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战场3个不一样的春节,看志愿军军粮保障水平的稳步提升

历史,文化,考古,收藏;

民俗,古建,风土,文章。

抗美援朝是我军典型的出国作战,而且当时的朝鲜国土惨遭战火蹂躏,生灵涂炭,浩劫空前,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量建筑变为废墟,无数的财产粮秣被付之一炬,加上朝鲜半岛经常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规模化的就地筹集军粮无法实现。因此,我军必须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否则,在苦寒之地就无法生存,更无法行军作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中国的国家体制和“全国一盘棋”的机制以及志愿军官兵们克服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都发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就军粮保障方式和保障水平看,按照运动战和阵地战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呈现出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无法理解、无法复制、望尘莫及的科学、巧妙、实用、顽强的生命力。

一、运动战期间以炒面为主的军粮保障

在1950年10月出兵朝鲜到1951年6月10日结束第5次战役期间,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运动战阶段。在这个阶段里,由于我军紧急出兵,符合朝鲜战场需要的后勤保障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加上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海上、空中、地面战场均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初期我军的后勤保障极其艰难,我军指战员只能在相当艰苦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的后勤保障下行军作战。但是,我军后勤官兵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随着我前线部队在战场上不断取得胜利,冒着敌机轰炸,想尽一切办法,尽一切最大努力支前,军粮保障逐渐改善,取得了敌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保障效果。

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军在没有制空权、制海权条件下,面临美军飞机狂轰滥炸,部队夜间作战、运动作战、连续作战,不能生火做饭等许多艰难生存环境,发扬“小米加步枪”的传统,按照“以炒面为主”“制备熟食,酌量提高供给标准”的原则,向前线官兵提供军粮。这就成为后来出现的:“小米加步枪,打败蒋匪帮;炒面加步枪,打败美国佬。”的说法。

炒面,可不是我们当今的美食——炒面条,而是上个世纪我国北方民间传统的炒制面粉。就是用粗粮面粉加盐炒制而成的熟食制品。炒面易于制作、储存、运输和方便食用。在当时朝鲜战场的情况下,作为权宜之计,炒面无疑是作为军粮的无奈首选。

因为炒面是干粉状,食用时难以下咽,必须配水。战时条件所迫,我军官兵只能以雪代水。这就是“炒面配雪”和“一把炒面,一把雪”的来历。但是,炒面的营养成分有限,仅能支持果腹,又不能得到富含维生素的副食品补给,加上冰雪直接与炒面食用,长期食用后官兵们容易患上夜盲症、胃肠炎等多种疾病。这也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的原因之一。

当时,作为权宜之计,从1950年11月下旬第二次战役期间,国内开始向朝鲜前线大量供应炒面。标准是每人每月按口粮标准的1/3供应。当时,炒面的基本成分为小麦面粉70%,高粱粉和大米粉30%,另加食盐0.5%。国内对炒面配方、质量、包装及集中办法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和约束。

当时,炒面成为需求量极大的战略口粮。1950年11月17日晚,政务院周恩来总理亲自给华北军区、公安部队、中央供给部、军直供给处、北京市政府下达生产炒面180万公斤的任务。东北局专门召开了一个“炒面煮肉”会议,下达了一个月内生产炒面325万公斤、熟猪肉26万公斤的任务。中南军区发动武汉部队、机关、学校和地方政府,炒制大米135万公斤。国内有生产炒面任务的省市城乡人民都主动投入炒面大战。周恩来等党、政、军领导人深入企业,也与工人同志们一起为志愿军制作炒面。

炒面作为我军在朝鲜战场运动战期间的主要军粮,是非常时期,特殊情况下的无奈选择。在此期间,军粮保障实际上还是在战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战局逐步扭转的情况下,仍然以粮食为主,甚至还有少量的副食补充。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志愿军运动战期间,国内共计向前线运送干粮3145 万公斤,占前运粮食总数的16.7%,其中多数是炒面。这些来自祖国亲人炒制的炒面,帮助我志愿军官兵解决了运动战期间军粮保障的困难,支撑我军官兵打了5次震惊世界的战役,为收复朝鲜领土,扭转战局,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阵地战期间逐步实现“粮食+副食”的军粮保障

从1951年6月10日到1953年7月,是长达两年零1个月的抗美援朝阵地战阶段。1951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成立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兼司令员,加上此间敌我双方战线相对比较稳定,美军的部分制空权丧失或弱化,我军后勤保障逐步改善,呈现了前方胜仗越多,战场态势就越好,后勤运输就越顺畅,军粮保障就越充裕的良性循环。

1951年,志愿军推广了第39军采集野菜的经验,各部队广泛开展种菜、养猪和副食加工等生产活动,取得明显成效。1952年,我志愿军共种植蔬菜276300亩,收获蔬菜2289万公斤,采集野菜134万公斤。许多部队还做豆腐、生豆芽,部队生活开始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我志愿军根据朝鲜战场的特点,逐步建立了兵站储备、分段配送、由点到面,发挥各级部队多个积极性的战地给养储备体系。主要包括各部队的经常性储备、全军的战役性储备和季节性储备系统。据资料记载,到1953年2月底,志愿军全军给养物资供应全面好转,粮食、副食均能实现按标准供应,共计储备粮食24.8万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副食蔬菜类可供全军食用167天。各军的给养储备量均可供使用2个月以上。前线部队的坑道阵地军粮储备达到2个月至3个月的食用量,作战干粮储备达10天以上。

为了适应各个部队五湖四海的口味,志愿军还建立了各部队的自行采购机制,建立符合本部队口味和饮食习惯的“粮食+副食”的军粮结构。部队采购了耐储存的蔬菜存放在冬暖夏凉的坑道内,调剂了品种花样;在重要节日到来临之前,既有全军保障系统的大规模统一配送,又有各个部队的自行品种调剂。到1953年,给养供应大为好转,前沿部队官兵早餐能吃上油条,喝上豆浆,中晚餐两菜一汤。战士们吃得饱,吃得好,有营养,又美味。部队的非战斗减员越来越少,官兵们的士气越来越高,战斗力越来越强。

三、入朝作战后3个不一样的春节

第1个春节:我志愿军自从1950年10月19日赴朝作战后,在朝鲜战场上度过了好几个春节。第一个春节是在第4次战役的战火硝烟中度过。这一年的1951年2月5日是除夕,6日是大年初一。

除夕之夜,本该是阖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时刻。然而,对于肩负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重托的我志愿军官兵来说,却跟这些幸福无缘。紧迫的战局根本不允许我军官兵停下来消消停停地过一个温馨快乐的春节。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连续发动3次战役,把不可一世的以美军为首的16国“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一举推到北纬37度线附近,彻底挫败了敌人占领全朝鲜,饮马鸭绿江的战略企图。为在世界面前挽回失败的面子,美军抓住我军战线延长,后勤补给困难的弱点,纠集23万人的兵力,于1951年1月27日对我军发起大规模反攻。我军以第38军和第 50军在西线进行防御作战;以第39军、第42军、第 66军在朝鲜人民军协同下,向“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实施反突击。这就是我志愿军发起的第4次战役。

我志愿军在汉江以南坚守10多天后转到北岸。东线南朝鲜军于1月28日迫不及待发起进攻,2月9日大年初四,第8、第5、第3师前突进抵横城以北,我志愿军与人民军抓住战机,于2月11日大年初六迅疾发起横城反击战。歼灭南朝鲜军第8师大部和第3、第5师各一部。此后,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实施大纵深运动防御,节节抗击“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的持续进攻。3月31日,我志愿军全线撤退至38线以北转入坚守防御,直至4月21日,“联合国军”无法继续向北推进为止。

那个春节,20多万志愿军官兵在战斗中度过,绝大部分官兵的食物依然是一口炒面一把雪。而且,一边是战友负伤和牺牲,一边春节以至于悲伤还没有时间消化和缓解,就要在战斗中迎接新春的到来。

不过,尽管战事紧张,各个志愿军部队都在力所能及和战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创造一些条件过春节。当时最上心的是第38军。全军虽然第3次战役刚刚结束,缺人、少粮,弹药被服奇缺,但从上到都想尽办法做过春节的准备。后勤部门专门从祖国运来一批过年的鱼、肉、烟、酒。

春节期间正值第4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志愿军第38军据守的汉江南岸的每个山头的战斗都空前惨烈,敌我双方伤亡不断,战士们的心理压力不小。于是,军里组织机关干部代表首长上阵地进行节日慰问,给战士们送去精彩的文艺节目和副食品。坚守上品里的335团1连战士们,除夕这天打退了美军两个营的连续进攻。大年初一天刚亮,阵地上突然传来炊事员老张大嗓门的喊声,“同志们!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给你们送肉来了!”只见他挑着两箩筐年货爬到阵地上来了。

老张分给每个战士两包好吃的食品,他告诉战士们说:“这些好东西是从祖国运来的,有各式各类的熟肉,还有我用朝鲜方法做的大米面打糕。”

战士们听说这些食品是从祖国运来的,都倍加珍惜这份慰问品。然后就3、5成群地用钢盔装点冰雪精心地煮肉吃。饭后,战士们翻来覆去地端详“中国制造”的糖果,舍不得吃,只是用鼻子闻一闻。后来,许多战士在壮烈牺牲后,安葬遗体的官兵才发现,那几块“中国制造”的糖果都存放在贴身的布兜里了……

一位志愿军基层指挥员回忆说,1951年在朝鲜战场过春节,官兵们在每个防空洞口墙面上,用各种色彩的卵石镶嵌在墙土中,或用雪堆起彩门,装饰成战时的春节对联:战地春节,洞中春节,春节快乐,苦乐春节,我爱祖国,我爱爸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令人暖心的句子充斥其间。炊事班用大锅烧很多温开水,让战士们轮流在洞内擦擦身体,换上干净的军装。还开展干部替战士站岗和帮助写家信活动,动员有文化的干部战士,帮助文盲战士写春节家信,通信员共收到100多封家信,迅速送到团部寄回国内。当时供给全是大米,没有面粉,但各种罐头还是不少的。连队就给每个班发一些罐头,炊事班炒上罐头鸡蛋、花生米、干菜和咸菜汤,以班为单位在防空洞中,吃除夕年夜饭,边吃,边聊、边唱,共同欢度战地防空洞中的春节。

第2个春节:这一年的1952年1月26日是除夕,27日是大年初一。抗美援朝进入阵地战阶段后,1952年春节的时候,前线的战士在坑道里可以吃到热乎乎的水饺了。第47军139师415团老战士胡永树回忆说,腊月三十那天我们在坑道里的油灯下包饺子。

吃完饺子,“除夕夜,要守夜”,大家坐在坑道里把被子披在身上或盖在脚上聊天。大家在一起以水为酒,划拳猜酒令,输的人就喝一口凉水。坑道里热闹非凡,笑声不断。收音机上响起了零点的钟声,新的一年来了!大家相互拜年,彼此祝贺。除夕就这样热热闹闹、高高兴兴地过了。在前线过年,军粮供应虽然比以前好多了,但还不是很宽裕。吃了一餐猪肉和白菜馅的饺子,官兵们就心满意足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转战朝鲜一个月的齐齐哈尔机务段副司机、支前英雄张成万机组牵引着武器弹药车向前线进发。上午9点遭遇敌机轰炸,他们把机车开进胜湖里车站附近的山洞里隐蔽待命时候,发现100多米外的江桥上,一台朝鲜机车被敌机击中起火,他们立即开车前去救援,然后奋力把火扑灭。晚间,张成万翻遍宿营车,只找到一颗白菜,食品、饮水都消耗没了。一个伙计提醒说:“师傅,今天是大年初一呀!”司机长就把那颗白菜掰开,分给每个人两个白菜帮,每人倒了一碗白水。司机长说:“来呀,让我们为家人幸福干杯!为抗美援朝胜利干杯!为伟大祖国干杯……”

第3个春节:这一年的1953年2月13日是除夕,14日是大年初一。我军阵地坚如磐石,稳如泰山。祖国人民很早就把过年的物品和慰问信送到前线。这一年的春节,我军前线部队的主食副食供应丰盛充裕。四川榨菜和黄河鲤鱼都出现在坑道中。志愿军第40军的军史资料透露,这一年的春节,气氛欢腾热烈。全军每一个人的供应标准是10斤猪肉,8斤鲜鱼,还有花生、鸡蛋粉、蘑菇、粉条、萝卜、白菜、苹果、鸭梨等等……,一应俱全。还发给每一个人半斤水果糖,细心的战士还数了数,共计是35或36块,都是我国东北沈阳糖果厂制造的。

但是,阵前敌我双方的对峙依旧,战事依旧。前线各兵种部队在春节前夕开展了杀敌大竞赛活动,春节期间也发生了一些战斗。驻守在临津江马良山一带的志愿军第47军140师一批文艺骨干用锅碗瓢盆凑出了一个“锅碗瓢盆协奏团”。大年三十这一天,他们去师前方指挥部慰问。演出前,队员吃饭时,突然一发敌人的炮弹从空中落下来,“哐——”地一声,一头扎进了饭锅里。大家赶快卧倒,等了好半天没有动静,原来这是一颗哑弹。

志愿军老兵何相荣回忆说,1953年的大年三十那一天,何相荣所在的连队炊事班为了在除夕夜让大家吃上大米饭和猪肉炖粉条,伙房突然遭到美军战机的偷袭,整个炊事班的战士们几乎全部牺牲。虽然又紧急组建了新的炊事班,官兵们也如愿吃到了大米饭和猪肉炖粉条。但动静都谁知道,这是炊事班的战友们用自己的性命给大家换来的一顿大餐。在那个除夕之夜里,连队的干部战士们几乎都是含着热泪吃完这顿年夜饭的。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幸福是习以为常的,久而久之,有时候甚至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我们平静祥和、平平淡淡的生活都是来之不易的幸福。当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候,请不要忘了那些最可爱的人……

请朋友们记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END

上图苏州园林中的四个字,

读什么?

回复  园林  两个字查看。

关注晋行记,查看更多……

15岁日本少年谎报国籍,加入解放军赴朝鲜,至今仍称中国为祖国

中国战争简史:清朝以后的中国战争列表

白糖,为什么是战争时期的硬通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