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1)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四、热利证

1、白头翁汤

【组方】: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方解】:里湿热致痢证。此四味药,或为根或为树皮,都偏苦寒,有收敛作用,可止下利。白头翁为主药,以它命名,苦寒降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胡老讲解此方中白头翁量应为3两。秦皮,一说现在难得,可以黄芩代之。黄芩,黄连和黄柏,三者都以苦降为功来袪湿清热,分别作用于上中下三焦,在前面学过治黄疸病方中常配。

伤寒371: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注】:「热利」指因有里热而下利也。热利,常以痢的形式出现。热痢,常有脉数、渴、下重。如果有血便是赤痢,没有粪便,很厉害,说死就死。「下重」,指里急后重,急迫欲便,肛门重坠,表现为下腹部不适,很想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这样的病证用白头翁汤治。白头翁既治痛又治血,收敛,苦寒消炎,止利止血。一般的热痢用白头翁汤,有里急后重可加大黄(6克左右),如果现柴胡证,用大柴胡加石膏。如果热到里实的证候,白头汤就不行了,得用小承气了。

伤寒373: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2、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组方】:白头翁二两,黄连,柏皮,秦皮各三两,甘草二两,阿胶二两。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内胶,令消尽,分温三服。

【方解】:里湿热致痢证。于白头翁汤加益气的甘草,和止血的阿胶,故治白头翁汤证虚乏少气而有血证、或血便、或粘血便者。

金匮·妇人产后病11: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注】:妇人产后本来就多血虚津虚气虚,再加上因里热引起下利,让人虚得非常严重,光用白头翁汤不行了,要加阿胶以补血,加甘草以补气补中和缓急迫之情。凡白头翁汤证,若所下为血便、或粘血便而虚乏少气者,即宜本方主之,并不限于妇人产后。

【关于下利】:下利属于里证,而里证分阴阳,则阳证为阳明里证,阴证为太阴里证。阳明下利多湿热实,治用白头翁汤、大承气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太阴下利多饮寒虚,治用理中汤、四逆汤、吴茱萸汤等;若与太阳、少阳、少阴、厥阴等合病,则用桂枝汤、葛根汤、葛根黄芩黄连汤、黄芩汤、百通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真武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乌梅丸等治疗。这些证治论述精详、方药众多、疗效确切,论述的是下利,涵盖了泄泻、痢疾。实践证明,掌握了张仲景论治下利的经验,就自然会治疗治疗泄泻、痢疾。

五、热痞证

1、泻心汤

【组方】: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方解】:里热、气滞证。大黄伍以除热解烦的黄连、黄芩,功能泻火。古人以心主火,故名以泻心汤。本方证对心烦吐衄,大便干者如神。对心悸烦、精神不安,容易失眠惊狂、癫痫以及其他神经症等,也有使用机会。高血压现本方证明显者,亦多有用之。

歌曰:泻心汤方即三黄,阳明里热常用方。芩连除烦大黄泻,心气不定易惊狂。

金匮·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17: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注】:心气不足,《千金方》作「心气不定」。吐血,衄血,这是郁生上热,热伤心气,而病吐衄。反映血随热上充,阳亢头痛头晕,心悸,脸红,五官出血等现象。三黄泻心汤主之。这是一种急救其目标治法,妙在并不用血份药。亡血皆虚寒为本,现在泻心火以救心气,火泻而气复,则泻亦成补也。

用这方子,有两种用法,一种,大黄不煮,用开水冲一冲,用水煎黄连、黄芩,把大黄水合进去服,这种不大泻,治高血压、心烦、心悸常用。另一种三药同煎,是针对热盛,或针对小孩适用。

金匮·妇人杂病7: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注】:这是简文,吐涎沫就用小青龙当然不行,隐去整个小青龙证了。妇人吐涎沫表示有痰饮,咳逆,不得卧,这是太阳太阴合病的小青龙汤证,医生反而误下,使邪热内陷,多出了心下痞证,也就是心气不定的烦热之类。这时原来的小青龙汤证还在,是先用三黄泻心汤治痞,还是用小青龙汤治原证,还是二方合用?应先用小青龙。表证解,可能一切都好了,如果表解痞不消,再用泻心汤治痞。

2、大黄黄连泻心汤

【组方】: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麻沸汤过滤绞之)。上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渣,分温再服。

【方解】:里热、气滞证。此于泻心汤去黄芩,固亦泻心,但以沸水渍之不煎,气味俱薄,故只能泻热而解心下痞。

伤寒154: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注】:关脉浮有热,结也不重,心下痞按之濡,胃也不虚(没有痞硬),所以与太阴无关,这里补上阳明热痞的脉,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大黄配苦寒药可下热去火,所以叫泻心,大黄黄连量不重,泡一下,分二次温服,并不大泻。此方汤用的机会不多,还是三黄剂用的多,不只治心下热痞,还治衄血,吐血。

伤寒164: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太阳病大下属非法,表不解又复发汗(指用麻黄)更错上加错,致表邪内陷而为心下热痞,如同154条。若表未解用桂枝汤先解表,表解后再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痞。

(0)

相关推荐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黄连阿胶汤证之第303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5.黄连阿胶汤证 303.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山田氏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十字,宜从<肘后方>改作"大 ...

  • 方证法研习《辅行诀》概略

    方证法研习<辅行诀>概略 1.泻心汤(即三黄泻心汤)治:胸腹支满,心中跳动不安者. 心中跳动不安,即心悸甚.<金匮>此方证言"心气不定,吐血,衄血".&qu ...

  • 经方:白头翁汤(热痢)

    白头翁汤 [原文] 白头翁二两 黄柏三两 黄连三两 秦皮三两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伤寒论> [伤寒金匮]  1.热利 ...

  • 『伤寒论方』《伤寒论》方→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鸡子黄,黄芩芍药合成方: 清热育阴交心肾,心烦失眠功效赏. 组成:黄连.黄芩.芍药.鸡子黄.阿胶.功效:育阴清热. 主治:心肾虚热心烦证.症见心烦不眠,口干眼燥,手足心热,小便黄赤,舌红少津, ...

  • 每日一方——“葛根芩连汤”

    每期一方--老陈给你讲方证 葛根芩连汤 葛根芩连汤作为一张治疗热性下利的名方,广为人知,但仅仅知道他这个作用可远远不够,治疗热利的方子还有白头翁汤.芍药汤,他们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今天还是老规矩,不讲理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阳明胃家实之大承气方证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0) 第三章.阳明病 第二节阳明方证 十.胃家实证 1.大承气汤 伤寒209: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

    本文根据本群各位老师讲课的内容,尽量进行了剔除错误.删烦就简.增补遗漏,修订而成.为了突出学习的完整性.系统性.风格一致性,对讲课记录进行较大的修改,也不再列出哪位老师讲哪部分内容. 本群各位讲课老师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8)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11.麻黄汤 「太阳伤寒」之「脉浮紧.发热.恶寒.无汗.头项痛.身痛」乃麻黄汤证之典型证. [组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约28克).上四味,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7)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8.桂枝加葛根汤 [组方]:葛根四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6)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5.桂枝加黄芪汤 [组方]:桂枝,芍药各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黄芪二两.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5)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插曲]:刚学过太阳中风的桂枝汤.伤寒论中以「六经名+中风」作为题首者,共8条,即各经都有「中风」条文.于是,以内经解释者认为,各经皆有「经证」,或者说,各经皆有自己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4)

    第一章.太阳病 第二节太阳病方证 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一个特点,是直接从方学起.而不是先学药理,再辩病因,根据病因选药组方,不走这条路. 什么是经方?是张仲景继承<神龙本草经>.<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3)

    第一章.太阳病 第一节无方证条目 第8.9.10三条,是岐黄家言,恐后世所添加,略去. 伤寒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 ...

  •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2)

    第一章.太阳病 什么是太阳病?按照内经解释来说,有将「手足太阳经络」联系起来的,有将「太阳寒水之气」联系起来的,有将经络.膀胱.小肠.气化合起来考虑的,还有提出「经证」.「腑证」.「本病」.「兼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