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
学生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这是一种正常的教育现象,正是这些问题或者错误,让学生扩大已知面,使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不断成长和进步。对教师来说,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非常重要,这能充分体现一个教师的经验与智慧。
从教育层面,对待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错误,我觉得首先要分清“错误”的性质,或者换句话说,要分析出现某种问题和冲突,是不是真的是学生的“错”。学生违反纪律规定通常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与学校的规定不符导致的,特别是在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的衔接转换期,学生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阶段、新的制度与规则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对于自制力有限的学生而言,难免会出现违反学校纪律规定的情况。严格来说,这不是真正的错误。因为学校的某些规定,未必充分考虑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可能方便了管理却压抑了学生的天性。对学生的这类“错”,教师要宽容、理解,采取过于严厉的惩戒措施可能会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另一种情形,确实有少数学生道德品质有问题,“三观”不正,行为存在主观故意或恶意,如欺凌同学、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甚至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对此绝不能放任纵容,必须依规实施必要的惩戒,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不管是哪种性质的错误,教师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我们常讲教师要践行学科德育、学科育人理念,这不只是要求通过学科的内容来进行价值观教育,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规则意识,本身就是学科德育的应有之义。教师在教育时应晓之以理,讲清楚为什么,不要强令学生服从,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不想”犯错而不是“不敢”犯错。
从教学层面,如何对待学生在课堂或课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更体现了一个教师的经验,甚至可以说,是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各种错误是很正常的,学生出错并不代表教师没有教好,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学生出错或存在疑惑,反而说明教学有问题——可能教学目标或难度设置过低,难以区分学生的水平和层次。
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不一定会按照教师预设的轨道进行,达到教师预想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或做题时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典型性的错误,正暴露了学生理解的误区或教师教学上的盲区,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会抓住契机,顺藤摸瓜,找到出错的根源,引导学生走出思维误区,同时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即使有些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回答问题老踩不到点上,教师也不要急躁,应以鼓励为主,此时应该“就事论事”,切忌由具体一个问题上升到对学生的总体评价,比如说“你总是……”更不能挖苦讽刺,伤害学生自尊,因为这样一次被打击、羞辱的经历,可能会让学生从此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或兴趣。这样的例子我们见过很多。
在目前的考评方式中,为了便于阅卷评分、把握评分尺度,高考、中考试题都有标准答案,这种考试评价方式不太科学,但却是当前现实条件下相对合理的选择。有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处处以“标准答案”为中心,凡是和“标准答案”不同的,均视为错误或“异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中小学日常教学应增强开放性,打破唯一答案、“标准答案”的禁锢,鼓励学生与众不同,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大胆试错。教师即使明知学生某种思路是错的,也不要粗暴打断,不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然后再去分析错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拉直学生心中的问号。
清华附中建有“高研实验室”,对某些科技课题有兴趣的学生均可报名参加,在教师的指导下尽情“折腾”。我们从不以成败论英雄,可能某个学生折腾一年的结果只是发现“此路不通”,但不要认为他一无所获,因为在研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挫折,他需要向别人请教、向书本学习,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思考和研究问题,学会了一次次面对失败而不放弃。培根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义或许就在于此。
总之,教师要分清各种“错误”的性质,认识到“错误”对学生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从而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教育的契机、教学的资源。有了正确的认识,自然就会有正确的方法,教师可以因人因时而异,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作者系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5日第5版
作者:王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