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当家作主式的班级管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自己做自己的先生”。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如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们自主管理呢?
首先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了解他们,理解他们;
其次通过班干部选聘,选出有责任心、有能力的“领头羊”带领班集体;
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相互竞争的模式,以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对班级负责,成为班集体管理和日常工作的一份子。
1.分析学生特点,做到知己知彼
1.1 学生普遍学业基础不扎实
学业基础不扎实是职高学生的一个通病,一来他们原先的学习基础不理想,二来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同时又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2 个性鲜明张扬,缺乏集体荣誉感
本班学生年龄偏小,他们个性特点非常分明,对于集体意识,却显得比较淡薄,大多数人自我约束能力差,自我意识、自我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在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中,他们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毫无集体荣誉感。
1.3 缺乏自信心
或因中考失利,或从很久之前就放弃学习,受外界评价影响,学生的自我认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觉得自己和普高的同学相较来说是“低人一等”,对学习、生活失去了原动力,变得很不自信。
2.认真选拔、培养班干部
班干部队伍是班级工作开展的核心,将一个班级比喻成一列火车的话,班干部就是班级的“火车头”。班干部的优秀与否也是一个班能否让学生当家作主的决定因素。因此,“火车头”的选拔、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通常会从以下三个途径来选择。
2.1 毛遂自荐
让学生毛遂自荐,对于有想法的学生,我会肯定他们的想法,并给他们表现能力的机会,充分地肯定他们的态度,当然为了避免出现学生任职不任责的情况,往往我会丑话说在前头,倘若工作过程中,不尽责,或表现不良的班干部,我会批评的更凶,甚至选择其他人选。相信给予他们一定的压力,才能更好的助力成长。
2.2 同学力荐
让学生自己把有能力、有声望的同学推举出来。有些学生的管理和领导能力已经得到同学的认可,但是由于不自信,或其他一些因素,他们往往不敢走出这一步,因此同学推荐就能很好的规避这样的问题。况且学生自己推选出来的班干部,对于他们自己来说,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学生也愿意听从班干部的安排。
2.3 直接选择
对于表现特别优异,确实能力强的,我会跟该学生私下交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既能够成为班级其他同学的榜样,又有助于让自身更上一层楼。通过交流,确认学生意愿之后,直接在班级宣布该学生的班干部工作岗位。
当然仅仅想借助于班干部队伍就建立一个团结和谐、健康文明、学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那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班级体的建设还需要调动班集体中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家都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管理者,参与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去,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3.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让每个同学都动起来
积极开展小组合作评比模式,将班级学生一共分成6大组。班级的日常工作,包括板报的刊出,卫生的打扫,班会课的组织等,都由小组轮流进行开展,由班干部负责协调,小组长牵头,组织组员进行工作。小组合作管理班集体是实现学生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个人认为小组合作的开展与以下五点密切相关。
3.1 培养得力小组长
在组建小组前,要物色落实小组长,选一些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具有特长、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为组长,并进行积极培养。一个积极主动的小组长,总是能感染他的组员,使这一组变得活跃向上。
3.2 分组
分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学生相互的个体差异,尽量让小组分配均匀合理。避免评比还未开始,学生就产生负面情绪和思想。
3.3 让他们学会倾听、沟通
小组内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认真倾听别人的表达是对他人的尊重,敢于去交流自己的想法是对自己的担当;学会沟通,学会合作。
3.4 发扬民主、激励合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大地发挥同学之间的合作效能,可采用下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员等,可采用激励性语言,并把小组合作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
3.5 合理评价与奖惩
结合每个组的表现,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各个小组进行考评,对于本学期积分高的前三组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垫底的最后一组,要求每个组员都要深刻审视自我。
要想真正做到让学生当家做主,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分析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普遍特性与个人特殊情况,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基础;班干部的选用与培养的成功与否,是学生能否真正当家做主的决定因素;小组合作管理班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是实现学生当家作主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当家做主,自主管理班集体,最终是想要尽可能的去发现学生的特长与闪光点。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干,并得到提高。
让学生自己当家作主,做班集体的主人,相信他们,多给他们一些耐心与信心,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与支持,静待花开。
作者:倪凯煜、王 杰(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采编自《炎黄地理》杂志,略有删减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