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桥,天下黄河第一桥——兰州5日(1)
★旅游地点:甘肃兰州之中山桥
办好入住手续的时候,已近黄昏。当然,这个所谓的黄昏是从江南的时间段来看的,其实四点半的大西北还是风华正茂的下午时分。
因为时间不那么够,我们到白塔山打了转就下山了,直奔我们刚刚在半山坡上看到的中山桥。
作为兰州的知名旅游景点,尽管并不收费,好像也没有评A级景点,依然挡不住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打卡,不窄的桥面人潮汹涌。
中山桥最初的名字叫黄河铁桥,是九曲黄河上最早的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因此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1942年,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中山桥,这名称便沿用至今。
1949年8月26日,在解放兰州战役中,解放军以夺得黄河铁桥作为解放兰州的标志。1992年兰州在桥头竖碑,第一次将铁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象征。可以说,中山桥对于兰州的意义,那绝对堪称NO1。
我们走上中山桥,习习的凉风拂面而来,黄河之水奔流不息。桥长233.5米,总宽8.36米,在2004年以前,这座桥还是可以行车的,其中车行道宽6米,两边人行道各宽1米。后来改成了步行桥,可能也是考虑作为兰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人流量实在太大,2米左右的步行道实在不足以满足熙来攘往的游客需求。
事实上,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桥虽然不至于摩肩接踵,但人流量也着实不小,很难想象在桥上划出车行道,这人得挤成什么样儿呢!
兰州历来都是交通要冲,控扼河西走廊、青海、宁夏,是连接中原与西域往来的必经之路,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而黄河穿城而过,就成为了交通的障碍,西汉以后,严冬黄河结冰,厚数尺,车马通行其上,被称为冰桥。不结冰的时候,这里的交通就更不方便了,民间曾有“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的歌谣。
可见即使渡船的方式,也是不够安全的。明洪武年间,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曾经因为军事需要在兰州黄河段修建过浮桥,但是很快就被拆或者被毁,没有保存下来。毕竟浮桥这东西,建造工艺还是比较简陋的,当时也只是为了官兵临时渡河的需要。
后来兰州指挥佥事杨廉才在现在中山桥的位置兴建了镇远浮桥,尽管后来五百多年间,铁柱和木柱都有变化,但镇远浮桥因为扼守要津,在黄河的地位相当重要,因此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现在的中山桥为四墩五孔,每孔跨径45.9米。上部结构为梯形穿式钢桁架,每一跨都是超静定结构组成桁架体系,有竖向钢架划分成五个长方形,体现了近代历史上洋务运动时期建筑艺术发展史的风格、流派、特征。
它是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菝施工的合作模式,是中国历史上兰州市、甘肃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第一座引进外国技术建造的桥梁。
从清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开始修建,宣统元年七月竣工,历时近两年半,花费白银30.66万两。这个数字在陕城总督长庚就铁桥工程用款上奏宣统皇帝的奏折上写得更精准一些:“实用库平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
全部建桥的材料从德国海运到天津,再从天津转运至兰州。从天津到兰数千里路途上,采取的运输工具有火车、骡马,历时两年才将全部材料一站一站地转运至兰州。
我们走得很慢,事实上在这里也没有步履匆匆的游客,大家都不赶时间,亲近着黄河的和风。
桥下,不时驶过一艘游船。在岸边,也泊着几艘游船,倒为宽阔的黄河增添了几分灵动。
慢吞吞地走到桥中间,灯光渐次亮起。我们回过头,才发现晚上的白塔山灯光璀璨,比白天看到的更美,颇有几分盛唐气象。
其实后来我们还造访了这座著名的桥梁,实在是因为不管去黄河沿线,还是去白塔山,都会与这座桥擦肩而过。每一次,这座桥上的客流量都很大,不愧为兰州市区最著名的景点,是游客们绕不开的桥啊!
江山千里路迢迢,天下黄河第一桥。
雁舞朝阳如梦令,鸥栖晚渡念奴娇。
——七绝
自由行:甘肃兰州之中山桥
6月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