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人,学生一副桂枝汤,病人舌头出血了|赵绍琴讲温病与伤寒的不同

赵绍琴温病讲座(第一条)

赵绍琴

第一条:温热病乃温邪自口鼻而入,鼻气通于肺,经口咽而至,非邪从皮毛所感受。故温病初起必咽红而肿,口干舌红,咳嗽,甚则有痰,或胸痛而喘,始在上焦,虽有寒热,却非表证,故曰在卫。

温邪从口鼻而入

这一段内容,(讲的是)温热病是温邪从口鼻而入。所谓“温邪”,当然包括感受的疫气、传染的病菌,都是从口鼻吸进来的温热之邪。因为(温邪)从口鼻进入后,经气管到肺。这是温病,绝对不是从皮毛感受。温邪就温邪,都把它说成是表邪了,从皮毛受的,错就错在这儿了。绝对不是皮毛感受的温邪。因为从皮毛感受的,就说是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吗?这不是,这种温邪自口鼻吸受而来的,到了肺。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咽红、口干、咳嗽。很多人就认为,温病不是也有发烧恶寒,也有表证吗?“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这是古人说的。老从这点来认识,就把温病看错了,为什么这么讲呢?老认为体表受了风寒,是不是呢?温邪不是体表受了六淫邪气,这点必须认识(清楚)。所以温病(初起治法),我呢,就写辛凉清解,用轻清清热来解除它,所以这上呼吸道感染来了,用个压舌板瞧嗓子,过了五天,必瞧白 。你老把它看成六淫邪气了,你就不信嗓子,不(管)嗓子,上来就瞧脉。为什么扁桃腺肿、咽喉炎、咽峡炎、口腔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等等,整个是上呼吸道炎症。西医学了吧,因为这样,你就绝对不许(一见)发烧、恶寒、头痛,就先想桂枝汤。我们中医学院来的学生,一上来就开桂枝汤,一下子,舌头就出血了。“这我怎么不对呀?”(因为)那个是受的风,这是进来的热。就为这个。瞧发烧病,第一个先看白细胞。有炎症时,白细胞必然高;要是受的风寒,白细胞准低,才用桂枝汤。白细胞6000立方毫米,开桂枝汤。一个是脉数,一个是脉紧。脉数呢,息间6至,舌红脉数。脉紧,必须伴有体痛、没劲、舌淡、苔白。所以,我们治疗发烧,首先要看白细胞,因为支气管肺炎、肺炎时,白细胞就高哇。千万记住这一点。咽红、舌质红,(一定是热);苔白则湿郁,舌头翻过来瞧哇,(还是)舌红。扁桃腺红、咳嗽、白细胞高,听诊有啰音,干性啰音、(湿性啰音),整个气管内炎症。

发热

新感温病

下面,此系指新感温病。温为阳邪,蒸腾而上,肺是娇脏,其位最高,邪必先伤。伤寒乃寒邪阴凝,外伤皮毛,太阳受病,其主一身之表,故曰表证。(斜体字为自注原文。下同。)

温病条辨

此系指新感温病。这个说的是新感,后面讲伏邪温病,两个截然相反。杨栗山讲了半天,讲的是伏邪温病。他有他的观点,必须两个都明白。

太阳病呢,是肌表、皮毛受了病邪,太阳经整个受了病,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这是太阳病。伤寒是寒邪外伤,太阳受病,其主一身之表,故曰表证。

温病与伤寒

温热病与伤寒虽同属外感病,二者迥然不同。咽为肺胃之门户,温病热盛伤阴,故咽红肿口干舌红。肺为娇脏,主宣发肃降,其受邪则郁闭,宣发肃降失常,因之咳嗽为必有之证。

伤寒论

为什么感冒咳嗽?肺主皮毛,(伤寒从)皮毛受邪,(也可能出现咳嗽);温邪(从口鼻进入),到了肺,(就会)咳嗽。(温病)咳嗽,火克金也。

“风温为病,春季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为风温证之提纲也”。温病初起,邪在上焦肺卫,病轻邪浅,其发热,微恶风寒,不同于伤寒之以恶寒为主,惟当以此为辨。

这一段说的是发烧病,新感的,不是伏邪。假若纯粹外受风寒,新感表证,必须从嗓子、喉咙看起。这一讲吧,(主要讲)温病与伤寒迥然不同。第一段讲的是温热病,由口鼻吸受而来的,以热为主,不是皮毛受病。

学苑小书屋

读书使人进步,读医书让人健康,读“赵绍琴医书”让你成为疾病的斗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