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或许你不会相信,其实也就两个
在古代,最严重的惩罚是什么?相信大家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株连九族,作为一种经常在影视剧中出现的情形,这种情况想想也都让人感到害怕。
然而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诛九族的案例呢?可不要被电视剧误导了,或许你不会相信,其实也就两个,这又是什么原因?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九族”的概念,对此三字经的解释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意思是将人九代的辈分看为九族,而另外一种分法,是从血缘关系的远近来作为区别,分别是父族四(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外甥、外孙)、母族三(外祖父母、娘舅)、妻族二:(岳父、岳母),三者并称为九族。
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当中,惩罚罪犯家人的族诛罪行已经是由来已久,早在商朝的时候,就提到了一种叫做劓殄的罪行,这是商王盘根在准备迁都时所发布的,要将不听从命令,蓄意谋反的人全部处死,连同他们的亲人也不例外。
而族诛之所以存在的原因,也是因为封建社会依然是以家庭本位为主,而且包括儒教在内,不少宗教提出,私人的复仇行为只要是出于正义的目的,是可以肯定的,比如《孟子》就提出:“杀人之父者,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子者,人亦杀其子。”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颁布族诛的目的,一则来震慑和恐惧,二来也是为了斩草除根,避免出现伍子胥那样的漏网之鱼。
如此严厉的酷刑,当然要用在最罪大恶极的囚犯身上,随着历史一步步发展,到了隋朝时期,有有了“十大恶”的说法,这也正是“十恶不赦”的由来。统治者认为,以下这10种罪行,是最为严重的,它们分别是:“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其中自然又以谋反(试图推翻朝廷)为十恶之首。
然而这种行为是否会被诛九族呢?同样让我们来看看:
先来说说秦朝,相比于之前的几个时代,秦朝继承了战国时期秦的法律制度,确定了一套从立法执法都是十分缜密的体系,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文公二十年,初有夷三族之罪。”秦朝对于谋反之人,使用的便是夷三族的措施。
在这三族当中,指的分别是“父母、兄弟、妻子”,而汉朝在处置谋反罪的时候,基本沿用了秦朝的措施,这也导致汉秦之间,因为涉及谋反被处死的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包括赵高、李斯、彭越、韩信等人,都是如此。
当时间来到唐朝之后,法律却要相对宽松一些,《唐律》将谋反罪分为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声称自己要谋反,但是“光说不做”,又没有谋反迹象的,基本被当做妖言惑众者惩判,“首犯处绞刑,家属不缘坐。”
第二种是谋反被证实,并未曾造成实际效果,第三种是谋反真实,造成很大影响的,上述这两种情况,本人都要被处斩,但是在对待亲人方面的处罚,却有很大不同:“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绞。”这里没有提及亲族,只说明是父子,同时还得达到16岁以上的条件。
宋朝法律也比较宽松,谋反的罪名,基本也不会牵涉到过多的人,权力移交比较和平,没有出现太多的血腥斗争,到了明朝,却要严厉上不少:“谋反”、“谋大逆”者,不管主、从犯,一律淩迟,祖父、子、孙、兄弟,超过16岁以上的人,都要处斩,如此严苛的峻法,和朱元璋的疑心是分不开的,到了明末期间,袁崇焕就因为涉嫌谋反,而被崇祯以“通虏谋叛”罪名处死。
而清朝期间,律法提到:“谋反大逆 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正犯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案件中受到牵连的人,和明朝一样的多。
不过自始至终,无论唐宋元明清,在正史当中,却并没有“诛九族”的罪名出现在官方制定的法律文件当中。反倒是在演义评说当中经常出现。
这并不是难以理解的事情,过去的天子,讲究以仁德治天下,九族范围过广,牵连者甚多,尤其是谋反之人当中,不缺乏出自名门望族的身世显赫者,这也很容易动摇朝廷的根本和皇帝本人的威信。
当然了,在历史上,也出现了两次株连九族的案例,第一个是隋朝司徒杨素的儿子杨玄感,凭借父亲的功勋被赐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
然而趁着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期间,杨玄感趁机叛乱,被大将军宇文述所击败,《隋书》提到,最终他被大怒的隋炀帝“夷九族”。
另外一个人,则是来自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官员景清,朱元璋死后,景清成为了建文帝身边的近臣,结果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并且成功上位之后,景清假装屈服,然而乘着朱棣早朝的时候,竟然试图用利刃刺杀他,事情败露后,“诛九族,转相攀染,诛其乡人。”
以上的两个事例,从法律文书中无证可循,基本都算是帝王的主观行为,相信还有不少人,听说过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诛杀十族的故事。
相传方孝孺拒绝给朱棣写诏书,而且态度十分强硬,这让朱棣勃然大怒,在九族的背后,将其学生也算一族,并列诛杀。
不过历史上的方孝孺,的确是全家被诛,而且牵连了843人,但是“株连十族”却是并没有提起,最早出现在祝枝山的《野记》,这只不过是后人为了宣传故事效果,而夸大描写的原因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