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触键中的“必要劳动”和“多余劳动”

  音乐是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作曲者正是通过作品中的音高、节奏、强弱、速度等不同对比手段的组合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除在音高、节奏、速度等方面由作曲者组织定型的情况下,表演者还要根据个人对音乐作品内容的理解,通过控制乐器的响度、音色等方面的对比进行再创造,来向听众传递这类情感信息的。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否具有在触键方面对力度运用的控制能力(包括对音色的控制),是能否在演奏中轻松自如地驾驭这门乐器,去充分表现作曲家所希望表达的音乐形象的一个重要前提。

  钢琴之所以能发出声音,主要是人的臂力与指力运动对键盘赋于作用力的结果。这对于每个键而言,所感应到的是垂直的“重力”。重力大,弦振动的幅度大,声响就强;重力小,弦振动的幅度小,声响就弱。声响大小的对比,也是音乐表演中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之一。演奏者在运用这类手段时,不付出一定劳动是难以实现的,而这种劳动的付出,又和部分肌肉“紧张”的活动是分不开的。

  在钢琴教学活动中,紧张与放松已成为课堂日常用语。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这里不能紧张”,“那里要注意放松”……。对于一般初学者来说,要真正体会与理解什么是“紧张”(请注意这里是带引号的,不是一般意义的紧张),什么是“放松”( 这里也是带引号的,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放松),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这一名词,已远远超出一般生活中所使用的含义。

  钢琴从结构上来看与其它弦乐器的结构有它不同的特点,它不同于可以连续振动的弓弦乐器(例如二胡、提琴)。当我们在钢琴上触键后,琴锤随即离开静止位置去撞击琴弦,并依靠弦的反作用力回到静态位置,此时即使手指不离键也不能保持声音的持续强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向琴键用力,就形成“多余劳动”。

  “多余劳动”部分存在于触键前后三个阶段之中:

  一、触键之前:在触键的准备阶段,需要积攒力量来为触键作准备,这是必要的。而初学者往往由于节奏感不强,缺乏内在的功底,过早的起手或抬指在空中等待,出现过长时间的紧张准备状态。过早的积累力量就会形成多余劳动。

  二、触键瞬间:触键的瞬间需要迅速的释放力量,没有这种必需的加速力量,琴键是无法加速离开静态位置去撞击琴弦的。形成这种力量是肌肉“紧张”运动的结果,是“必要劳动”。肌肉运动的不同紧张度,产生不同的响度。在此期间“多余劳动”主要有二方面的表现:一是音乐表现中响度对比方面的:如作者要求某一和弦用PP的力度来演奏,而我们却用mf,甚至用f的力度来演奏;该是渐弱的乐句却用同一力度演奏,这不仅破坏了音乐情感的准确表达,而且还浪费了人力。另一种是音色对比方面的:对钢琴触键的力度控制,除了应音响强度对比的需要外,也是与钢琴音色的控制相对应的,即一定的力度能得到一定音色。通常情况下,往往是由于触键时用力过度,造成音色粗糙而产生不谐感。这二方面的过力触键都是属于不必要的多余劳动。

  三、触键之后:钢琴的琴弦在瞬间击弦之后就迅速回到静态位置,因此在触键之后如仍然保持或加强触键时的力度就成为多余的劳动。

  以上三种所谓的多余劳动,就是一种不必要的肌肉紧张,正是所谓的错误触键方法。这种不必要紧张的长期积累,往往是造成肌肉内乳酸过多积沉,新陈代谢滞缓所引起的肌肉红肿、痉挛等职业疾病的主要原因。

  当触键方法正确时,起手后所有指关节及腕关节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松弛状态,此时肩关节却处于紧张状态;弹下后肩关节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松弛状态(需弱奏时例外),此刻所有指关节及腕关节为了支持手臂的重量能迅速传递达到指端而正处于紧张状态,而没有用到的指应该处于放松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的连奏,往往显得轻松而有力,没有多余的劳动。从上述的正确触键过程中可见,在同一时刻中既有“放松”又有“紧张”的存在。这类“紧张”属于“必要劳动”。又可见,教学中要求学生避免的紧张,实际指的是“多余劳动”方面。

  从广义上说,凡与正确触键和表演无关的动作都属于多余劳动。

  在钢琴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在触键训练时要注意“放松”不要紧张,正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触键方法,防止出现多余劳动,使各部分肌肉的活动达到尽可能的劳逸结合,而不使一部分应该休息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

  一般的情况下,钢琴触键所得到的力是由二个部分组成:一是由抬指后再向下运力得到的力,通常称为“指力”, 它是指端在距键一定高度向下加速运动产生的,所以是一种“非自然力”;另一种是肩关节在松开的情况下,手臂落下的加速运动或者手臂重量转移而产生的力,这是手臂重量对琴键的作用力,是一种“自然重力”。它们都属于必要劳动。在实际演奏中,这二种“力”往往是组合起来使用的,是一种综合力,特别适合较强的、持续快速的连奏乐句。但无论它们是综合还是单独使用,在触键到位的瞬间,腕关节以及所用手指的所有指关节,会产生一种瞬间的支持力,这是一种非自然力的紧张,也属于必要劳动。

  在钢琴触键的过程中,无论是连奏还是断奏,如能充分利用手臂自然重力的下落和转移所得到的“重力”资源,是节约能量避免不必要的多余劳动的一种最有效率的触键方法。

  尽可能地应用承受手臂重力支持点的交替流动的触键方法,也是避免因过于集中使用某一处肌肉而引发常时间紧张的好办法。在大型作品的演奏中,由于乐手的乐感较差,音乐表演极其僵化,此刻触键运动所涉及到的肌肉,往往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可以想象,在同一力度的持久运用下,力的支点呆持于肌肉的某一点而长期得不到休息,当然会造成过度紧张。相反,那些乐感较强的演奏员,出于音乐表现的需要,当在乐曲演奏得有声有色非常生动的情况下,由于不同力度的交替运用,力的支持点在整个手臂内不断地上下移动,反而显得轻松自如。前者吃力不讨好,当在情理之中。

  综上所述,钢琴触键中的“紧张”与“放松”,实际存在于“放松中有紧张”,“紧张中有放松”的同一时空内。我们并非一般地主张放松和反对紧张。不能简单地理解钢琴教学中所强调的“放松”即是所谓的绝对放松,由此要求演奏者放弃演奏中所应付出的,由一定“紧张”造成的“必要劳动”。为了保证随时能顺利地得到这种“必要劳动”,我们要求舍弃的正是那些与保证持久“必要劳动”所有害的“多余劳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具有这种持久的“紧张”能力,从而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应该充分做到有劳有逸的“放松”,尽可能避免出现“多余劳动”,并使其能正确地理解和掌握“紧张”与“放松”的辨证关系。

(0)

相关推荐

  • 《哈农》的练习价值到底在哪?全在这一篇里了!

    钢琴是一种非常具有灵性的乐器,你怎样对它,他便怎样待你,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演奏它,它便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回报你. 正如匈牙利钢琴教育家约瑟夫.迦特所说:"钢琴对那些善于对待他的人来说,是一种奇 ...

  • 钢琴触键技术技巧说明,建议收藏!

    钢琴爱好者的秘密基地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钢琴家」关注我 外行人都听过的6首钢琴曲,你练到第几首啦

  • 趣谈钢琴触键手指的角度

    跳水运动员讲究落水的角度,同样,弹钢琴手指也有一个角度问题.角度不好,非但姿势难看,更重要的是影响音量和音色. 经常听到钢琴教师指导学生时说:"手指要立起来,对!立起来!"那么,这 ...

  • 闭着眼睛炒菜?摸彩?——论钢琴触键的物理学原理(上)

    原声乐器里面,以琴弦为音源的多了去了,学术上叫做弦鸣乐器,细分还分为击弦乐器,拨弦乐器,拉弦乐器,具体的品种大致有:钢琴.提琴.竖琴.吉他.贝斯.古筝.二胡.琵琶.柳琴.月琴.阮.冬不拉.扬琴.班卓琴 ...

  • 钢琴触键技巧的历史变迁

    钢琴触键技巧的发展 钢琴音色除了涉及美学和不同钢琴流派的艺术风格等问题外,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触键技术问题.音色作为总体音响结构的一部分,其音色变化说到底是演奏家极其细致.极其敏感的指触差别造成的,也 ...

  • 钢琴学习中六种常用触键发力方法

    一.抬指 首先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膀.手臂和手腕,放松的手臂是自然下垂的:手型是握拳后慢慢放松,稍微打开,掌关节突起,指尖关节突出,手腕放低. 抬指时,手腕不动,手指迅速高高抬起,掌关节拉开到极限:下键 ...

  • 【音乐笔记】钢琴学习中几种常见的触键错误

    触键的定义 触键,是钢琴演奏中特有的,一般是演奏时手指和琴键接触动作的统称.弹奏者将自身的臂力和指力作用到键盘上,钢琴发出声音,这就是触键的过程. 使力比较大,钢琴弦振动的幅度大,声响就强:力气较小, ...

  • 钢琴的歌唱性触键理论

    论钢琴的歌唱性触键理论分析 导读:本文通过对如何激发弹奏者学习的兴趣,如何演奏钢琴弹奏中连奏的触键方法,如何培养钢琴弹奏者敏锐的听觉能力及如何针对乐句进行分析,处理问题进行分析及论述,并根据自己的实践 ...

  • 影响钢琴音色的几种触键技术

    论几种影响钢琴音色的触键技术 导读:不同的触键技术对于钢琴演奏的音色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合理地运用各种触键方式,才能弹奏出动人的音乐.不同的人,经历不同,想象力不同,情感也不同,需要通过不同的触键技术 ...

  • 钢琴音色与触键改善秘籍:控制好四个因素

    钢琴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学的乐器之一,它并不是一系列开关的组合.80%的中国琴童对于音色和触键的学习是不足,甚至是空缺的.要增强这方面的学习,了解钢琴的发声原理和英国学派的主张非常重要.#钢琴教学 #钢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