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总是无所事事,什么也不想做?五个原则提升行动力
每到周五,大家都会有一种放松的感觉,连续五天的工作和学习,让我们有一种精疲力尽的感觉。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原计划这两天看书、学习,但事实却是啥也不想做,甚至还自我安慰:周末啦,我就丧一下,下周我肯定会好好学习的。
结果,下一个周末依然无所事事。那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呢?
一、找到具体能够落实的任务
很多人每当制定计划或者清单的时候,都会这样说:
我要看书
我要学习
我要写文章
但,看什么书呢?学习什么内容呢?写多少文章呢?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确定自己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或者具体是什么。这样的任务就是一个“假任务”,并不能起到指导作用。
谈及目标制定,有一个SMART原则,分别是time-based(有明确的截止期限)、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达到的)、relevant(相关性的)。
依据SMART原则,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需要确定计划是具体的,可衡量的。
比如今天的计划是读某某书的第几章内容,今天要学习某某课程的第几节,今天要写一篇多少字的书评。目标越具体,我们完成目标的欲望和想法也会更强。
二、制定“行动纲领”
“行动纲领”就是将我们的大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对我们完成总目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日本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曾多次获得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山田本一曾在自传中提及成功原因:目标拆解。
原来,每次比赛之前,山田本一都会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等等,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
当比赛正式开始后,山田本一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但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可能我们早被这40多公里的距离给吓到,以至于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不想去做这个事,很多程度上还是因为自己担心完不成这个目标,以至于不愿开始。所以,当我们制定目标以后,不妨将其拆解成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
三、告诉别人你的目标
如果我们告诉别人,自己将要做什么什么事,我们很难不去做这个事。因为我们也不希望在别人那里“丢面子”。
大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女同学从大一入学就计划出国留学,她也经常把自己的目标挂在嘴边,后来班上同学都知道她要考雅思、准备留学。
毕业之际,当大家忙着找工作、实习的时候,这位同学已经拿到好多学校的offer,正在抉择究竟去哪所大学读书,最后她也真的去英国留学读硕士,现在正在一所高校任职。
四、学会安排任务的先后顺序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毫无章法的做事顺序也会影响我们的时间安排和行动力。
因此我们需要为自己创造一个能够积极行动的环境,学会如何给自己安排任务,先去做哪些事,然后再去做哪些是,有一个清晰的顺序。
比如今天有10项任务,如果一下子去做完这10项任务,显然有些困难,我们也会产生抗拒、拖延心理,不想行动。
但如果从简单的事务做起呢?比如洗碗跟写文章,后者的困难度会高一点,所以你可以先去洗完,让自己进去行动的状态。
五、不要回避困难,坚持执行
趋利避害是我们的本能,但生活总会遇到麻烦的,比如来自工作、家庭、社会等等的大小诸多事宜,全需要我们一个人应付,这也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常态。
困难面前,如果我们一味逃避,只会停步不前,甚至倒退。但如果我们积极面对,只要熬过这些困难,我们不仅收获信心,也会获得一笔宝贵的人生经历。
这个世界实干家的数量,远远比不上空想家。纵使有再伟大的想法,但缺少行动力,我们依然还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到。
但提升行动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我们不断精进自己,真正将这些方法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