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浅谈《红楼梦》的悲剧美学价值

《红楼梦》,作为一部清代人情小说,鲁迅先生曾对其描述过一句话,即是:“悲凉之雾,遍被华林”。这八个字,字字都有千钧之重。

《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也只有他写得出来。他的家族、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阅历,决定了他在家道中落后,他所看到的喝所经历到的种种,必定是常人所难以体验到的阅历。

曹家曾经那么繁华富贵,曹雪芹在幼年或者童年时期过着和贾宝玉一样的富足优渥的生活,一旦曹家抄家之后,家道中落,生活条件急转直下,其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曹雪芹想必见识过太多太多。这样的人生,是忧悲苦乐各种滋味都已体尝过了的。所以,才有了曹雪芹笔下那浸着沉沉的“悲凉之雾”的《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悲剧,但她并不只是一部悲剧,这部悲剧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教化价值。用王国维评论《红楼梦》的话说:“它的美学特性是壮美与崇高,它的审美价值是教化与解脱。”

作为一部小说,如果《红楼梦》所展现的,仅仅只是一部悲剧,毫无教化价值和启发意义的悲剧,也许她是无法吸引这么多的读者的。

《红楼梦》所呈现出的悲剧美,恰恰就像一部涵盖了世间生命的悲剧和遗憾以及许多生命本源的疑惑的一连串密码的记录册。即使解开这个密码,我们也许依然无法扭转人物的命运,改变不了《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悲剧本身,但是,这些生命密码的存在,至少让我们看到并认清了一点:人世间就是如此,即使是悲剧,她也不是永恒的。悲剧发生了,也总会过去的。生命依然得继续。

趟过了水与火,迎来的可能并不一定是重生,而是下一场暴风雨,这才是生命的本来意义,很有可能这也是曹雪芹的本意。如果用现在的心灵鸡汤一点的说法,也许人们会说“浴火重生”、经历了风雨就会见彩虹云云。可是,在曹雪芹心中,显然并非如此。

曹公是最不怕“将悲剧进行到底”的。

曾经不止一次地见过一种说法,那就是:曹雪芹有意要让整个贾府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这就是悲剧的彻底

只是,后来续写《红楼梦》的高鹗,不知是出于何种原因,也许是于心不忍,甚或是出于悲天悯人的缘故,因此在续写之后,补出了“沐皇恩贾家延世泽”的一段文字,大有劫后余生的感觉,给悲剧续上了一点点的希望,最大限度地力求护住贾家,给这个家族绵延了一线的生机。只是,这样的结局,似乎是有违曹公的本意了。

可是,曹公为什么要如此决绝地展现出《红楼梦》这样的一部悲剧呢?

如果用《红楼梦》原文里的作者自述,应该是认识到了世间事都是“梦幻”。用原著第一回里的诗说,是:“悲喜于般同幻泡,古今一梦近荒唐。”

“梦幻”二字,不知是否出自于《金刚经》。从鸠摩罗什译出《金刚经》之后,这二字就有了一番意义了,《金刚经》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尽管是书写一部悲剧,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绝非一味展现悲苦的一面,曹雪芹的写作手法相当高明。他让读者非常亲切地、非常真实地、身临其境一般地感受到了一场又一场如同梦幻泡影热闹非凡的场面,诸如贾妃省亲,声势极为浩大、场面壮观,热闹非凡,书中人物在起初得知贾元春封妃,无一不是“洋洋喜气盈腮”、“宁荣两处上下里外,莫不欣然踊跃,个个面上皆有得意之状,言笑鼎沸不绝”(见于《红楼梦》原著第十六回),试想,此时有谁会料到日后贾家也会面临抄家,逐渐分崩瓦解,有谁会想到在这件大喜事里,贾妃内心有的是无尽的苦楚和悲伤?

除去贾妃省亲的场面之外,当年大家结起海棠诗社、吃鹿肉争联即景诗、开夜宴乃至于黛玉葬花、晴雯补裘的种种或热闹、或温馨、或悲伤、或感人的场面,想必是作者曹雪芹或多或少地亲身经历过类似的场面,取材于现实生活而写就的片段了。

就这样,曹雪芹将乐和悲交织在一起,有热闹,有欣喜,有悲哀,有落寞,读者也跟着一起悲伤和欣喜。到了最后,曹雪芹又无情而决绝地将他笔下所呈现的这一切景象全部推翻摧毁——书未写完,然而这样的结局却是在预料之中,因为曹雪芹已经在书中第二回、第五回里陆陆续续地透露此意,否则不会有“好一似食近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句子了。

曹雪芹深深地知道,世间的一切,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因此,他才会对笔下人物的经历,用“历幻”二字来描述。后八十回里,也就有了“王熙凤历幻返金陵”的回目。在书里,金陵十二钗及尤三姐等女子,不过都是下凡经历劫难,等劫数完了之后,一同归至警幻仙子案下,也就算是将此劫一笔勾销。

所以,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但即使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也必须要经历一场。

既然早知是一场空,那这样的经历又有何意义呢,又何必多此一举呢?曹公认为非但有意义,而且更应该记录下来。论起原因,则在于:“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实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见于《红楼梦》原著第一回)”。

所以,即使这悲剧令人痛心,但也可以让当日闺阁中的故事,“悦世之目,破人愁闷(见于《红楼梦》原著第一回)”,实则是让作者能于“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见于《红楼梦》原著第五回)”。

正因为悲痛得足够彻底,愧悔得难以自抑,因此曹雪芹才记叙下这些“万境归空”的故事,希望在故事彻底幻灭之前,能在人世间留下一点印记,而故事的作用和意义,实际上,已经远远不止于遣怀——“试遣愚衷”,这不是给读者提供什么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曹雪芹在历尽生命的悲欢喜乐之后,认识到即使“万境归空”,生命也还是需要经历这样的一番悲喜的过程。悲伤和痛苦​,虽然是不好的经历,但也终归是生命的一场经历。如果实在逃不掉,那就用心去体悟和经历​好了。​

专栏
蒋勋细说红楼梦
(0)

相关推荐

  • 贾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有什么深意?

    本文音频:贾元春省亲时点的四出戏,有什么深意? 贾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后来被送入宫中做女史,深宫二十年如履薄冰的她,再回娘家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娘娘了. 贾元春省亲时,曾点了四出戏,在草蛇 ...

  • 《红楼梦》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按 作者简介:五谷丰登,1985年大学本科毕业,喜欢哲学.历史.文学等,是一位在教育岗位从教30多年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现已退休.本文部分内容涉及80回后人物故事. 作者 五谷丰登 人生命运,往往需要慢 ...

  • 【红楼心语】伟大的忏悔

    伟大的忏悔 --读潘知常<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 知名美学家.南京大学教授潘知常的重版著作<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潘知常导读<红楼梦>>(学林出版社2015年8月第 ...

  • 张广智:春意遍于华林——1961年“史学史热”追忆

    作者:张广智 来源:<历史评论>2021年第3期 1961年中国史学界的"史学史热",在"双百"方针指引下,讨论广泛而热烈,葳蕤春意遍于华林,呈现出 ...

  • 曲剑华:浅谈中医皮肤学科的文质学说及应用

    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 开放  共享  积极  共赢   每周五 18:00    [赵氏皮科知识小课堂] 追更新 · 右上请标星 及时见 · 右下点在看 浅谈中医皮肤学科的 文质学说及应用 --曲剑华 ...

  • 希玛眼科大医生白华主任浅谈 “不受罪”的眼底筛查

    检查眼底的设备和方法有很多,常用的传统方法包括直接检眼镜.双目间接检眼镜.三面镜和全视网膜镜. 特殊的检查包括45°眼底照相.OCT断层扫描,通过这些可以了解黄斑部的健康状态. 以上这些检查,虽然都可 ...

  • 李双林浅谈八字用神奥义

    李双林/文 我们在看八字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寻找用神,那么关于用神我们又了解多少呢?用神可以说是分析八字的核心,如果用神错了满盘皆错.不过现在也存在一些不需要看用神的批命方法,比如盲派,或者是格局派等. ...

  • 【阿云原创】凉薄之雾,或被华林

    一 偶然遇到旧同事,谈起这两年来深圳密锣紧鼓的教师招考.他说有朋友在深圳一所尚算有名的民办学校工作,参加最近的一次招考,笔试过了,需要所在单位的工作证明参加面试.所在的校方,老板说自己没有义务给她开这 ...

  • 黄自元楷书《临华林园集诗》

    黄自元楷书<临华林园集诗>

  • 评选丨“如果档案会说话系列活动: 富阳红色革命的先驱者—华林活动习作展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联合富阳档案馆在4月26日举办了"如果档案会说话"系列活动第一站:走读富阳红色革命的先驱者--华林的活动.文学院20余位学生参加了本次活动,跟着档案的记录,寻找华林 ...

  • 富春三小 陈佳琦 ||《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

    "如果档案会说话系列活动 寻访富阳名人足迹 献礼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 "富阳红色革命的先驱者--华林"活动习作之16 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 富春三小  四(4)班  陈佳琦 ...

  • 富春四小 李蒋萱 ||《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

    "如果档案会说话系列活动 寻访富阳名人足迹 献礼建国70周年系列活动 "富阳红色革命的先驱者--华林"活动习作之14 寻找华林爷爷的足迹 富春四小  六(3)班  李蒋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