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城市都是怎么对付雾霾?
雾霾之下,我们该何去何从?
世界各大城市如何治霾
How the world’s biggest cities are fighting smog
原文作者:Tim Smedley
2016年,伦敦北部的樱草山,曾有10只鸽子成为伦敦人关注的对象。
鸽子本不足为奇,但这10只鸽子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们都背着能够监控空气污染的小背包,当它们飞入天空后,背包中的传感器会通过社交网络向伦敦居民的智能手机推送最新空气质量数据。
大多数情况下,数据都不容乐观。近年来,伦敦的空气污染问题持续恶化,污染物指标经常达到欧盟法定限值的三倍以上。
世界卫生组织称,在全球范围内,空气污染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环境风险,并且正在"以令人警惕的速度持续恶化"。
空气污染每年造成300万人死亡,这一点在城市地区尤为严重:只有十分之一的城市居民能够呼吸到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指标的空气。
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该问题都同样严重:印度首都的空气污染使其居民的预期寿命减少了6.3年;伦敦的死亡人口中,每12人就有1人的死因与空气污染有关。
具体而言,汽车尾气中包含的细小颗粒状物质悬浮颗粒物PM是最为致命的空气污染杀手。
尺寸最小的颗粒物之一PM2.5,能够穿透肺组织进入血液循环,损害动脉功能并诱发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能引发肺炎,使人体易受感染,每年单在英国一国即导致2.35万人死亡。
治理城市空气污染的斗争仍在继续。从长期角度看,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法在于彻底禁止使用由化石燃料驱动的汽车。但在终极解决方案出台之前,某些高科技手段仍有望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PM2.5浓度都不应超过每立方米25微克,但是北京的PM2.5浓度通常却高达这个标准值的10倍之多。
"人类的进步往往伴随着种种问题,雾霾就是其中之一。"荷兰发明家丹·罗斯加德说。2016年9月,在中国环保部的支持下,他发明的7米高的"雾霾塔"在751动力广场落成。
雾霾塔是一台巨型室外空气净化器,带正电荷的悬浮颗粒物被吸入塔内后,被带负电的除尘板捕获,洁净空气则从塔的另一端输出。
尽管由于专利原因,罗斯加德不愿过多地提及设计细节,但他明确指出,给雾霾颗粒施加电荷不需要很大电流,因此耗电量非常低。
他说,一座雾霾塔能够在足球场大小的场地内捕获并清除75%的雾霾颗粒,耗电量却只有1,400瓦,这一数字甚至低于常见的桌面空气净化器。
罗斯加德认为,他的发明将成为高污染工业时代和未来低碳时代之间的一座桥梁。
"这种头痛医头的方案并不是永久性终极解决方案,只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他说。
"要想把北京的污染物浓度降低20-40%,需要设置多少座雾霾塔?答案不是几千座,只需要几百座而已。另外,我们还能制造功率更强的型号,甚至大到整整一座大楼的尺寸。"
至于被捕获到的雾霾颗粒物,他计划将其压制成首饰出售。查尔斯王子就拥有一套雾霾颗粒物制成的袖扣。罗斯加德说,如果捕获数量很多,甚至还可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柏林建筑师艾莉森·德林则提出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她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清除城市内日益增多的汽车排放的二氧化氮。
最初,她采用具有光催化效用的二氧化钛外墙板,这种外墙板能够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将二氧化氮转化为硝酸,硝酸生成后将立刻转化为无害的盐,然后被雨水冲刷掉。
目前,她正尝试用生物炭作为建筑材料:
"这样,就形成了吸收二氧化碳-转化为建筑材料-用其建造建筑物的良性循环。虽然树木也有类似的功效,但由于生物炭所含的碳要多于木材,因此能够比成材的树干去除更多的二氧化碳。
另外,生物炭还是一种具备可塑性的材料,可以制成所需的形状,而这是木材所无法做到的。
由此来看,生物炭可以成为建筑设计师眼中理想的建筑材料。"
2017年,德林在柏林公布了她全新研发的建筑材料:一种名为"空气制造"的工厂预制外墙板。这些外墙板是以柏林2000吨废弃圣诞树为原料制成的。
然而,让城市居民了解空气污染危害的难度往往超过了治霾科技本身。伦敦最繁华的商业区牛津街每天都会吸引大量人流,而这里的二氧化氮浓度却基本上每天都会超过欧盟法定限值的三倍。
这10只鸽子将会提醒伦敦居民更加关注大气质量。"污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通过手机App直观显示污染水平,就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皮埃尔·杜坎诺瓦说。
迷你背包中的小型污染物传感器由制造"好奇号"火星车的工程师所设计,能够测量大气中二氧化氮和臭氧的浓度。
信鸽最多只能负载40克的重量,设计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鸽子能够携带这些传感器飞行。通过采用3D打印外壳,他们最终将背包的尺寸缩减到可行的水平。
鸽群无疑触动了伦敦居民敏感的神经,这有望促进居民们采取行动,减少伦敦市的污染物排放。
虽然对抗室外空气污染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种种治霾手段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查尔斯王子的袖扣、模样怪异的医院外墙和携带迷你背包的鸽子却足以提醒人们治理空气污染的紧迫性。
对此,杜坎诺瓦举出健康食品的例子作为参考。
"今天的人们特别关心自己吃了什么,他们会仔细查看食品包装,认真阅读每一个标签。我们对健康饮食的知识越多,对于所食用的食物就会越关注。
要知道,我们每天吸入的空气多达8000立升,空气问题同样也是这样。"