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廷模:《中药学》消食药:莱菔子、鸡内金、鸡屎藤
莱菔子
下面介绍另一味消食药,莱菔子。莱菔子就是我们疏菜当中萝卜的成熟的种子,不管那个萝卜的表皮是什么颜色?有白的、有绿的,或者有紫色的,成熟的种子都可以。大家注意萝卜就是一般所说的白萝卜,不是胡萝卜,作疏菜吃的那种,种子是那种不规则的那种类似于圆球状的,直径可能二三毫米那样大的一个成熟的种子。
莱菔子作为一个消食药,功效也是消食化积。这个药作为消食药,它什么消化酶都没有。现在发现它主要是增强胃肠的运动,有利于饮食的消化。从这个角度来讲,它也是什么饮食积滞都是可以用的,而且作用还比较的强。这个药物作为消食药的最大的优点,它兼有行气消胀的作用。它既能帮助饮食的消化,又能够消除因为饮食积滞引起的脘腹胀满。一般的饮食积滞,都会有脾胃的气机阻滞,脘腹胀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莱菔子,凡是饮食积滞证,它都可以使用。因为它两者兼顾,这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优势。另外,这个药在消食药当中,临床医家认为它不足的地方是,因为它是一个行气药,就有耗气的作用,而且耗气还比较明显,如果过用,容易耗伤正气,耗伤脾胃之气。从理论上来讲,它主要是用于饮食积滞的实证,由(于)脾虚,消化功能(则)降低,就不能很好的腐熟食物、不能很好的运化水谷精微,这样的患者他出现的饮食积滞就不是很适合,所以它主要用于实证。虚证引起的容易进一步的耗伤正气,但是由虚证引起的同样有气滞胀满,它在这里面也有比较好的针对性,所以就通过配伍来解决这个矛盾。实际上它不分虚实,都在使用。只不过对于实证,它主要配伍的是消食行气药;对于虚证,它主要配伍的是补脾的药,补气健脾,它配伍人参、党参、白术这一类的药,同样可以用,对虚证它并不完全忌用,这样子实际上是一种攻补兼施的方法。莱菔子实际上也是广泛用于饮食积滞,只不过同学们要把握它的一个特征,就是(与)它的兼有功效有关,它能够行气消胀,最适合(于)饮食积滞而兼有气滞胀满者,这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如果单独地用它的行气功效,它止痛作用不明显,主要在消胀,而且主要是在中焦脾胃,当然大肠有的也可以用。比如说气滞后重也有用莱菔子的,但更多是用于脾胃的。脾胃其他原因,不是饮食积滞,其他原因引起的腹部胀满、胃脘胀满也可以用。比如说在一度有的治疗那种肠梗阻的那种胀满,比如说在承气汤这一类方里面,重用莱菔子,也是为了用它来行气消胀,也就说其他原因引起的脘腹胀满,它同样可以作为普通的一个行气消胀药来使用。
另外,这个药祛痰,用于咳喘痰多。那最有名的就是今后方剂里面的三子养亲汤。三种种子类的药材,治疗老年性的咳喘痰多,其中的一子就是莱菔子。不管寒热虚实,作相应的配伍。
只是在用法上要注意,莱菔子作为一个祛痰的药,一般应当生用。因为生用的时候,莱菔子可以引起轻微的恶心,恶心刚好有利于祛痰,今后大家学西药的《药理学》,恶心性的祛痰药它反射性的引起呼吸道的分泌增加,呼吸道的痰浊就容易咯出。作为一个消食药,它比较适合于炒用。炒用没有这种引起轻微恶心的不良反应,而且消食的作用也会增强。所以在用法里面,就谈到了这样一点,生用和炒用。
另外,在使用注意当中,谈到了人参和莱菔子的相恶的一些传统的说法。严格地讲,应该在人参的使用注意当中提。如果人参用于益气救脱的这样一些急重的气虚证,不宜和莱菔子使用。在莱菔子下面用不着强调不能和人参同用,因为用莱菔子来治疗脾虚的饮食积滞,刚好可以配伍人参,对人参虽然可能它的补气作用会有所降低、会有所牵制,但(是)莱菔子对患者的病情那有好处。就是我上次讲的《本草新编》陈士铎在莱菔子这个药下面讲,“莱菔子得人参,其功更神”。而只是在人参后面,提了人参忌莱菔子。所以我们要和陈士铎那个思想一样,其实莱菔子用不着忌人参,所以在这个药后面强调它不和人参同用,没有多大的意思。要在人参那个药当中强调,没有必要的时候不要配伍莱菔子,这个不能把它等同起来,反过去、反过来它并不相等,这个是关于使用注意一点说明。
鸡内金
最后一个消食药鸡内金,大纲上要求的。这个(药)就是鸡的沙囊里面的黄色的角质状的内壁, “金”就是指它的颜色,“鸡内”就是沙囊内的金黄色的角质状的内壁。这个是鸟类的一个特殊的器官,但是在我们有的书上就讲,鸡内金为什么会帮助消化呢?是说的“以胃健胃、以胃养胃”。这个就犯了一个错误,沙囊不是胃,沙囊绝不是胃。胃的基本功能它能分泌消化液,能够分泌消化酶。鸟类的沙囊没有任何分泌功能,它和胃完全不一样,不属于胃,特殊的一个器官。学了以后,大家把它的部位叫什么名称?就是沙囊。因为鸟类,大家(对)鸡就很熟悉了,没有牙齿,食物都是整个一块吞下去,就在这沙囊里面它要吞进很多沙粒这一类相互利用它的收缩、蠕动,把它磨碎,然后再进入到胃里面去进行消化,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鸡内金作为一个消食药,它也是能够消化饮食,而且作用很强,是我们要学的消食药当中可能消食作用最强的。现代研究鸡内金它主要含有一种促胃激素,也是一种蛋白酶类。服用了以后,它能够增强胃肠的运动,更主要的能够促进人体对消化酶的分泌、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了消化不良的问题,所以它的消食的力量很强。加上它本身就有一定的健脾作用,它能够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也有利于消食。所以这个药就最适合脾胃虚弱又兼有饮食积滞者,它虚实兼顾,补而不滞,消而不伤。尤其是在儿科当中,很多小儿疳积,或者有些小儿短期以内,因为饮食所伤,那脾胃也同时受到了戕伤,在这个时候非常适合的,所以儿科很常用的。当然它的健脾作用有限,常常如果脾虚明显的,还要配伍其他的健脾的药,但消食也是同样道理,但是它基本特征是兼有健脾作用的消食药,最适合于脾虚饮食积滞者。这是它的基本点。
这个药作为一个消食药,古人就发现了作汤剂的效果不好,把它做成散剂最佳。比如说张锡纯就提到了在他的方当中,鸡内金用30g,可能不及散剂的十分之一的量,比如说散剂每一次用个3g左右,可能帮助消化的效果就相当明显,但是在汤剂当中用30g,作用都不明显,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它主要含的促进消化分泌,促进胃肠蠕动的促胃激素,它不耐高热。在汤剂煎煮的过程当中,它失掉了活性,当然作用就降低了很多。作为一个消食药,鸡内金就要作为散剂。但作为一个散剂有一个问题,它是角质状的,清洗干净晒干容易,很多人就为了便于粉碎,就把鸡内金放到那个温度很高的沙里面去烫,烫的时候它就发泡,沙的温度至少都是二百多度,有的可能更高,还有的把它放在油锅里面去炸,那油的温度也是二三百度的温度,这样子炸出来,或者沙里面烫出来的鸡内金,非常的酥脆。作为散剂加工的时候,那根本不费力,很容易的。有人就有一个比喻,话丑理端。我就碰到一个老药工,他就讲鸡内金把它沙烫或者油锅里面烫,就等于是在一个木板上把一个背驼的患者跟他一抻,就是说用力一压,固然驼背一下子脊柱骨就抻了,患者的生命能不能够很好的保护下来,那不管他,反正我只是为了他变直。当然炮制鸡内金,我只是为了它酥脆,根本就没有考虑它的疗效,是不是保证了,我觉得老药工的这个(话)确实是一个经验之谈,比喻也是有相当的哲理。因为鸡内金如果不在沙里面烫、不在油锅里面炸,粉碎的时候也是比较难的,有一定的韧性,而且粉碎了以后,老是那种沙粒状,不是那种细的粉沫,所以我们现在一般要求把它清洗干净了以后,(用)低温干燥,一般要在60度以下,如果是烘箱,可以烘烤几个小时。如果不是烘箱,那夏天,太阳很大的时候,温度有的地面40度,或者更高的,那样去晒,晒了马上来粉碎,这样子就能保证它的消食的作用的保留。这是比较好的,所以要注意它加工炮制的方法。这是鸡内金主要的功效和它相应的一些用法。
至于说书上谈到的另外的功效和应用,它能够涩精止遗。涩精就是固涩肾精,比如说用于男性的遗精、滑精,我们在今后讲收涩药的时候要专门提到涩精的问题;止遗就是减少遗尿,减轻遗尿的症状。涩精止遗都应该是一个收涩作用,而鸡内金不是收涩药,也不认为它是一个补虚药。遗精或者遗尿,一般属于肾气不固。鸡内金又不是补肾气的药,所以现在没有办法来解释它为什么涩精止遗?但是它能不能涩精止遗?一般都是在复方当中,所以现在还是不能最终的认定这方面它的作用,所以我们也是根据一些部分的临床医家的经验,客观的把它写在这个地方,它可以用,用于肾虚的遗尿和遗精。究竟强度怎么样?功效具体是什么?它既不是补又不是收涩。那到底是什么功效?现在还没有好的方法来总结,实际上这个功效供参考。因为它不重要,在治疗遗精、遗尿的方当中,往往作为很次要的辅助。
第三个功效,化结石。也是在一些治疗肝胆结石或者泌尿道结石的方当中,作为辅助,也是吞散剂。最早的来历就是用的鸡内金,鸡,它没有牙齿,它吞进去的石块、沙粒,它都会把它磨化,所以认为它对体内的结石肯定能够让它化,有的人用了觉得好像真的是有效,所以这样慢慢地就推广,在中医药界就普遍的认为它有一定的化结石的作用。究竟怎么化?能够化多少?也是因为复方比较难于准确地判断,也是在复方当中作为金钱草这些药物的一种辅助的。本身结石是很难化的,所以这两个功效就根本不重要,大家知道这个功效就行。消食药要求的就是前面这六种。
鸡矢藤
最后有一个鸡矢藤,是一个草药,因为它有一个特殊的气味,尤其新鲜的时候,所以有了鸡矢藤、鸡矢这个名称。通过它的气味来命名,也有一定的消食作用。而且有的认为还能健脾,不要求了,就不管它。
这一章非常简单,因为药也比较少,内容也比较单薄,就记住每一种消食药它主要消什么?它个性特征是什么?比如说鸡内金的健脾,莱菔子的行气,麦芽的淀粉类的(食物),山楂的脂肪类的(食物),神曲兼有解表退热。它(们)基本上每一种都有一个个性特征,谷芽非常缓和、非常平和。所以容易把它掌握起来,兼有的功效也不多。
前期课程目录: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紫花地丁、土茯苓、熊胆、野菊花、红藤、败酱草
张廷模:《中药学》清热解毒药:山豆根、射干、马勃、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
张廷模:《中药学》清虚热药:青蒿、地骨皮、白薇、银柴胡、胡黄连
张廷模:《中药学》祛风湿清热药:络石藤、雷公藤、豨签草、臭梧桐、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