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手的神效方
动脉粥样硬化方
黄芪30~50g,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全当归、昆布各20~25g,丹皮、夏枯草、龙胆草、广木香、泽泻各10~15g,桑寄生、红花、桃仁、山楂、炒枣仁、生甘草各8~15g。
加减若上肢麻木者,加桑枝、独活各10~15g;若下肢麻木者,加川牛膝、羌活各15~20g;若左半身不遂者,加鸡血藤30~40g,全当归加重至30~40g;若右半身不遂者重用黄芪至60~80g;若痰涎壅盛者,加胆南星、川连、瓜蒌、桑皮各10~15g。
制用法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半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用本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67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其中痊愈58例,显效6例,无效3例
盆腔炎丸
成份:嫩桂枝400克、茯苓400克、桃仁400克、丹皮400克、赤芍400克、三棱200克、莪术200克、酒炙川军200克、黄芪400克、鱼腥草4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用腊纸包好。
功能:清热、活血、化瘀。
主治:慢性盆腔炎、盆腔炎性肿块、输卵管积水、卵巢囊肿、子宫肌瘤。
用法:每日二次,每次一丸。
规格包装:每丸重15克,每袋拾丸装。
禁忌:月经期忌用。
水火烫伤膏
成份:生地黄150克、当归125克、头发200克、紫草200克、寒水石面150克、黄柏面50克、地榆面50克、香油1250克、白腊200克
制法:用香油炸透生地、当归、头发、紫草,去渣、过滤,将白腊溶化后,兑入寒水石等4味药粉,搅匀为膏。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生肌。
主治:水火烫伤。
用法:外涂
止血粉
成份:马勃25克、丝瓜络10克、白芷10克、花蕊石25克、白芨10克、枯矾20克、陈石灰10克、冰片2.5克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研匀。
功能:止血、消肿、止痛。
主治:术后出血。
用法:外撤。
专方效方:四肢发麻方
组成:
生黄芪30g、炒白术15g、川芎10g、紫丹参15g、桂枝10g、威灵仙10g、川牛膝15g、鸡血藤30g、菘筋藤30g(可用伸筋草30克代替)、大枣6枚。
服用方法: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加减:
如头昏、疲乏无力、心悸者,加党参15g、山茱萸24g;
如肢端发凉,恶寒喜热,遇热麻木减轻,此为阳虚体质,加制附子10g;
如活动后麻木加重者,此为血虚,加阿胶12g、当归12g、旱莲草30g;
如平时好生闷气,心情不开朗者,
加广木香6一9g、制香附12g;
如身有蚁走感、小虫行的感觉,加僵蚕12g;
如肢端顽麻,上肢加桑枝12g,天麻10g;下肢防己10g、天麻10g。
治胁痛验方
中医认为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循于胁,故胁痛,多属于肝胆之病。
胁痛是多表现为走窜不定的刺痛或胀痛,还可引起胸部不适,见于现代医学中各种肝病、胆囊炎等。中医认为肝胆居胁下,其经脉布两胁,胆附于肝,其经脉循于胁,故胁痛,多属于肝胆之病。
1.柴胡6~10克,黄芩15克,蒲公英30克,炒枳壳 10~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 l剂。
2.枳实30克,白芍15克,川芎15克,人参15克。上药研末,每次服6克。用于两胁疼痛。
3.香附、郁金、柴胡各6克。水煎服,或等份研细末,每次服3克,每日2次。用于气滞胁痛。
4.瓜蒌12克,红花、甘草各3克。水煎服。用于血瘀胁痛。
5.糯稻根须50克,鸡骨草25克,白糖适量。水煎,加糖调服,每日l剂,分2次服。用于肝炎胁痛、发热。
6.玫瑰花10克。以玫瑰花代茶冲饮,每日1剂。用于肝气郁积的胁肋痛。
7.蟹壳、红糖、黄酒。蟹壳焙焦研成粉末。用红糖凋匀,每次以热黄酒少许送服,每次10克,每日2次。用于胸胁结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