苓汤加减证。当视具体情况,随证而治。
胡希恕先生对293的评注录音缺失,但对106评注在。那条也是「热在膀胱」,他的观点比较「霸道」,他认为热在膀胱是古人的看法,其实就是热在下焦一代。曹颖甫先生认为这条和106条一回事,是桃核承气证,有自己下血的情况,也有用药从大便下血的。总之,是热与血结之证。106条有「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可见这是个里证。
伤寒294: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注】:血不充于四末,阴阳不接则厥,故少阴病厥者必无汗。若强发其汗,必动其血。血出于口鼻或目,即血竭于上。厥者本需血,出血更使之竭,因名之为下厥上竭,此证温之碍于血,凉之碍于厥,故为难治,但不等于不可治。少阴病表证亦可发汗,但四肢厥冷属真寒证深者就不可发汗了。可不可汗之辩在细微之间,颇见功力。
伤寒295: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注】:这条也是放错地方的,应当接在289条后面。少阴转属太阴而下利,恶寒身蜷,手足逆冷者,胃气已败,故不治。「不治」,「死证」之互词也。少阴病维持在表的时间甚短,常二三日并于里而发太阴证,若治不及时,就有死亡的可能,这也是在太阴篇不论死证而放在少阴警示的深意。
伤寒296: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
【注】:少阴转太阴病吐利。曰躁烦而不曰烦躁,主精气欲尽。四逆者,指这时再施逆治,必死。
伤寒297: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注】:少阴入太阴而下利,胃气复,利止为佳。胃气不复,无利可下的利止为恶。头眩时时昏冒者,为津液丧失太过血虚上竭之证,必死。阳气(津液)尽者死,阴血竭者亦死,此阴阳互根之理,少阴并于太阴当虑此变也。
伤寒298: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注】:四逆,指逆治,致恶寒而身蜷,脉不至,血不足而心脏已衰竭者,虚寒至甚也。因无热,故不烦。神欲离,故但躁,乱也。未提下利,此少阴转属厥阴,病属不治,必死。
伤寒299: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注】:少阴病六七日,未提下利,传厥阴之期,若气促而息高(声音高)者,为气脱于上,吸浅呼急,竭尽全力。此大凶侯,主死。
伤寒300: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注】:脉微细,但欲寐,为少阴病本有的脉和证(281)。微细之脉见于沉,知为寒饮在里。始得之病在表,若「反发热」,宜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汗出不烦者,暗示原来还有发热心烦,也反证有「反发热」,因服麻黄附子细辛汤,汗后表解而烦亦去也。但寒饮未除,故自欲吐,太阴为证渐显,急与附子汤温中逐饮或可得治。待至五六日,终因胃虚无力收摄而自下利。复烦躁,以至不得寐者,是生机欲息,难得暂安之象,故终不免于死。这条涉及「反发热」问题,阴性病何来热?这在下面301条将详细论及。
少阴病传里为太阴病或传半表里为厥阴病,有可治者,有不可治者。以上数条均为少阴转属太阴或厥阴的危证,危险凶殆。阴性病入里时传变迅速,不可等闲观之。
伤寒325: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注】:少阴病转属太阴下利,脉微涩,就是津血不足,一面下利,一面呕而汗出,津液同时丧失于上、下、外,有虚脱之象。因为没有什么可泄的了,所以「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指用四逆汤温胃。「灸之」,有注家说灸百会,应是灸三里。津液虚衰有两个不同的归属。一个口燥咽干入阳明,应用大承气急下之以存津(见320、321、322条),入阳明如果无实证只有热证可用白虎汤加人参清热救津液。另一个归属是胃虚衰,上吐下利而汗出,是虚脱的象征,胃气存则津液尚可自恢复。这时绝对用不得滋阴。后世常以脏腑虚论事,以阴虚生内热为由,动辄地黄麦冬,象这种情况去滋阴是要命的事。仲景说要「当温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